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把握文章精髓
摘要: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激发兴趣、学会提问、多元思考比较阅读等角度入手,通过营造阅读情境,激发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探索文章主题,指导学生扩展阅读等方法来推动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探究式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能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式阅读,那么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的时候总是采用营造阅读情境、激发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探索文章主题、指导学生扩展阅读等方法来推动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其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激发兴趣,引入阅读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对于语文教学也是同样适用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题目引入到阅读情境之中,那么将更好地促使学生探究文本深处的秘密,这对于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很有帮助。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进入阅读情境,我往往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落日》时,学生可能对作品所描写的那段历史背景不是特别了解,我便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他们进入阅读情境。我首先给他们展示落日的场景,并问他们“落日美吗”,学生都回答“美”,我又告诉他们,“落日虽然很美,但是课文《落日》却并不是想要说自然界的落日,而是要记录日本签字投降的那个时刻。大家知道这和‘落日有什么关系吗?”在学生们困惑的眼神中,我又给他们展示了课件的其他部分,展示了日本的太阳旗、靖国神社等图片,并且将一些和日本投降有关的老照片也展示给学生看,在这些图片资料等的帮助下,学生终于明白了《落日》这篇文章所要展现的内容。这时候我又告诉他们:“大家想不想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个历史时刻的?如果想的话,就翻开书自己阅读,注意思索一下作者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来进行创作的,文章中还穿插了对哪国国旗的描写,这个描写又是为了什么?”学生们都积极地投入到了阅读之中。
适当运用多媒体等工具能够更好地给学生营造学习情境,促使他们进入探究性阅读之中。
二、学会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要更好地进行探究式阅读,把握文章的精髓,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学的时候总是以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索文章中的关键,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江南的冬景》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带着思索来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文章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江南的冬天,作者所描绘的江南和大家所感受到的是否相同。在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阅读和思索之后,我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说一说能否将文章分成若干段落,对于每一段所描写的事物是否都已经了解。这时候就有学生提出了问题,他表示:“既然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江南的冬景》,那么就应该只写江南啊,为什么作者还写了北国和闽粤的冬天,而且在写到江南的时候,还添加了晚秋的情景呢?”我表示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想法,同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深入探究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是不是作者写偏题了呢?学生们立刻带着问题进入了思索之中,很快便有学生表示,这是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写作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衬托出江南的冬天。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对于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且学会了提问,懂得如何将自己的问题表述出来,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深入思索,学会提问,对于更好地领悟课文是很有帮助的,只有学会提问,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三、多元思考,探究文章主题
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多元化思考,避免人云亦云。
例如在学习《今生今世的证据》时,我便让学生找一找,看文章中有哪些句子较有内涵,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所隐含着的文章主题是什么。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展开了探究学习,他们有的提出,文中作者反复提到了“我还不懂得”“我还不知道”这样的句子,但是事实上,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已经明白了,而他所明白的内容,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还有的说,这篇文章中提到“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竟然是“虚无”的道路,那么又如何能够“踏踏实实”地踏上去呢,所以作者这里指的并不是真实生活中的走路,而是一种特殊的意象,这种意象也能够反映出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较为深奥,但是通过多元化思考,学生却能够渐渐领悟文章的主题,在一次次的讨论中,他们明白了作者的深邃思想。
多方位思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促使他们更加全面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所蕴藏的深层内涵。
四、比较阅读,延伸扩展视角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必须要让学生扩宽阅读量,我在教学的时候常常会让学生围绕同一个主题阅读不同作者的文章,有的时候也会让学生在学习了节选的课文之后,再进行扩展阅读,读一下该作品的其他部分。
例如在学习《雷雨》时,我让学生尝试去阅读一下《雷雨》的其他部分,就使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并概括一下《雷雨》所展现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尝试说一下,从《雷雨》中感受到一种怎样的创作情感。除此以外,我还让学生找一下还有哪些作品和《雷雨》一样,都是反映爱恨情仇的,然后尝试阅读一下,并且试着和《雷雨》做比较,看看这些作品在处理矛盾关系、人物关系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们都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找到了同样是曹禺创作的《原野》,并将其和《雷雨》进行了对比,发现作者在《原野》中不仅写了爱恨情仇,还写了对于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创作手法也有所不同。通过这样的扩展阅读,学生对于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能够在比较阅读中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
通过比较阅读、扩展阅读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的见识更加广博,在进行探究式阅读的时候,他们的眼界也更宽阔,就能够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了。
新课标要求教师推动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也让他们拥有更强的探索精神,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阮南.浅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7).
[2]张克中.在时间里体验家园废失[J].中学语文教学,2010,(6).
[3]王明德.丰富对话层级 促进深度阅读[J].语文知识,2015,(4).
作者简介:王春建(1981— ),男,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参与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转型下学生生活素养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D/2013/02/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