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对策研究
许海深 邢艳红
【摘?要】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对于实现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助推社区教育内涵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通过对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现实困境进行梳理和解析,从平台建设、激励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路径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区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9)04-0037-04
社区教育,指优化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进步的教育活动。中国的社区教育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个社区教育机构由上海的一所中学与附近的单位组成,称为“社区教育委员会”。2001年到2007年,教育部依次确定了114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08年以来,教育部加强了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十九大后,党中央对社区教育更加重视。在社区教育整体发展进程中,中小学与社区双向互动发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表现突出,而地方高校參与社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薄弱,绝大多数地区处于相互分离和孤立发展的境地。因此,探讨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剖析高校与社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社区教育与地方高校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一、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一)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社区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单位。教育对人的作用来自特定的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将环境教育与活动教育有机融合,具备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先天优势。首先,社区居民共处同一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为打造共同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基础。其次,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多彩的教育内容,拓展了教育的广度,增加了教育机会。最后,居民在社区教育中能够提升自我,促进全面发展。目前,社区教育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如上海、浙江等)城市发展得较好,而一些边远地区的社区教育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师资力量欠缺、教学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所具备的学科齐全、师资雄厚、资源丰富、设备先进等优点,具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天然优势。因此,地方高校的有效参与是推动社区教育良性发展的保证,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需要
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人文精神的提升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根基。社区是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窗口。城市文化大多来自社区文化,社区居民促进其发展和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关乎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尤其像黑河这样的边境城市,城市的文化层次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当前,一些欠发达城市的社区教育仍然停留在组织老年人开展一些广场舞比赛、合唱活动等阶段,甚至一些保健品的推销人员举办的健康讲座活动都能吸引大批老年人参加,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了城市文化建设的不足。如何建设社区文化,推动城市发展,成为当今政府所要筹谋的问题。高水准的城市文化建设,需要有高层次的教育资源。地方高校作为科研和文化创新的“领头羊”,具备鲜明的文化特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地方高校具备建设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地方高校在创造文化方面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当地传统文化的研究上,这一优势更为凸显。因此,地方高校参与到社区教育中,不仅能够为社区居民带来高水平、高层次、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也可为地方高校自身的文化创新搭建更好的平台。
(三)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有利于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地方高校是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中心,其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服务。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高校应承担起社会服务的责任。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一般为应用型,主要是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社区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场所,地方高校应抛开短期的功利性思维,本着“有为而有位”的长期战略眼光来参与社区教育,提高社会声望,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是当地重要的科研场所。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能够方便教师了解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并将其作为开展应用型研究的依据。应改善地方高校仅以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等形式推广自己科研成果的现状,使科学研究成果更“接地气”。科研人员也可以将应用型成果及时应用到地方的经济建设中去,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并为当地一些重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3.有利于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侧重于课堂上课本知识的学习,缺少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可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社会实践,可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所享有的社会权利和所要承担的社会义务,从而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4.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与用人单位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所输送的劳动力与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社会实践环节薄弱,而用人单位则更侧重于所聘职工的实践经验。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情况不同,取得的效果也存在差异。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取理论知识,社区教育积累实践经验,两者结合,可成功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社区居民在社区教育中学习高校先进理论,可解决社区教育思想引领问题。通过以上举措既可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又可以促进社区教育发展,进而实现社区与地方高校的“双赢”。
知识所带来的实用价值有目共睹,人们对文化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对于加强社区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部门和人民对其关注度也逐步提升。但由于社区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契合度差,地方高校融入社区教育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推进保障机制不健全
社区教育范围广泛,是一个综合教育系统。社区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各方力量完美契合,通过规划各类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益。事实上,社区教育工作还没有引起部分地方政府的关注,尤其在一些发展落后的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随机性,而地方政府的工作计划并没有将其纳入其中,社区教育缺乏财政保障。目前,社区教育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街道的活动经费,这些经费相对有限,用于社区与地方高校互动的资金则更为有限。如上海、杭州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社区教育经费的标准为人均2元左右,这一标准已持续几年都没有增长。本标准只适用于中国发达城市的一般水平,而且还是按照常住人口划拨,不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地方高校向社区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是其主要原因。
(二)多方沟通交流平台未形成
目前,政府尚未建立地方高校与社区之间有效沟通的平台,其桥梁作用亦没得到实效性的发挥,关于地方高校和社区的合作机制、沟通方式以及部门人员保障等问题也尚不明确。一些地区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高校之间还因行政隶属关系等原因阻碍了合作工作的进展。社区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周边环境建设、总体规划以及服务的主动性仍需进一步改善。由于没有规范的交流平台,欠缺专门的协调机构,社区居民和高校师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沟通,许多资源的对接无法实现。
(三)共建共享资源机制欠完备
地方高校与社区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社会组织,在文化、制度、观念、资源上差异明显。地方高校与社区间的交流合作,涉及因素众多,其中人力资源、场地设施等问题占主要方面。由于双方欠缺相互扶持的共享意识,缺乏相互参与的实践力度,阻碍了地方高校与社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地方高校与社区存在资源开放性不足、兼容性薄弱、辐射性匮乏、共享性欠缺等问题,导致高校的文化教育功能难以辐射和渗透到社区,对两者的互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法律政策保障不完善
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运行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社区教育亦是如此。近几年来,在不同的会议和文件中都强调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贯彻过程中仍存在不足。首先,关于社区教育与高校如何合作,在法律上仍处于“空白”阶段,教育合作发展缺少法律依据。其次,对于社区教育的关注,多为政策理念上的引导,欠缺实际的约束力。最后,高校和社区的合作机制从大方向引导偏多,缺乏具体政策落实路径,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社区与高校合作在内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面临外在保障不力等问题。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不仅需要地方高校在学历教育上推进,更需要地方高校向社区教育拓展。地方高校和社区教育的交流合作,对于资源的配置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地方高校融入社区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以,应进一步实现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
三、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对策
(一)依托办学积淀,搭建起高校融入社区教育的互动平台
地方高校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所占比重已达到90%以上,各高校都设置了较为完善的成人教育组织机构。地方高校成人教育作为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成人教育受社会大环境因素影响,面临办学模式转型的需求。地方高校依托成人教育学院参与社区教育具有很多优势,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已具备完整的管理体系、严谨的运行机制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地方高校作为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弘扬者,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地方高校可以将其教育精神融入到社区之中,影响与引导社区群众的思维模式及价值观念,帮助群众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在国家大力发展终身教育的助推下,地方高校应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將终身教育的理念融入成人教育,完善成人教育体系。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应以参与社区教育为切入点,实现成人教育的转型发展。
(二)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内驱力
地方高校与社区合作对双方参与的积极性有着较高的要求,积极性的形成与提高需要各方的协同努力。首先,政府要提供充足的资金,为二者的合作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参与社区教育纳入高校评估指标,作为高校评估的重要标准,为地方高校和社区教育的合作提供机制保障。再次,地方高校自身应转变教育观念,并充分挖掘社区教育作为居民基础教育的发展潜力。最后,应加强社区实践,将社区实践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实践,提高学生对于社区实践的重视,重视社区实践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建立相应的教育机制,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三)发挥组织协调,推进社区教育治理管理体系的科学化
目前我国对于社区教育的管理比较薄弱,没有设置直接的社区教育管理部门,这对于社区的发展以及社区教育的深入都十分不利。鉴于此,我国可以参考西方国家的社区建设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独立完善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形成以中央领导为核心、以地方合作为路径的模式,发挥行政部门的效用,成立社区教育管理机构,突破地方大学和社区间的壁垒,促进社会公共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把地方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纳入行政管理范畴,为社区教育建立明确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形成以发展社区教育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关系。总之,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行政部门的约束力、调控力,促进地方高校服务于社区教育,并以此保证其稳定性。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教育保障机制的规范化
社区教育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需要社区教育机制的保障。只有通过完善的机制,才能保障社区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保障机制薄弱,发展运行不畅,社区教育作用严重弱化。社区教育应有功效被严重束缚,居民对于社区教育的认识不充分。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完善的社区教育法律法规,为社区教育提供法律法规保证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其次,兴建社区教育设施,巩固社区教育基础。教育资金的物质支持和公共基础设施的设备支撑,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政府可以加大社区教育投入,兴建社区教育设施,这既是利民惠民的举措,又可以增强居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可形成双赢局面。
(五)提高师资水平,强化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稳固的师资是社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高素质的师资人才是提高当地社区教育水平不可或缺的“软件”。纪律强、作风正、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对于社区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可以对社区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社区提高教师水平。如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中心,促进社区教师专业化成长。地方高校可以提供必要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提高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整体师资素质。如鼓励大学生择业时向社区教育倾斜,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投入社区工作,直接为社区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