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创造

范瑞滨
【摘要】当今学术界部分学者扩展了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把非物质生产劳动也看作是价值的来源,这导致了对剩余价值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否定。本文通过对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各种非生产劳动特点的分析,揭示了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劳动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物质生产劳动 非物质生产劳动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09.017劳动价值论的泛化
学术界对于如何理解和认识劳动价值论还存在很多争议,当前学术界多数学者借用马克思的“总体工人”概念来扩大劳动价值论的范围,不仅把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劳动都当作了价值的源泉,甚至认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各种劳动都可以创造价值,这样,创造价值的劳动就被无限扩大了。泛化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把劳动当作一个脱离具体实际的抽象物,把价值的来源归因于这个抽象物,这种观点掩盖了价值的真正源泉,是一种要素价值论的翻版。虽然泛化劳动价值论从表面上看承认价值的源泉来自于劳动的创造,但却是用抽象意义的劳动概念来代替要素价值论中的生产要素,把一切生产要素统一成了一种要素——作为抽象物存在的劳动,这个劳动不是劳动者具体地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而是所有人的共有“付出”,这种“付出”脱离了具体的劳动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而成为一种超现实的存在物。通过对劳动概念的神化,掩盖人类社会在具体社会形态下的阶级对立关系,把一切剥削者都纳入劳动者的范畴,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作全社会成员的“劳动”产物,这样,人类的历史就不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只是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历史,人类历史变成了财富增长史。通过肯定所有人的“劳动”创造,而达到否定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种泛化劳动价值论不是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而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虽然马克思通过抽象法考察商品的价值,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由抽象劳动创造,但这并不等于可以抽象地理解劳动而不分析劳动的具体形式,把任何劳动付出都当作价值的源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高度普遍化的社会,不仅经济生产的产物表现为商品,政治权利和精神产品也表现为商品,所以,从资本家的角度来看,即使没有生产任何实物,这些领域也都包含了各种要素投入,只要这些要素能带来利润,这些领域的劳动就都表现为生产劳动,这样,资本家把一切社会活动都当作经济活动来看待。资本家把一切要素都当作利润的来源,无论是投资在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文化领域,都没有区别,只要实现了投资额的增殖,这些领域的劳动付出就是生产活动,一切投入要素都被当作资本来看待。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不仅“所有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工人到(有别于资本家的)经理、工程师,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全都列入雇佣劳动者的范畴”[1],甚至政府官员、律师、医生、教师、文艺工作者,只要通过他们的“劳动”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他们就都可以被当作劳动力商品来使用。不仅单个资本家把直接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劳动者当作财富创造者,对于整个资产阶级来说,所有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都被资产阶级当作财富的创造者,甚至连资本家自己的劳动付出也被算作利润来源,正是资本家把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当作经济活动来看待,价值才表现为由全社会所有的劳动付出创造,泛化劳动价值论是资本家利润来源泛化的理论表现。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劳动
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是价值来源的唯一领域,但是并非所有物质生产活动劳动的参与者都创造商品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每一个工人都成为机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件,产品的创造表现为总体工人的劳动,总体工人的意义只在于把劳动分工下的各种操作都看作整个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劳动产品是所有操作共同作用的产物,商品价值的源泉只能是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劳动操作,那些不直接作用于生产操作过程的劳动并不能作为价值的源泉。在生产劳动中,工程师、技术员创造和维护机器等劳动是创造了价值的,因为这些劳动能直接凝结在某一产品中,而且一般都体现在机器等生产资料中,因此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作为不变资本来使用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劳动并不创造剩余价值,而只是创造了不变资本的部分价值。因此,这些所谓高级劳动者并不算作生产工人,他们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虽然他们是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但他们出卖的不是劳动力,而是通过技术发明或技术改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工具这种形式的劳动产品。
资本家把利润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而非可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从资本家的角度来看,价值并不仅仅是生产工人的创造,而是所有雇佣劳动者,乃至资本家自身劳动也算在内的创造。但实际上,许多劳动者并非生产劳动者,如企业的各层级的管理者,虽然对于资本家来说,他们都是雇佣劳动者,是劳动力商品,并且也付出了劳动,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的劳动能直接加入商品价值之中,也不等于所有的劳动力商品都能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有些学者认为正是管理活动使得生产具有社会化的形式,而这种社会化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因而,管理劳动也创造了价值。虽然结合起来的社会化劳动取得了一种新的生产力,但是这种生产力本身是结合劳动的产物,而不是管理的产物,管理活动只维持了劳动的这种结合,并且,管理是由于私有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为了实现劳动的社会化而必须采取的一种强制劳动,这种管理劳动是为了实现资本家的剩余价值,这种劳动耗費实际上是一种非生产性耗费,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的社会化结合是自愿或者已由更多的自动化机器来代替,因此已经不需要管理这种强制劳动来实现劳动的结合,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也不会作为剩余价值与劳动者相对立。因此,管理劳动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的创造并无直接贡献,管理劳动的耗费并不能加入商品的价值之中。无论付出多少辛劳,管理者包括企业的其他服务人员所取得的收入并不是自己劳动付出的结果,他们执行的是资本家的职能,代表资本家实现资本的增值,因此他们的收入是通过企业主收入的形式占有生产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此外,部分高级工程师和技术员将自身的技术作为股份投资获取收益,但是这种技术并不是直接体现在生产资料中,而是作为虚拟资本的形式存在。这样,他们就不再是劳动者,而是资本家了,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取得资本的形式,从而获得生产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相关文章!
  • 乡村旅游主题定位及发展对策研

    摘 要:目前峨眉山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缺乏系统规划,旅游产品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和体验参与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创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浅析共享单车道路交通事故侵权

    摘 要 近年来,共享单车成为一项新兴产业迅速兴起。有关共享单车的交通事故频发引起了侵权责任主体归属方面的许多争论。本文基于共享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