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美学思潮影响下的钢琴演奏新趋向
周彦
摘要:钢琴演奏艺术中,思维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是学者们长期研究的对象。在现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钢琴艺术面临巨大挑战,也必将趋向新的发展。对现代钢琴演奏思维的新趋向进行研究,一是对音质音色的概念认知及其触键调控技术,二是音乐表现中的关键——歌唱性,并从两个方面对钢琴演奏的核心思维理念进行总结。
关键词:钢琴演奏;音质;音色;歌唱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4-0105-04
音乐艺术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钢琴艺术一直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文化生活及娱乐活动非常丰富多样,各种舞台表演、剧场表演、影视作品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音乐表演告别了只有亲临现场才能观摩的时代。在这样观赏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冲击下,钢琴演奏作为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面临极大的挑战。值得庆幸的是,近十年涌现出一批以郎朗、王羽佳等为代表的新生代钢琴演奏家。笔者将多年来观摩钢琴音乐会、大师课、讲座及比赛的心得体会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自己钢琴演奏及教学的实践经验,深度发掘影响现代钢琴演奏的核心思维理念,提炼出对现代钢琴演奏起关键性作用的思维体系——对“音质”“音色”的高度重视并进行高效调控的触键技术,以及对钢琴演奏中以“歌唱性”为基础的音乐表现技能的具体认知。
一、触键技术对“音质”“音色”的调控
关于“音质”与“音色”的概念论述在诸多领域各有定义,本文论述的“音质”与“音色”是专指钢琴演奏产生的乐音所具有的性质与特点。钢琴演奏这种音乐表演艺术形式的独特性,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通过缜密而敏捷的音乐思维瞬时进行处理,类似一个极其高端的智能处理器,但更为高效且个性。因此,在钢琴演奏中,对音质与音色的调控技术一直是一项大家热衷研究的课题。
(一)“音质”与“音色”概述
“音质”即声音的质量,而“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人们对钢琴演奏中“音质”与“音色”的概念认知,经历了人类音乐发展史和钢琴音乐史的综合历史进程。笔者认为,两者的概念存在包容和递进的关系——“音质”可以理解为乐音的质量、质感,是“音色”的一部分,在钢琴演奏中是对音色的基本要求,即钢琴演奏产生的乐音所具备的基本共性——钢琴音色,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颗粒性”这一说法就属于这种基本共性的范畴。对“音质”的追求是对钢琴演奏的基本要求,具备高标准“音质”的演奏才是体现出钢琴音色的演奏,否则就是不合格的或者非专业的钢琴演奏。而“音色”则可以理解为基于已经具备“音质”的基础之上的乐音的个性化特点。“音质”是基本不变的,但“音色”是可变的。变化的音色有助于音乐形象的刻画和音乐意境的塑造。
(二)对“音质”标准的基本要求及其调控技巧
声音的物理过程包括产生、持续、混合、衰减、消失等。根据声音的物理过程及钢琴乐器的构造特点,钢琴演奏中产生的乐音应该具备的“音质”,可以概括为音头、泛音、延展性、空间感、色彩感等。这些“音质”带来的听觉感受则可以总结为集中、清晰、结实、饱满、圆润、通透……甚至达到视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的通感体验。
要做到以上较高规格的音质标准,则需要对手指触键及肢体协调进行严谨的全方位的调控。本文對钢琴演奏中对“音质”的调控概括为六个字:抛、钻、撑、绷、灌、承。其中“抛、钻、撑、绷”主要是针对手指触键的调节控制;而“灌、承”则是肢体的整体协调平衡。
1.抛
这是指以手指掌关节为轴心,指尖带动手指主动摆动,形成“抛物线型”运动轨迹的触键过程。所谓“主动摆动”是指手指的运动过程是演奏者主观地、有控制地发力做出的动作,是主动积极的。因此“抛”包含了触键前手指的准备和触键的过程两个方面。首先,根据物理的“杠杆原理”,以指尖或手指前端为发力部位将手指稍微抬起的准备状态是较为科学省力的方式,使得手指能够达到积极而不紧张的状态,为触键运动做好充分准备,类似于田径运动中跑步的预备状态。然后,在此积极的准备状态下,将手指沿自然的“抛物线型”向琴键做加速运动,这个过程中仍然是指尖发力带动手指,从而形成“抛”的运动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键”。
2.钻
这是手指通过“抛”的运动过程,快速抵达并冲击琴键底部的瞬时动作。由于“抛”的运动产生了手指对琴键的速度,从而产生一个冲击力,这个冲击力是手指对钢琴琴键的作用力,也是钢琴演奏中最基础、最直接的力。手指的触键部位必须瞬时推动琴键直接抵达琴键底部才能使得琴弦获得足够的力而产生充分的振动,从而发出符合规格的乐音。
3.撑
根据物理原理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手指通过“抛”和“钻”给予琴键一个力(F),同时琴键也会给予手指一个反作用力(-F)。这个反作用力给钢琴演奏者的手指带来一种冲击感,如果不加以合理的调控,将会影响甚至破坏演奏者的手指、手臂乃至整个肢体的整体平衡协调的状态。而这个合理的调控简单地说就是被动支撑,简称为“撑”。所谓“被动支撑”是指根据反作用力传递给手指的力量大小瞬间做出反应,使手指稳定的保持基本架构,从而使得每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以平衡。
实践证明,结合抛、钻、撑这三大要领的触键方式能使前文论述的钢琴演奏中对“音质”要求的“音头”达到集中、清晰的效果。有了这样的“音头”,才能产生充分的“泛音”,使乐音以稳定的频率传播出去。只有做到了抛、钻、撑的演奏,才算是弹出了钢琴这个乐器应有的基本音质。
4.绷
在音头和泛音顺利产生后,乐音迅速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向周围传播,而琴弦的振动也有一部分通过钢琴的内部构造在固体中以某种力的形式继续传播和持续。这部分力不及手指触键时通过抛和钻产生的冲击力大,容易被忽略,因此有人认为手指触键后应立即放松。但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一是由于琴键自身的重力需要手指继续保持一定力量使其保持音符的时值后才能离开琴键,这个过程手指一定不可能完全放松;二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会持续一个时间段,有振动就有力的传播,这个力的存在虽然微妙,但是仍然需要手指给予反馈,这就是“绷”,即继续以手指前端为发力点,使手指保持有韧性的紧张度(类似于橡皮筋拉伸的感觉),直至音符时值结束时。
手指的触键技巧是钢琴演奏中的基础技巧,但是只有手指技巧还远远不够,必须结合肢体的运动来共同协调平衡才能使钢琴演奏的“音质”达到标准要求,这方面的技巧可归纳为“灌”和“承”。
5.灌
这是指演奏者的身体在腰、腹及背部肌肉的共同协调下给予一定的力量,通过上肢传导至手指,使手指触达琴键底部的瞬间能获得足够的力量给予琴键,以更好地产生结实、饱满的音质。这个肢体发力的过程就像是给农作物进行灌溉,为其生长补充所需的水和养分一样,因此称为“灌”。这个技巧的关键在于用力的方式及用力的部位。笔者通过反复试验发现,借助“腹式呼吸”的力量运用方式,配合腹肌、横膈肌、侧腰肌、背阔肌等躯体的肌肉力量有韧性地进行张弛有度的协调运动,由此能产生较为科学且持续性较强的力量。加入了“灌”的技巧产生的音质相对于单纯依靠“抛、钻、撑”的技巧演奏出的音质更具空间感和色彩感,尤其是在专业三角演奏琴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6.承
同样是来自物理原理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演奏者给予钢琴“灌”的力量,就必定会同时接受到钢琴反馈的力量,这个力量单纯依靠手指的“撑”显然是无法驾驭的,必须运用整个肢体去承受、吸收,并使得这种力量的运用在这个演奏过程中得以持续、循环。演奏时感受到一股来自于钢琴的力量从指端由下而上通过手臂傳导并回流至“灌”的起点,使得腰腹、背部及整个肢体有一种膨胀、舒展的感觉。
因此,“灌”与“承”应该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存在,各自单独都是不可能成立的。两股力量相互作用达到肢体的协调和力量的平衡。
(三)“音色”变化与“音质”的关系
“音色”这个概念是借用了美术中的“色彩”一词,在钢琴演奏中就是钢琴个性化音质的体现。高标准、高要求的“音质”基础使得钢琴演奏更加规范化、品质化,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钢琴演奏绝不应该只有技术技巧,还必须具有个性化、创意化,形成千姿百态的风格特征,而这就需要用“音色”的变化去实现。只有通过可控的变化的“音色”,才能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及演奏者的思想呈现出来。音色的变化形式和变化手法相当复杂,既与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作曲手法、乐谱标记、音乐内容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深受演奏者自身的思维方式、性格偏好、审美情趣、演奏技能等的重要影响,甚至与乐器的材质、构造及演奏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钢琴演奏中对音色变化的研究多基于实践,根据演奏中对音质音色的协调控制的技巧变化与听觉等感官获得的体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获得经验并不断加以总结。在保证基本“音质”的前提下,前文论述的调控“音质”的方法在钢琴演奏的具体运用中根据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可以进行一定变化的调节控制,比如在触键的速度、角度、方向及力量运用的方式与强度等方面,任何一丝改变都可能产生微妙的“音色”变化,从而更加贴切地表现音乐。
二、“歌唱性”及音乐表现的训练方法
“歌唱性”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唱歌的特性”,在钢琴演奏及各类乐器演奏中这是一个出现率很高的词汇,是音乐表现中一个非常基本和重要的方面。音乐理论研究领域中对“歌唱性”的研究和论述比较多,对于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的理解也有基本的共识——钢琴音乐应该具有歌唱的某些特性。本文通过借鉴声乐理论研究中的部分理念,结合钢琴演奏及教学的经验,尝试把“歌唱”直接运用至钢琴教学中,可将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总结为四个方面的特征:气息感、起伏感、舞蹈感、形象感:
(一)气息感
歌唱时运用“腹式呼吸”的方式进行呼吸能够使歌唱获得充足的气息力量,在钢琴演奏中也同样如此,能够使“灌”的过程获得充足的力量来源,从而使钢琴演奏的乐音呈现出圆润饱满的音质,这样的音乐表现就是“气息感”。
气息感的训练首先就是要学会“腹式呼吸”,即充分利用横膈肌的力量,吸气时使气息保有量尽可能充足以达到最大化,而呼气时能够根据需要保持均匀。因此训练气息感首先要训练吸气与呼气。吸气时要像闻喜欢的香味一样用鼻子尽量贪婪的吸气,使胸肺的气息保有量快速达到尽可能充足的状态,感觉好像腹腔里都充满了气息一样,横膈肌、腰腹肌、背阔肌都得到拉伸,整个腰腹部像是打足了气的皮球,有膨胀感和紧绷感;呼气时要使腰腹部肌肉始终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不能完全松弛下来,用嘴慢慢匀速地呼出气息,注意口型尽量圆而不要过分紧张,可以唱“乌”,保持音高及音强的平稳流畅。这个训练过程类似于声乐教学中的气息训练,目的是让独立存在的乐音音符连贯起来。如果说具有高标准高要求“音质”的乐音是一颗颗光彩净润的珍珠,那么“气息感”就是将一颗颗珍珠串联成为美丽项链的绳索,没有这根线,打磨得再好的珍珠也只是半成品而已。气息感的训练有助于钢琴演奏者领悟到躯干部分的肌肉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将这种肌肉力量的运用方式记忆并通过“灌”的方式移用至钢琴演奏中去,使钢琴音乐具有“歌唱”一般的连贯性。
(二)起伏感
简单地说就是强弱变化。但真正的音乐绝不是简单的强弱变化,只有建立在“气息感”基础之上的强弱变化才能呈现出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表现,才能称得上是“起伏感”。
起伏感的训练是在气息感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躯体肌肉的运动变化,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适当调节肌肉的紧张度,从而使乐音发生强弱起伏变化。肌肉就好比是弹性很好的橡皮筋,在最弱的时候并不是完全放松无力,而是感觉把橡皮筋微微绷开的状态,能感受到弹力的存在;渐强的时候感觉就像是把橡皮筋慢慢绷紧,获得越来越大的弹力;而渐弱的时候就像是橡皮筋慢慢回到微微绷开的状态;音乐表现中的突强或突弱则需要短时间迅速达到需要的紧张度。起伏感的难点一是弱奏的时候肢体不能完全松弛,一定要保持少许紧张度;二是强弱均匀变化时需要对力量的把控非常细致,避免突兀的变化。在钢琴演奏中,起伏感也要通过“灌”和“承”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舞蹈感
舞蹈感是随气息感和起伏感应运而生的,是内在力量在外的体现。钢琴演奏者在通过“灌”和“承”的方式将“气息感”和“起伏感”表现出来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肢体里有如同波浪一般的力量不断进行传导和循环,这样的力量对演奏者的肢体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当肢体紧张过度较为僵硬的时候就会阻碍力量的传导,破坏音乐的表现;只有当肢体自然放松地去跟随并驾驭这样的力量时才能使得音乐像泉水一般畅通无阻地流淌出来。这个过程中演奏者的肢体会随着音乐的律动产生一些动作,就像是优美的舞蹈,这就是“舞蹈感”。由此可见,舞蹈感训练的关键在于肢体的协调性。另外,舞蹈感也因演奏者的性格等个体差异而会有区别,并非千篇一律。
(四)形象感
同时具备了气息感、起伏感和舞蹈感的钢琴演奏就是歌唱性很强的钢琴演奏,能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及音乐表现,包括音乐的形象、意境、氛围等等,可概括为“形象感”。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中,“形象感”的表现是有区别的——比如在旋律性音乐中表现为“线条感”,在和声性音乐中表现为“色彩感”,在节奏性音乐中表现为“结构感”等。
有了歌唱性的表现,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演奏就成功了一半。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针对具体作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只有将作品的特性与演奏者的个性高度融合在一起的钢琴演奏才具有艺术价值,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创作。
在现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情趣要求钢琴演奏者需要将“音质”“音色”的调控技巧及音乐表现力作为钢琴演奏的基础去研究并表达出来。这是现代钢琴演奏思维的重要新趋向。由于现代美学思潮带来的影响,钢琴的演奏思维、演奏技法及演奏形式等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这必将促使新的理论研究深入发展。总结现代钢琴演奏在传统基础上已经出现发展变化的艺术特征,将丰富现代钢琴演奏理论,使钢琴演奏艺术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及可传承性。
责任编辑:钱芳
摘要:钢琴演奏艺术中,思维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是学者们长期研究的对象。在现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钢琴艺术面临巨大挑战,也必将趋向新的发展。对现代钢琴演奏思维的新趋向进行研究,一是对音质音色的概念认知及其触键调控技术,二是音乐表现中的关键——歌唱性,并从两个方面对钢琴演奏的核心思维理念进行总结。
关键词:钢琴演奏;音质;音色;歌唱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4-0105-04
音乐艺术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钢琴艺术一直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文化生活及娱乐活动非常丰富多样,各种舞台表演、剧场表演、影视作品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音乐表演告别了只有亲临现场才能观摩的时代。在这样观赏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冲击下,钢琴演奏作为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面临极大的挑战。值得庆幸的是,近十年涌现出一批以郎朗、王羽佳等为代表的新生代钢琴演奏家。笔者将多年来观摩钢琴音乐会、大师课、讲座及比赛的心得体会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自己钢琴演奏及教学的实践经验,深度发掘影响现代钢琴演奏的核心思维理念,提炼出对现代钢琴演奏起关键性作用的思维体系——对“音质”“音色”的高度重视并进行高效调控的触键技术,以及对钢琴演奏中以“歌唱性”为基础的音乐表现技能的具体认知。
一、触键技术对“音质”“音色”的调控
关于“音质”与“音色”的概念论述在诸多领域各有定义,本文论述的“音质”与“音色”是专指钢琴演奏产生的乐音所具有的性质与特点。钢琴演奏这种音乐表演艺术形式的独特性,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通过缜密而敏捷的音乐思维瞬时进行处理,类似一个极其高端的智能处理器,但更为高效且个性。因此,在钢琴演奏中,对音质与音色的调控技术一直是一项大家热衷研究的课题。
(一)“音质”与“音色”概述
“音质”即声音的质量,而“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人们对钢琴演奏中“音质”与“音色”的概念认知,经历了人类音乐发展史和钢琴音乐史的综合历史进程。笔者认为,两者的概念存在包容和递进的关系——“音质”可以理解为乐音的质量、质感,是“音色”的一部分,在钢琴演奏中是对音色的基本要求,即钢琴演奏产生的乐音所具备的基本共性——钢琴音色,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颗粒性”这一说法就属于这种基本共性的范畴。对“音质”的追求是对钢琴演奏的基本要求,具备高标准“音质”的演奏才是体现出钢琴音色的演奏,否则就是不合格的或者非专业的钢琴演奏。而“音色”则可以理解为基于已经具备“音质”的基础之上的乐音的个性化特点。“音质”是基本不变的,但“音色”是可变的。变化的音色有助于音乐形象的刻画和音乐意境的塑造。
(二)对“音质”标准的基本要求及其调控技巧
声音的物理过程包括产生、持续、混合、衰减、消失等。根据声音的物理过程及钢琴乐器的构造特点,钢琴演奏中产生的乐音应该具备的“音质”,可以概括为音头、泛音、延展性、空间感、色彩感等。这些“音质”带来的听觉感受则可以总结为集中、清晰、结实、饱满、圆润、通透……甚至达到视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的通感体验。
要做到以上较高规格的音质标准,则需要对手指触键及肢体协调进行严谨的全方位的调控。本文對钢琴演奏中对“音质”的调控概括为六个字:抛、钻、撑、绷、灌、承。其中“抛、钻、撑、绷”主要是针对手指触键的调节控制;而“灌、承”则是肢体的整体协调平衡。
1.抛
这是指以手指掌关节为轴心,指尖带动手指主动摆动,形成“抛物线型”运动轨迹的触键过程。所谓“主动摆动”是指手指的运动过程是演奏者主观地、有控制地发力做出的动作,是主动积极的。因此“抛”包含了触键前手指的准备和触键的过程两个方面。首先,根据物理的“杠杆原理”,以指尖或手指前端为发力部位将手指稍微抬起的准备状态是较为科学省力的方式,使得手指能够达到积极而不紧张的状态,为触键运动做好充分准备,类似于田径运动中跑步的预备状态。然后,在此积极的准备状态下,将手指沿自然的“抛物线型”向琴键做加速运动,这个过程中仍然是指尖发力带动手指,从而形成“抛”的运动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键”。
2.钻
这是手指通过“抛”的运动过程,快速抵达并冲击琴键底部的瞬时动作。由于“抛”的运动产生了手指对琴键的速度,从而产生一个冲击力,这个冲击力是手指对钢琴琴键的作用力,也是钢琴演奏中最基础、最直接的力。手指的触键部位必须瞬时推动琴键直接抵达琴键底部才能使得琴弦获得足够的力而产生充分的振动,从而发出符合规格的乐音。
3.撑
根据物理原理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手指通过“抛”和“钻”给予琴键一个力(F),同时琴键也会给予手指一个反作用力(-F)。这个反作用力给钢琴演奏者的手指带来一种冲击感,如果不加以合理的调控,将会影响甚至破坏演奏者的手指、手臂乃至整个肢体的整体平衡协调的状态。而这个合理的调控简单地说就是被动支撑,简称为“撑”。所谓“被动支撑”是指根据反作用力传递给手指的力量大小瞬间做出反应,使手指稳定的保持基本架构,从而使得每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得以平衡。
实践证明,结合抛、钻、撑这三大要领的触键方式能使前文论述的钢琴演奏中对“音质”要求的“音头”达到集中、清晰的效果。有了这样的“音头”,才能产生充分的“泛音”,使乐音以稳定的频率传播出去。只有做到了抛、钻、撑的演奏,才算是弹出了钢琴这个乐器应有的基本音质。
4.绷
在音头和泛音顺利产生后,乐音迅速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向周围传播,而琴弦的振动也有一部分通过钢琴的内部构造在固体中以某种力的形式继续传播和持续。这部分力不及手指触键时通过抛和钻产生的冲击力大,容易被忽略,因此有人认为手指触键后应立即放松。但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一是由于琴键自身的重力需要手指继续保持一定力量使其保持音符的时值后才能离开琴键,这个过程手指一定不可能完全放松;二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会持续一个时间段,有振动就有力的传播,这个力的存在虽然微妙,但是仍然需要手指给予反馈,这就是“绷”,即继续以手指前端为发力点,使手指保持有韧性的紧张度(类似于橡皮筋拉伸的感觉),直至音符时值结束时。
手指的触键技巧是钢琴演奏中的基础技巧,但是只有手指技巧还远远不够,必须结合肢体的运动来共同协调平衡才能使钢琴演奏的“音质”达到标准要求,这方面的技巧可归纳为“灌”和“承”。
5.灌
这是指演奏者的身体在腰、腹及背部肌肉的共同协调下给予一定的力量,通过上肢传导至手指,使手指触达琴键底部的瞬间能获得足够的力量给予琴键,以更好地产生结实、饱满的音质。这个肢体发力的过程就像是给农作物进行灌溉,为其生长补充所需的水和养分一样,因此称为“灌”。这个技巧的关键在于用力的方式及用力的部位。笔者通过反复试验发现,借助“腹式呼吸”的力量运用方式,配合腹肌、横膈肌、侧腰肌、背阔肌等躯体的肌肉力量有韧性地进行张弛有度的协调运动,由此能产生较为科学且持续性较强的力量。加入了“灌”的技巧产生的音质相对于单纯依靠“抛、钻、撑”的技巧演奏出的音质更具空间感和色彩感,尤其是在专业三角演奏琴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6.承
同样是来自物理原理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演奏者给予钢琴“灌”的力量,就必定会同时接受到钢琴反馈的力量,这个力量单纯依靠手指的“撑”显然是无法驾驭的,必须运用整个肢体去承受、吸收,并使得这种力量的运用在这个演奏过程中得以持续、循环。演奏时感受到一股来自于钢琴的力量从指端由下而上通过手臂傳导并回流至“灌”的起点,使得腰腹、背部及整个肢体有一种膨胀、舒展的感觉。
因此,“灌”与“承”应该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存在,各自单独都是不可能成立的。两股力量相互作用达到肢体的协调和力量的平衡。
(三)“音色”变化与“音质”的关系
“音色”这个概念是借用了美术中的“色彩”一词,在钢琴演奏中就是钢琴个性化音质的体现。高标准、高要求的“音质”基础使得钢琴演奏更加规范化、品质化,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钢琴演奏绝不应该只有技术技巧,还必须具有个性化、创意化,形成千姿百态的风格特征,而这就需要用“音色”的变化去实现。只有通过可控的变化的“音色”,才能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及演奏者的思想呈现出来。音色的变化形式和变化手法相当复杂,既与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作曲手法、乐谱标记、音乐内容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深受演奏者自身的思维方式、性格偏好、审美情趣、演奏技能等的重要影响,甚至与乐器的材质、构造及演奏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钢琴演奏中对音色变化的研究多基于实践,根据演奏中对音质音色的协调控制的技巧变化与听觉等感官获得的体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获得经验并不断加以总结。在保证基本“音质”的前提下,前文论述的调控“音质”的方法在钢琴演奏的具体运用中根据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可以进行一定变化的调节控制,比如在触键的速度、角度、方向及力量运用的方式与强度等方面,任何一丝改变都可能产生微妙的“音色”变化,从而更加贴切地表现音乐。
二、“歌唱性”及音乐表现的训练方法
“歌唱性”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唱歌的特性”,在钢琴演奏及各类乐器演奏中这是一个出现率很高的词汇,是音乐表现中一个非常基本和重要的方面。音乐理论研究领域中对“歌唱性”的研究和论述比较多,对于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的理解也有基本的共识——钢琴音乐应该具有歌唱的某些特性。本文通过借鉴声乐理论研究中的部分理念,结合钢琴演奏及教学的经验,尝试把“歌唱”直接运用至钢琴教学中,可将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总结为四个方面的特征:气息感、起伏感、舞蹈感、形象感:
(一)气息感
歌唱时运用“腹式呼吸”的方式进行呼吸能够使歌唱获得充足的气息力量,在钢琴演奏中也同样如此,能够使“灌”的过程获得充足的力量来源,从而使钢琴演奏的乐音呈现出圆润饱满的音质,这样的音乐表现就是“气息感”。
气息感的训练首先就是要学会“腹式呼吸”,即充分利用横膈肌的力量,吸气时使气息保有量尽可能充足以达到最大化,而呼气时能够根据需要保持均匀。因此训练气息感首先要训练吸气与呼气。吸气时要像闻喜欢的香味一样用鼻子尽量贪婪的吸气,使胸肺的气息保有量快速达到尽可能充足的状态,感觉好像腹腔里都充满了气息一样,横膈肌、腰腹肌、背阔肌都得到拉伸,整个腰腹部像是打足了气的皮球,有膨胀感和紧绷感;呼气时要使腰腹部肌肉始终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不能完全松弛下来,用嘴慢慢匀速地呼出气息,注意口型尽量圆而不要过分紧张,可以唱“乌”,保持音高及音强的平稳流畅。这个训练过程类似于声乐教学中的气息训练,目的是让独立存在的乐音音符连贯起来。如果说具有高标准高要求“音质”的乐音是一颗颗光彩净润的珍珠,那么“气息感”就是将一颗颗珍珠串联成为美丽项链的绳索,没有这根线,打磨得再好的珍珠也只是半成品而已。气息感的训练有助于钢琴演奏者领悟到躯干部分的肌肉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将这种肌肉力量的运用方式记忆并通过“灌”的方式移用至钢琴演奏中去,使钢琴音乐具有“歌唱”一般的连贯性。
(二)起伏感
简单地说就是强弱变化。但真正的音乐绝不是简单的强弱变化,只有建立在“气息感”基础之上的强弱变化才能呈现出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表现,才能称得上是“起伏感”。
起伏感的训练是在气息感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躯体肌肉的运动变化,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适当调节肌肉的紧张度,从而使乐音发生强弱起伏变化。肌肉就好比是弹性很好的橡皮筋,在最弱的时候并不是完全放松无力,而是感觉把橡皮筋微微绷开的状态,能感受到弹力的存在;渐强的时候感觉就像是把橡皮筋慢慢绷紧,获得越来越大的弹力;而渐弱的时候就像是橡皮筋慢慢回到微微绷开的状态;音乐表现中的突强或突弱则需要短时间迅速达到需要的紧张度。起伏感的难点一是弱奏的时候肢体不能完全松弛,一定要保持少许紧张度;二是强弱均匀变化时需要对力量的把控非常细致,避免突兀的变化。在钢琴演奏中,起伏感也要通过“灌”和“承”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舞蹈感
舞蹈感是随气息感和起伏感应运而生的,是内在力量在外的体现。钢琴演奏者在通过“灌”和“承”的方式将“气息感”和“起伏感”表现出来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肢体里有如同波浪一般的力量不断进行传导和循环,这样的力量对演奏者的肢体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当肢体紧张过度较为僵硬的时候就会阻碍力量的传导,破坏音乐的表现;只有当肢体自然放松地去跟随并驾驭这样的力量时才能使得音乐像泉水一般畅通无阻地流淌出来。这个过程中演奏者的肢体会随着音乐的律动产生一些动作,就像是优美的舞蹈,这就是“舞蹈感”。由此可见,舞蹈感训练的关键在于肢体的协调性。另外,舞蹈感也因演奏者的性格等个体差异而会有区别,并非千篇一律。
(四)形象感
同时具备了气息感、起伏感和舞蹈感的钢琴演奏就是歌唱性很强的钢琴演奏,能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及音乐表现,包括音乐的形象、意境、氛围等等,可概括为“形象感”。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中,“形象感”的表现是有区别的——比如在旋律性音乐中表现为“线条感”,在和声性音乐中表现为“色彩感”,在节奏性音乐中表现为“结构感”等。
有了歌唱性的表现,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演奏就成功了一半。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针对具体作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只有将作品的特性与演奏者的个性高度融合在一起的钢琴演奏才具有艺术价值,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创作。
在现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情趣要求钢琴演奏者需要将“音质”“音色”的调控技巧及音乐表现力作为钢琴演奏的基础去研究并表达出来。这是现代钢琴演奏思维的重要新趋向。由于现代美学思潮带来的影响,钢琴的演奏思维、演奏技法及演奏形式等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这必将促使新的理论研究深入发展。总结现代钢琴演奏在传统基础上已经出现发展变化的艺术特征,将丰富现代钢琴演奏理论,使钢琴演奏艺术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及可传承性。
责任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