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的重生
姜丹
“5·12”地震中,位于映秀镇的漩口中学遭遇毁灭性破坏。三年后,一所用全国党员的“特殊党费”重建起来的七一映秀中学,使漩口中学获得新生。
3月22日,映秀镇,天气阴沉。
虽然已到即将下班的时间,但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依然走进一批又一批游客。在导游小姐熟练而又充满情感的讲解中,游客们绕着校园的废墟轻步前行。而在已经倒塌的教学楼的楼顶,一面红旗迎风飘扬……
七年前的“5·12”地震,给整个映秀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漩口中学多栋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彻底垮塌,有些甚至直接陷入地下,原本的五楼,震后变成为二楼。强烈地震直接造成该校43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
地震发生后,漩口中学重建很快提上议事日程。
在地震发生后的短短几天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党员纷纷向中组部打去电话,希望以缴纳特殊党费的方式,为灾区重建贡献一份力量。
2008年5月18日,中央组织部发出了《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几天后,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中央领导相继捐款。
记者了解到,在收到第一笔捐款时,中组部就明确表示,决不占用“特殊党费”一分钱。为此,中组部在办公楼里专设房间,请中国工商银行长安支行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直接上门办公,点钞收钱,达到一定数量即派车送往金库,最后由长安支行统一划转到民政部专户。
漩口中学重建成为“特殊党费”全额援建的项目。
映秀镇地处岷江干旱河谷地带,四周多山,平整可用的土地面积极少。在新校址的选址问题上,各方面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后经国内多名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最终将视线锁定在了岷江与213国道的夹角处。这里曾是一块高低不平的河滩,后以修建都汶高速公路的废渣将其回填出一块4.2万平方米的平地。该处成为整个小镇面积最大、最平整、最安全的理想校区。
新学校由清华大学建筑院和建筑设计院联合设计,两院院士吴良镛担任设计顾问。由江西海力建设集团中标承建。
2010年10月29日,新学校正式竣工并交付使用,总共花费“特殊党费”4600多万元。为铭感党恩,校名更为“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远远望去,学校教学楼的入口形如一个覆盖着红色党旗的捐款箱,而整个学校的建筑从空中俯瞰,则是汉字“七”的造型。
“紧紧握住援建者的手,千言万语难开口……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请喝一杯感恩的酒……”这首由七一映秀中学学生率先唱响的歌曲《感恩传千秋》,表达了映秀人对全国人民的感恩之情。
漩口中学其实已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但发展过程却历尽艰难。学校原坐落于汶川县漩口镇,后因紫坪铺水库的修建,漩口镇整体搬迁,学校与映秀中学合并,于2006年8月迁至映秀镇。
“5·12”地震后,漩口中学先后在成都三所高校、山西省长治市、汶川县水磨镇过渡办学。2011年3月,学校终于迁回映秀镇,结束了“四年过渡,八次搬迁”的办学历程。
记者在新校区七一映秀中学了解到,校园占地60多亩,按照“8级抗震9度设防”标准设计,校园内标准足球场、篮球场、300米环形塑胶跑道等一应俱全,是一所花园式、高配套的现代化学校。
从漩口中学到七一映秀中学,一所学校的重生,成为“5·12”地震灾后重建重生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