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心,深入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俞伟跃
今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首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共同探讨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有意义,对于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受王定华司长委托,我代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向论坛的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努力、用心守护学生身心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精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导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靠的还是人,教育是百年大计,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教师不懂心理健康教育,教书育人会事倍功半;学生没有健全的心理,全面发展无从谈起。中小学生处在行为习惯养成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抓住未来、管住长远。
近年来,教育部就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顶层设计,修订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提升工作水平,组织认定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和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样板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导阵地建设,出台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规范工作制度、辅导伦理等要求,“精耕细作”心理辅导,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注重行为养成,在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明确第七条为“自强自律健身心”,将其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更为鲜明地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充分重视并紧紧依靠包括北师大等高校、教育科研部门和在座有关专家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成立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托北师大、天津教科院等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工作措施,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课程建设,使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读懂学生,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帮助学生珍视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成就幸福人生,是我们需要共同研究的课题。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是结合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思想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全国都是这样,尽管心理健康教育与狭义的德育不是一回事,但是它属于大德育的范畴,因此我们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统一部署和考虑。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广大中小学生已经基本熟读会背,我们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掌握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机制、关键因素和有效方式,把握当前学生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从记忆24字向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迈步,真正入脑入心,内化为自觉意识,外化为自觉行动。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突出积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将“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中,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里的“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如果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基石,那么身心健康就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局限在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不能局限在心理辅导室中,不能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尚追求人格境界美的人文传统。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人格尊严,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与人为善”“德不孤,必有邻”等人际关系准则。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全体学生的“心性修养”,教给学生情绪管理的方法,树立他们磨砺意志的决心,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真正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学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遵循,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全员育心,发挥榜样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很多地方反映,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现实是,一下子配齐专兼职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建设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都要健康身心、陶冶性情。广大教师不光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更是如此。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不光自身要心理健康,也要具备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看得懂孩子的世界,找到教育的钥匙,摒弃功利之心,满怀热爱之情,以匡世济民的情怀,去浸润一个个心灵,培育千万颗种子,展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情怀,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高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对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求也很高,不是谁都能做好的,一定要有科学性。要研究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个性特点,不同年龄阶段要施以恰如其分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专业、了解世界,减轻升学压力,处理好同伴关系,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好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要关注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们。要落实教育部出台的《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让孩子们动起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让一些问题通过劳动排解出去。正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很强,更要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希望专家们走出象牙塔,接地气,用基层同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指导。各地也要主动向专家们求教。
五是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体现和谐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常说,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却只关心分数;学校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理想,而家长关心的却是未来如何挣大钱。学校向左,家长向右,学生左右为难。因此,我们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普及心理学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虽然提高一些家长的素质需要一个过程,但可以推动改变其教育见识,让孩子在家的时候感受家庭的和风细雨;让那些整天忙于工作的父母,懂得陪伴和对话等等。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心理冲突,积极阳光的心态才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开花。教育部刚刚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各中小学校要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家校沟通渠道,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组织社会实践和亲子活动,通过家长现身说法、案例教学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营造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让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殷切期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希望同志们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碰撞思想火花,达成行动共识,共同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谢谢大家!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本文整理自作者在首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编辑/张帆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