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师资培养的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谢雅婷
摘 要:儿童美术教育既是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又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在儿童阶段性的成长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目标融合、内容全面、形式多样、过程有效地进行儿童美术教学实践,才能满足“凸出視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的美术教育原则。而美术自身是不断发展的,何样的美术观就有何样的美术教育观,美术教育的发展对美术教师的综合能力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拓展美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有多学科修养的儿童美术教师是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横向交叉;教学实践
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美术教育也是“以艺术为媒介的视角与受教双方参与运作的活动”,因此,顺应时代的美术教育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施。发展过程中,美术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等方面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能否将顺应时代背景、迎合当下社会环境和价值特征的新理念、新模式及新的教学环节融入教学实践工作中,成为教改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成为了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美术是一种思想表现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并在教学中小心谨慎地去尽力维护这种有价值的学习方式。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教师兼备有效示范与趣味传授的基本技能,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有多学科修养的儿童美术教师。
一、横向交叉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现实意义
所谓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就是打破教学活动中单一的以本学科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拓展本专业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并且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变单一的教学活动为多学科的联合交叉教学实验。
传统美术教育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沿袭着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相对单一,评价标准过于局限,对于美术的理解也渐渐从艺术转变成一门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传统学科,而“模仿”的教学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创作灵气,囿于世俗。美术教育应当是兼备人文素养与技能技巧的综合实践,其中人文素养就强调了美术作为艺术门类的陶冶功能和艺术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其与美学、文学、历史、地理等综合性知识的融合是不可忽视的。以长沙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为例,从目前的美术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来看,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已做了很大调整及优化,如建立实训工作室以整合学生的创作资源和技能技巧实践;合并传统的素描及色彩课程为造型基础与表现课程,更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及材料与形式的表现;增开电脑美术、环境艺术设计及珠宝首饰设计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技术活动能力。在儿童美术教育教与学过程中,美术自身是不断发展的,而对美术内涵的认识与认同也在发生变化,因而,发展美术观影响了美术教育观,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就会不断拓展,而这样的延伸是需要多学科的支撑和辅助的。
二、儿童美术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实践的可行性
针对儿童的美术教育最早局限于图画,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准确地模仿平面图的能力、了解使用几何学的要素和直接描绘物体的能力”。毕加索说:“我是14岁就可以画得像著名画家一样好,然后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一个孩子那样去画画”。要熟练掌握一种绘画技能和表现形态可以通过长时间阶段性的练习和领悟做到,但是要想回到或者找寻儿童绘画过程中的随心所欲、大胆本真却并非易事。然而,儿童绘画的主要特色就是运用技巧简单的绘画工具真实再现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对于事物的理解,其中包含他们所见、所闻、所猜想的一切,通过一种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呈现。图画是一种比文字和语言更直观的信息传递途径,那么,在儿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所有包含文学、数字、语言、地理、文史等都可以借助图画来帮助传授和理解,并通过艺术的整合来表现任何内容。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超前意识与综合素养既成了能否保留儿童创作灵气同时得以辅助儿童多向认知的先决条件,也是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实践的必要保障。
随着美术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变化,绘画、雕塑、设计、工艺、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以及书法、篆刻等均被列为美术家族中的成员,而这样的变化也反映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因此,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便更加的宽泛,既要留心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同时要对新知识新事物保持高度敏锐的状态,这样才能将其与美术教育完美结合,从而找到最适应当下儿童美术教学的实践方法,满足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发散性思维需求,同时丰富了美术教育的趣味性。
三、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在儿童美术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实践方法
(一)美术与音乐的结合
美术与音乐其本质上因生理、情感的影响产生了某种内在联系,而之间的差异化表现在艺术传达形式上。音乐根据种类的差异,有节奏、音色、音调、曲式等艺术表现上的不同,在旋律上也有舒缓平直,有清浅明快的差异。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的艺术作品最多的几位西方美术大师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古典主义安格尔、后印象派塞尚,而在他们艺术生涯的某一特殊时期都曾醉心于音乐,并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不自觉地融入其美术创作和风格的建立上。
走进教室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习惯带上耳机听音乐,原因其一是为了避免外界声音的干扰,利于自己潜心创作;其二则是需要借助音乐使听觉系统自然而然地接受旋律带来的感官刺激从而产生审美快感,激发美术创作的灵感。在当下的艺术教育理念中,音乐与美术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是具有基本相同的观念和手段,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已经尝试采用分科课程加入跨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在美术教育中强调学生可以从视觉艺术、雕塑、多媒体动画、舞蹈等艺术形态的综合学习中获得造型艺术的相关经验。
将音乐适当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属于学科间的横向交叉实践问题,具体的实施在于将音乐的相关基础知识技能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与美术教学情境的渲染,提高作为美术教育基础的儿童美术教师的艺术鉴赏和评价能力。在体验和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及实践活动能力,使学生能以更广阔的艺术视野把握当下艺术文化的走向,综合提升美术素养。
(二)美术与计算机结合
美术与计算机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利用电脑进行图形艺术创作的美术活动,计算机的融入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一种高效高质的图形表现。儿童美术教育遵循的是直观性与启发性的原则,在美术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美学问题的理解和美术技能的掌握单凭语言是很难传达清楚的,因而,需要借助更加直观的手段来传授明确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更直观的手段包含有图片、幻灯片、视频等辅助理解的教具。以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学师范专业为例,为提倡学科综合教学模式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有电脑美术、现代课件制作等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这一课程改革可将过去传统美术教学难以表现的内容直观展现,并能通过现代课件的声色结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创设特定情境,活跃教学氛围。
在儿童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范画的制作会耗时耗力,从而减少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环节。而适当融入电脑绘制图形,为教学实施带来了便捷。具体的运用包括电脑软件的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图形图案的变形与点线面重构,电脑中自动生成图案的纹样效果等。电脑美术可以使美术教学过程变成近乎游戏的形式,对于提高造型能力与兴趣欠佳的学生的热情有积极性作用。
社会中信息的传达越来越依赖视觉媒体,人们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视觉素养,以便通过视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通过同样的方式获得信息和知识。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三)美術与多元文化结合
艺术源于生活,在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儿童感受、体验、探索和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美,着眼于日常生活的欣赏教育,有利于激发儿童自然的审美愉悦感与敏感性。除此之外,地域文化是儿童美术欣赏的天然互动场,如果教师能将本土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等进行融合性教学,儿童能更轻松地感知到地域美术的生命活力和质朴率真的艺术氛围。而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还应当让儿童适时接触和了解世界各国的经典艺术,如不同时期、地域、国家、民族之间的艺术碰撞,这样可以帮助儿童全面了解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历史方面的关联,使儿童通过美术学习的初级阶段逐渐形成热爱民族艺术与本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中国几千年的文学成果在世界上无与伦比,唐诗宋词元曲精髓更是登峰造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文配图相得益彰,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先接触诗词后接触美术,那么其所理解的诗词含义也变成了美术创作的好素材,在教学方法的思路方面,这无疑也是一个绝好的导向。
横向交叉教学模式适用于各学科内容之间的结合,也适用于差异学科教学方法之间的借鉴,除了“音乐赏析”“软化学科边缘”“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外,还有更多的教学方式为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提供新思路。虽然,当下美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还不够完善,容易导致教师无法从儿童适应的途径切入美术教育,并且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尚未在目前教学活动中作为主要角色站在教学活动舞台的最前沿,但随着教学思路的不断延展,师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及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逐渐被适应当下社会环境和价值需求的模式革新。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几个问题[J].美术,2007,(06):38.
[2][美]科汉·盖纳.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尹少淳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3]隋欣,赵梦恬,陈军.西方音乐史教学与交叉学科课程设置的横向管理研究[J].艺术教育,2017,(Z2):82-83.
[4]赵焕清.儿童美术教育之现状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5,(03):87-88.
工作单位: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动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