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全景构图”理论研究

    初鑫铭

    摘 要:五代宋初,以荆浩、李成、范宽等人为代表的全景山水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成熟,也标志着山水画章法布局理论的成熟。本文意在通过对构图的研究,探讨全景山水画理论的成因。

    关键词:北宋;山水画;全景构图

    0 引言

    构图在中国传统画论中被称为“章法”“布局”“置陈布势”或“经营位置”,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将构图提高至“画之总要”。山水画侧重深度空间的营造,以物象摆置的重叠、虚实和大小等变化来营造空间深度。

    在现在的绘画理论研究中,对于具体的笔墨技巧,像披麻皴、斧劈皴等给予较多的关注,而构图的技巧和知识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意在前人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论述山水画全景构图的特点,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1 全景构图的特征

    全景构图即山水画中心全景式构图,往往在画面中心呈现雄伟的主峰,围绕主峰前有河流,后有远山,以云雾断白,突出前景中景。河流两岸有山峦、丛林,近处有房屋、人物。典型的全景山水画中有山有水,山腰有楼观、道路,道路可通山顶,水中有船,船中有人。这种物象丰富的构图方式,使山水画具有深厚的内涵。

    2 全景构图理论的发展过程

    就现有资料来看,顾恺之最早明确地在画论中提出构图的概念,他在《论画·孙武》中称构图为“置陈布势”:“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顾恺之认为,如果见到了《孙武》的巧妙剪裁,探究其章法布局,那就通达了绘画的变化。这表明顾恺之将构图,即他所说的“置陈布势”看作绘画不可或缺的要素。

    “置陈布势”本是军事用语。陈即阵,置陈的目的是布势,陈是位置,势是效果。“陈势”之说由军事进入文学、书法、绘画领域,中国早期的艺术理论均以“势”来规范艺术的创作,如汉蔡邕论书法有《九势》,王微在《叙画》中讲道:“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画论中的“置陈布势”,“置陈”是各种物象在画面上的位置,“布势”则是由此产生的气势分布。

    宗炳《画山水序》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从人物环境的陪衬地位转变为独立的画科,并提出一套整体创作山水画的方法,即“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宗炳认为咫尺大小的画面能够表现出天地万物,且不会影响山水的气势,只需人的视点退至无限远,便可将高山大川完整地表现于画面。“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1]这种方法可以处理山水的空间关系,使画面有纵深之感,对全景山水画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

    与宗炳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姚最同样认识到这一问题,他在《续画品》中写道:“尝画图扇上为山咱,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在六法中将构图作为一个问题单独提出来,即经营位置。经营位置的目的是为了“气韵生动”,以表现对象内在的生命力,其原则是“出意无穷,纵横络绎”。尽管谢赫的六法是作为人物画的准则提出来的,却也给山水画的布局及各要素的安排带来了启发。

    唐王维的《山水诀》对全景山水的构图进行了部分总结,谈到了比例问题:“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改变了山水画之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面貌。主张主峰与客山应为宾主关系,即“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这样使全景山水画尽管千岩万壑、景物繁多,结构却不杂乱,主次秩序严格工整。

    唐张彦远将经营位置提高到画之总要:“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尽管张彦远没有对之进行进一步论述,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全景山水理论的产生,“张彦远的美学倾向是壮丽豪放,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雄壮之气……张彦远崇尚壮美,这‘全景山水的美学内涵是一致的。”[2]

    五代时期的荆浩,其理论核心是“搜妙创真”,为此提出“六要”以代替谢赫的六法,根据“搜妙創真”的要求,主山需要表现出高山大川的代表性特征,以体现自然山川的本质。此外,荆浩提到了区分近景与远景的表现方法:“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使画面进一步增强了空间感。

    “全景山水”构图理论发展成熟于北宋中期,宋神宗时期郭熙的《林泉高致》系统地总结了这一理论:“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这种布局几乎成为当时山水画取得和谐统一效果的标准程式,要求景物囊括天地、包罗万象,表现雄伟与高大的崇山峻岭,这是北宋全景山水与南宋小景山水最典型的区别。

    郭熙总结了全景构图的基本法则,并进行了全面阐释,继承了宗炳远观山水的方法:“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式气象。”以及王维《山水诀》中的宾主关系:“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较之荆浩,郭熙更为具体地谈论了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对近景远景的区分。

    在比例问题上,郭熙提出了三大:“山不数十里如木之大,则山不大;木不数十百如人之大,则木不大……则人之大小,木之大小,山之大小,自此而皆中程度,此三大也。”于是,王维相对粗糙的“丈山尺树,寸马豆人”比例被打破,趋向于合理化,从而突显示出主峰的高大巍峨,形成雄伟逼人的气势,画面中的山石树木也更为协调自然。

    至此,古代画论中对全景山水构图的探索达到了顶峰,并形成固定的风格程式。

    3 全景山水构图形成的原因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写道:“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这说明山水画的功能是给人以寄情山水、堪当卧游的精神感受,实现人与自然的亲近。从而,士大夫们可以身居庙堂之高而心处江湖之远,以欣赏山水画代替登临山川,卧游其中,体会林泉之境。山水画是自然山水的替代物,士大夫从山水画中获得与游历真实山水一致的感受,满足出仕者的林泉之心。因此,宗炳说“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跕石门之流,于是画像布色,构兹云岭……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求幽岩,何以加焉?”王微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披图按牒,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荆浩则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

    山水乃大物也,因此,只有远观才能把握。“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而近者玩习不能究一川径遂起止之势。”此种观看方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进行了总结,“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要求视点不为客观所局限,可以流动、转折,随着“俯、仰、窥、望”呈现出时间的流动与节奏感。

    4 结语

    本文系统论述了全景山水理论形成的过程,认为山水画自魏晋独立以来直到北宋,一直是自然山水的替代,可以满足“君亲之心两隆”的出仕者的林泉之心,这是“全景构图”理论形成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宗炳.画山水序[A].南宫藏文.宗炳画山水序全文[DB/OL].个人图书馆,https://m.baidu.com/ala/c/

    www.360doc.cn/mip/510386077.html,2015-11-03.

    [2] 高纪洋.“全景山水”构图程式在画论中的探索与形成[J].艺术百家,总第120期,2011(3):213.

    [3] 郭熙.林泉高致[A].耽读斋.郭熙画论林泉高致原文[DB/OL].个人图书馆,https://m.baidu.com/ala/c/www.360doc.cn/mip/723379249.html,2018-01-19.

相关文章!
  • 动作处置:时序、情感与力度

    韩佳政刘焱“重场戏”的美学表现质量,往往是评估电影创作技艺的重要指标,在电影创作实践中,“重场戏”经常被编创人员提及。电影编创人员多

  • 试探元杂剧中“智仁勇”的英雄形

    邹文燕【摘 要】“智仁勇”是儒家思想中大力提倡的三种美德,在儒家伦理观人生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元杂剧作家塑造了众多仁被天下、智勇双全

  • 荆佳佳作品

    作者简介:荆佳佳,2009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任教于山西管理职业学院艺术系,2017年9月考入山西師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