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设计
孙鑫君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别的个体,因此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也应运而生。文章以调研数据为基础,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阐述了基于个性化需求本科生学业指导系统设计的原则和具体设计框架,并提出可实行的操作建议,旨在通过该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个性化需求 学业指导 设计
引言
学业指导,源自英文“Academic Advising”一词,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学术指导、学习指导或学业咨询,不论是哪种译法,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学业方面的指导是他们共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学业指导是引导学生认清现有学业状况,制定合理的学业目标,根据目标找出差距、规划实现路径,并通过引导正确评价学业过程和效果不断调整目标和实现路径。学业指导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结合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业指导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一、学业指导体系的现状调查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目前学业指导的现状,以N大学为例,对学校现设学业指导体系和师生的反映进行调查。目前学校的学业指导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四种形式:
(一)通过网络提供培养方案供学生查询;
(二)通过建立专业导师工作室,将固定的工作室和一段时期内流动的专业导师相结合,以便学生询问相关专业疑问。
(三)专业介绍宣传会和展示牌的交叉进行,让学生对专业有个轮廓的了解。
(四)发挥优秀学长作用,招聘优秀学生辅导成绩教差的学生,形成针对课程性的学习指导帮助。
(五)建立导师制,为每个本科生配备一个导师。
针对上述学业指导体系,我们对学生做了满意度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60份,调查显示:
(1)71.8%的学生认为现有学业指导网站主要是显示培养方案,对于培养方案中课程所反映的培养学习能力指标和知识表征并没有显示,且网站与其他网站相对独立;
(2)61.8%的同学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形式成分较多,且导师的选择不一定与自己理想的学业方向相符合。
(3)86.3%同学碰到学业等方面问题是主要靠的是学长和辅导员助理帮助,专业导师的帮助仅占2.6%。
(4)对于学习目标或学业生涯目标,45%的同学有明确或者大概明确的目标,但是认为自己达成阶段性学习目标的占25.5%。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自学方法(占总人数的40.4%)和对学业的规划(占总人数的50.6%)。
(六)对于学习方面自我评价和目标调整,38.1%的学生认为有较为理性的自我学习评价。
综上,学业指导体系的现状维持在较低的满意度,特别在提倡将成才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时代,学生需要一个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业指导体系。
二、基于个性化需求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设计原则
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学业指导体系设计时我们秉着“解决共性问题,彰显个性需求”的指导思想,在具体设计时主要考虑到以下原则:
(一)联通现有与学业指导相关的系统。在“互联网+”时代,不同系统和技术的相互融合才能有所创新,所以我们需要清除学业指导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屏障。如将导师制网站、教务管理系统、学习平台等与学业指导体系打通底层或者做接口處理,使数据同步,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考察自己的学习现状,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也有利于学生、导师协助判断和引导。
(二)针对性解决共性问题,着重体现个性化。调查中显示的“缺乏自主学习方法”和“对学业的规划”是两个关键问题。缺乏自主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如何达成既定学习目标不知如何去学习;二是对于某个具体知识点或课程不知应该查询何种文献或者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如何从学生个体需求出发,规划适合的学习方法和路径是基于个性需求学业指导的关键问题。对学业的规划主要体现在学生不知在何阶段应该学习什么才能达到目标。
(三)依靠专业导师力量,促进个体专业发展。根据调查,学生遇到问题是多数靠学长和辅导员助理帮助指导,从专业老师处获得帮助很弱小。但是实际上专业老师的帮助在学科知识方面往往更全面,更有权威性,所以动员更多的专业老师更为深入地参与到学业指导体系中来是尤为必要的。
(四)发展同伴力量,以强带弱。调查显示,学生更乐意向同学或者学长请教问题。根据这个结果,最大化地利用同伴力量,组成协作团体或指导团体。
(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解决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价值的统一。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学业指导体系虽然是学生本科阶段的指导体系,但是设计理念应贯彻渗透终身学习理念,认清现我状态、未来目标和所处环境,积极利用资源和环境的作用来充实自我,以此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同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将现有知识技能和新兴科学技术相结合,开拓设计更多的实施路径,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三、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学业指导体系的具体设计
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学业指导体系设计主要根据本文定义而产生。总体分成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由具体的措施和环节保障实施。具体设计见图1。
(一)个体学业现状评估。该过程主要借助学习大数据,运用学习分析技术等手段来实现。目前,可以作为评估依据的数据主要来自教务管理系统、学习平台系统、培养方案(课程地图)和教学大纲。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了学生已学课程的成绩(包含平时成绩、总评成绩等不同选项)、已经学生个体已经选修了何种课程,培养方案和大纲则显示具体专业的具体教学大纲计划及每门课程所对应的具体能力和要求、知识水平等信息。学习平台系统则提供学生平时学习状态:到课率、作业完成进度及评价、课程小测试、讨论答疑、所处班级水平等信息。这3个系统互相关联,通过学业指导体系中的学习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得到基于学生个体的学业现状表单: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课程,具备了哪些能力,目前学业成绩水平,学习进度、交流协作程度等。
(二)学业目标的设定。第—次学业目标的设定主要依据学习兴趣爱好,学业现状表单,由学生在系统中设定。学业目标的设定要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学业目标与现有水平之间的差异,切记目标不切实际,同时目标的制定要可观察或可测量。学业指导系统根据选择题和填空相结合的形式,用人机互动的形式给出可测量的目标。如远景学业目标是考本专业研究生,近景目标是实现积点分排名前15%等。因为学习是个动态的过程,学习目标的设定在后期也会随着过程性评价有所变动。
(三)找出差距,规划实现路径。找出差距由系统通过个人学业目标与学业现状表单作减法得到。系统会得到一个所需努力及建议的反馈:距离实现目标还缺少哪些能力、知识、技能,为了实现目标,建议修学哪些课程和参考文献,需要关心哪些主题,应达到的学习成绩或学习效果。该反馈单会通过系统推送直接与导师库相关联,在导师库中通过数据自动查询搜索最合适专业导师人选,再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导师将学生个体加关注,通过面对面、QQ、微信、邮箱等手段给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辅导员和班主任也会收到系统的努力反馈单,以此做好学生思想、心理等方面的保障工作。该反馈单也会推送到协作学习小组,如某个同学上学期数学不通过,这个学期重修,数学协作学习小组在得到反馈数据时自动加为成员,协作学习小组组长主要由优秀学长担任,小组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主要目的是以强扶弱,协作共进,同学们可以在这里分享学习方法,学习心得,也可以提出学习疑问。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针对预设目标,系统会提示学校或者学院的各种培训交流会,学习方法介绍会,名师报告会,专业恳谈会,这些培训交流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兴趣爱好,熟悉学好专业所需的学习方法。
(四)過程性学业评价和反思。过程性学业评价是指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个体过去与现在的一个比较。目前,过程性学业评价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学习平台系统、课堂表现、同伴或小组的评价。在学习平台系统中,学习进度、讨论答疑、作业测评、课堂测验等是主要数据来源;课堂表现的评价主要来源与专业教师,包含课堂学习态度积极性、思维活跃程度、学习内容理解度、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等各个方面,并将此以平时或绩登记入教务管理系统,或者通过面对面、APP形式以文字形式给学生反馈;同伴和小组的评价则体现了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所有这些评价,教学辅助APP通过推送形式实时反馈学生,学生对此要做出反思,如与学业目标差距太大及时调整目标和学业规划。
在整个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中,学习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的数据状态判断已有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目标给出可行性的实现路径,当然,随着目前校园统一认证系统的实现,多个系统之间的融合已成为现实,所以科学地进行判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学习分析是系统计算的结果,为了真正实现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本科生学业指导,人为的努力必不可少。在整体体系设计中,导师,同伴,学长,学校管理人员,每个人员的参与比不可少,重视每个人员的参与,精心设计每个参与的过程并在行动中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学业指导。在整个学业指导体系中,反思看似在尾巴上,但是起的作用却是一个点睛之笔,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进步和创在的阶段,真正的反思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实际问题,结合自己需求,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去探索创新实施的方法途径。
结语
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是根据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而产生,从实效上来说减少了大量的人工判断和操作的时间精力,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个体需求的问题,切实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荫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本科生学业指导体系也会朝着更智能更人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