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传承机制

    储雨邹 马陈铱

    内容摘要:以高校文科类师范生培养为切入点,探讨了孔子“礼乐为教”思想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一线教师对“礼乐为教”思想的接受度剖析,师范生在校期间开设“礼乐为教”相关课程的具体困难,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设想。

    关键词:礼乐为教 师范生 技能培养 课程设想 教育理念

    孔子“礼乐为教”思想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理念有其独特的优势性,对教师优秀教育理念的形成有重大指导作用。考虑到当前“礼乐为教”思想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缺失,以及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特性,将“礼”“乐”相关课程纳入文科类师范生培养计划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师范生思想引领、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培养体系构建,帮助其教师综合技能快速准确地提升,从而在师资培养环节的源头上为教育事业的奠定基础。

    一.构建“礼乐为教”思想传承机制的重要性

    孔子“礼乐为教”思想与当代教育观念有共通之处,且更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模式,具有超越西方教育理念的优势。当前的教育现状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行为修养都有更高的要求,“礼乐为教”思想可以很好地支撑教师提升精神力量。

    1.“礼乐为教”思想作为教育理念的优势

    现代大部分教育理念大都起源于西方,我国当前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教材也大多是译本或是根据西方理念编写而成。西方文化起源于宗教文化,而东方文化不是宗教文化,它以人文精神为主干,这是一个根本区别。[1]P.25从本质上来看,西方的思想理念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更为顺应我国公民思想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来加以指导。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孔子“礼乐为教”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标志着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其本身也带有教育功能,相较于其他思想,更适合加以完善之后成为中国所独有的教育理念。

    2.当前教师精神层面的匮乏

    现代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特殊智能的训练而胜任某一种职业,从而使教育萎缩为职业的附庸和工具。这绝非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2]P.10

    可见,当前教育对于思想层面的教育有很高的要求,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作为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教师需要更為强有力的思想力量。不难看出,现行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最终的教育目的,即塑造人的思想世界。

    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思想层面都比作宇宙,那么对教师宇宙的发现与重建,不能仰赖他人,只能寄希望于自身[2]P.88。“礼乐为教”思想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赋予教师这一自我完善、自我启迪的能力。

    二.当前一线教师对于“礼乐为教”思想的接受度

    从覆盖一名普通学生受教育全过程的视角,笔者对小学、初中、高中、高校的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采访,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对“礼乐为教”思想的高度认可

    受访教师都对将孔子“礼乐为教”思想运用于教育理念的设想表示认可,并肯定了其历史必然性及现实可行性,并对未来师范生培养计划中加入“礼乐为教”相关课程表示赞同。可以研判,受访一线教师都对将“礼乐为教”作为教育指导思想有大的期望,这是他们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所给出的答案,说明“礼乐为教”思想与基础教育和师范生教育没有冲突性,现实可行性也十分显著,教育功能的可覆盖面也较为广阔。

    2.现行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礼乐为教”思想的缺失

    受访教师对于“礼乐为教”思想的理解仅限于有所了解,了解途径也大都为出于个人兴趣的自主学习,缺少系统性与权威性,很难应用于教学工作中。笔者认为,“礼乐为教”思想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理念正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一线教师希望借此提升个人思想力量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并没有来源。然而,孔子“礼乐为教”思想对人进行塑造的最好阶段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而教师作为此阶段的引领者却缺乏正确系统的“礼乐为教”知识。

    3.当前高校教育中对“礼乐为教”思想缺乏关注

    文化素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弥补理工科学生文化知识的不足,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3]这是分析清华大学相关课程开设现状得出的结论,从中不难看出,高校对于与教育思想理念相关的课程从受众到授课模式都存在很大的误解。在我看来,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由学校出面,首先矫正其错误理解,其次利用学校的权威性推动“礼乐为教”思想教育理念化。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将“礼乐为教”思想纳入师范生培养确实有其必要性及科学性。

    三.“礼乐为教”思想纳入文科类师范生培养过程的具体分析

    当前,孔子“礼乐为教”思想传承机制的构建存在较大的困难。现以高校文科院系外语专业的师范生培养计划为设想背景作现实状况分析。仅以个人角度看来,可以将“礼乐为教”思想归类于人类——历史学科或文化——历史学科。它们在三方面区别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或文化学科,这些受法理学或理论性知识的引导:首先在于其方法或探究的目的,其次在于其特殊的方法论困难,第三在于其个别化的研究技术——必须适合它们的方法和它们的方法论问题的技术。[4]P.152因此,对于在高校文科类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中加入“礼乐为教”思想的传承机制有其固有的优势与缺陷。

    1.文科类师范生的专业优势

    就读于文科类师范专业的学生大都自高中起就习惯于文科的学习,对于文化、历史相关的学习内容有更好的接受度,对思想类的理论知识有更多的学习经验,在后续对将“礼乐为教”思想与教育理念相结合的过程有更强的实践性。文科类师范专业的学生对“礼乐为教”思想大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大大较少了入门困难性,能够更快速的进入深层次的探究学习,并结合学科知识进行具体的实践性学习。文科类师范专业本就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对于将“礼乐为教”思想融入教育理念有更好的知识基础与实践机会。

    2.嵌入培养过程的机制障碍

    首先,学校行政层面对“礼乐为教”思想传承机制需要系统顶层设计。具体为该采用何种形式教授“礼乐为教”思想,该分配多少时间以及该由谁负责机制的顺利运行,都亟待思考,需要学校的统一考量安排。其次,“礼乐为教”思想传承机制执行者的选择具有困难。文科类师范专业的教师大都不具备相关知识文化素养,要想让师范生最终到达活用“礼乐为教”思想的目标,身为执行者的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知识储备。第三,“礼乐为教”思想传承机制的评价标准设置。如何确定现定的传承机制是否平稳运行,又该如何检验机制运行成果,一旦出现不足,又该如何进行调整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落实。第四,“礼乐为教”思想传承机制缺少统一确定的书面材料。材料该由谁编写,具体内容又该如何确立,是否应该多校联动统一设置。

    四.“礼乐为教”思想传承机制的具体路径

    教育价值——目的——课程这三者,尤其是课程,是影响“发展目标”发生的外部因素,它们描述和表征目标所指向的需求、类属性、人类经验和知识,影响到发展目标中的心理内容和形式随之变化。[5]P.165孔子“礼乐为教”思想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在高校文科类师范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构建合理有效的传承机制是理所应当。因而,将“礼乐为教”融入课程就是构建传承机制的具体路径。以开设“礼”“乐”相关课程作为基础,破解嵌入培养过程的机制障碍。

    1.“礼乐为教”相关课程将由文科院系中的优秀教师们担任授课教师,并由他们组成专门的课程小组,方便统一课程内容与进度。这些教师大都担任师范专业的任课老师,无需另外进行调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礼乐为教”思想相较其他专业的老师有好的把握能力,对将其应用于教育理论的构建也更为得心应手。

    2.“礼乐为教”相关课程可以按一周一次的频率开设,低年级采取必修课强制选择,并采用并班上课模式;高年级后可采取选修课自主选择,并采取小班上课模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完成对师范生总体的思想普及,又能够在后期有针对性地提供进一步的思想学习机会。

    3.“礼乐为教”相关课程不应该以背诵知识点后考试为考核方式。在必修课模式时,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选取角度提交学习心得进行过程考核,每一学期2-3次作业提交,学期末总结性考试可以采用闭卷论文的方式进行;在选修课模式时,可以由教师在学期内,指定相关角度后学生书写心得,学期末总结性考试则能采用面试问答的方式进行。总的来说,本课程要将考核重点放在思想的内化与理解。

    4.“礼乐为教”相关课程的書面材料可具体为教材,可以参考当前高校开设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程,并结合相关教育学理论,编写者应该由授课教师组担任。这样一来,课程内容更具有现实性,更便于教学工作的展开,教师也无需额外准备材料,也能够形成统一成熟的教学大纲。

    此外,一些语言专业的文科类师范生也可以结合本专业的语言特色,将“礼乐为教”思想和语言学习相结合。

    五.结语

    将孔子“礼乐为教”思想改造完善为教育理念,纳入高校文科类师范生培养过程契合民族特色性、文化基础性、现实需求性,但也同时具有难度,受到现实情况的制约。近年来,国家对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越发重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部署,2020年前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将计入中考成绩。因此,“礼乐为教”思想需要尽快加以改造完善,进一步适应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将师范生作为切入点,也是希望可以进一步影响教育过程。其实,把开设“礼乐为教”思想相关课程作为主要传承路径,还偏向理想化,有其思想局限性,仍然需要现实的检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彭林.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李政涛.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彭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15年增刊第1期.

    [4]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巽根.教育是什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内涵、价值及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10333008Z。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融入“互联网+”,积极推进高中政

    摘 要:“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能够推动经济形态的不断演变。“互联网+”其实是把互联网技术与

  • 利用民间谜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刘亚红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特殊形式之一,古时称之为“瘦辞”或“隐语”。民间谜语题材广泛,包含物谜、事谜与字谜三种,民间谜语常常体物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