TPACK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师主导地位的探究

    李鹏

    摘 要: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文章列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3个阶段中,对于教师地位认知的演进以及TPACK模式的含义和特征,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在TPACK模式下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TPACK

    1 职业教育信息化趋势

    2012年5月,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文件,目的在于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电子政务能力、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其中,特别提出“努力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加快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等17条意见[1]。在我国,信息化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新标签。要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我国的职业院校必须践行教育信息化,这已经是迫在眉睫的要求。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践行教育信息化,最直接方法的就是开展信息化教学。

    2 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信息化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多媒体、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应用这些技术和手段的同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否真的有所提高?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对此应最有发言权。笔者作为一名高职教师,从自身出发,探讨这方面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信息化是否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教学目标是否真的达到

    课堂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探究,老师在一旁引导监督。看似信息技术参与度很高,也大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但容易出现课堂学习效率降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不佳的问题。由此引发笔者的思考: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甚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内进行还是课外进行都成了问题。何克抗[2]也指出:“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找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而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一般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还是靠教师去言传身教。”

    2.2 过于重视技术,忽略了有意义的传授

    某些信息化教学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公开课,事实上偏离了真实的教学目标,成了多种新模式、新技术的表演课。笔者就遇见过在一堂大学英语课上,师生明明面对面坐着,但大家却通过微信语音发送内容。学生看似应用信息技术在学习,其实只是在配合老师表演,缺乏真实的感情互动和思维训练,反而离教学的真正目的更远了。

    高职学生在校时间长,课程量大,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而且普遍存在课外学习自觉性欠缺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3]。课内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高职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2.3 缺乏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些成功的课内整合模式的例子,大多表現在公开课、教学比赛上,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常能遇见教师在教改项目中采用一些被公认的“先进模式”,但随着教改项目的结束,“先进模式”也被高高挂起,不再使用。尽管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模式仍偏向于传统,但也有不少教师坚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正如杨改学教授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反思》一文中所描述的现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与应用不协调。做观摩教学、交流的多,为了一节课,打磨几个月,用一次两次后搁浅。在某些学校,能够做好几节课的也只有几个人。这几个人也说,如果每一节课,都这样去上,我们也受不了。因此,现阶段整合课只能是局部有收成,还看不到大片的丰收景象。需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究。”[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手段辅助教学,帮助理解课程内容的难点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用信息技术绑架教师的思想,牵着教师走。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TPACK 模式

    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和传统教学并无区别,都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标,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学过程,只有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才具备现实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核心与关键。

    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发展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第一阶段整合的主要模式是Web 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时间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它关注的是学生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这类课程中,通常会给学生一个特定的情景或者一项任务,学生使用的全部或大部分信息都是从网上获取,教师中无需进行课堂讲授,也不用释疑解难、启发引导[5-6]。

    第二阶段整合的主要模式是TELS(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时间大致为2003—2008年。该模式在课堂内引入类似Web Quest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课外整合”延伸到了“课内整合”。要促进中学理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必须从4个环节开展研究与实践,即课程设计、技术支持、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估。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理科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显著提高中学生理科学习成绩的目的[7]。

    第三阶段整合的主要模式是TPACK(由“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这三者整合而成的一种新知识),时间大致从2008年至今。前两个阶段在整合过程中特别强调“技术”和“学生”,并未强调“教师”在整合过程中的作用。TPACK模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纠正,提出一种全新的整合教育技术的概念框架。TPACK概念框架中提出:正确理解教师知识及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CK)与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PK)之间的关系,对教师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两种知识的有机结合就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另外,在学科教育知识基础上又加入了技术知识,通过整合形成了一种新知识,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CK)。为了“TPCK”便于拼读和记忆,在原来的名称中添加一个“And”,从而变成了TPACK模式[8-9]。

    3.2 TPACK内涵及特征

    根据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马修·科勒和普雅·麦世拉给出的定义,TPACK是一种“整合教师知识的技术性框架”[8],是建立在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基础之上的、加入了技术知识的框架,是“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这3种知识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是整合形成的一种新知识形式。

    3种知识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TPACK定义,该框架具有以下3方面的特征:

    (1)TPACK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在推广和应用TPACK模式过程中,必须强调教师的职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

    (2)TPACK是整合型知识,包含3种知识要素,并且涉及更多的条件和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并没有一种解决方案能对每位教师、每门课程或每种教学观念普遍适用,相反,只能依赖于每位教师的认知灵活性在3种知识的交叉结合中寻找合适自己的解决方案。

    (3)TPACK所涉及的3种知识要素并非是简单叠加或组合,而是要在具体学科的教学方法、内容中融入技术要素,也就是说,学习和运用TPACK,应当更多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而不是单纯强调技术运用。

    从TPACK模式的定义及特征可以看出,它不是学科知识,教学法和信息技术简单的叠加,更重要的是教师作用的体现,教师没有一种既定的教学方式可以参考,每位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及信息技术来找到解决方案。

    4 TPACK模式下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下,其教学观念强调“传递—接受”为标志的教与学活动。教师通过“讲授”“板书”或是“PPT”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答疑解惑。学生则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来吸收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下,其教学观念强调“自主—探究”为标志的教与学活动。学生借助学习工具自主学习,达到对学科知识的认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达到对学科知识的进一步探究。教师在其中并不讲授内容,而是起到指导的作用。

    TPACK模式则是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其教学观念强调“有意义的传递和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相结合”为标志的教与学活动。这种教学观念不认为教师传递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是糟糕的,而是应该符合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要求的“有意义的传递”,是在教师引导、启发下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即教师主导下的探究。

    那么在TPACK模式下,教师如何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信息技术三要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4.1 信息技术应用在何处

    信息技术应该应用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或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关联度很高的主题上。

    笔者遇见过有的教师将本来就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做成动画及微视频在课上播放,看起来生动有趣,可是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因为概念本身就不难,教师几句话就能讲清楚。从时间成本上来说就得不偿失了,占用教师课下制作时间和课上的播放时间,效果却甚微。所以,信息技术要应用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辅助教师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内容,真正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作用。

    有些学科和信息技术关系密切,教师应该挖掘这些主题。比如机械运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机械运动的规律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4.2 应该使用什么信息技术

    学科的差异性就要求教师应用不同的信息技术解决不同的问题。

    例如医学类课程对人体内部结构的探究,虽然通常都会有教具模型,但是动态效果的表现就不能实现了。如果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将会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这对医学的教育起到很大的帮助。

    例如信息采集、案例分析等这类问题,应用互联网技术比传统查阅资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另外,学科前沿知识,行业尖端技术内容,教师无法透彻的讲解时,可以应用网上公开课、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像可汗学院、“TED”等网站,提供了大量优秀的课程,教师多关注并搜集整理与学科相关的课程,无论是借助名人名家在某些学科内容上代替教师授课,还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量,都是不错的选择[9]。

    例如有些学科要演示的内容瞬息万变,或花费很长的时间才会有变化。这样的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懂。如果应用建模技术和可视化技术重现这些过程,时间变化得到延缓或加速,对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4.3 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技术

    在解决使用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教师对学科内容、教学法、技术这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此外还要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劳芬·麦卡丽博士[10](曾于《科学教育研究》和《全美教育研究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关如何运用技术开展中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文章)对这4方面知识的具体要求总结如下:教师首先要全面深入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难点重点,此外,还要了解当前主題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学习当前主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学习当前主题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5 结语

    由于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结构有清晰的了解,能够很好地把握理论体系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认知水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传递—接受”的教学活动要比基于“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有效得多。尽管“自主—探究”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和提升,但是决不应该忽视基于“传递—接受”教学观念的课堂教学,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有意义传递”作用[11]。

    总之,TPACK模式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育观念为基础,注重教师的职责,即教师地位的作用。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引导和监控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