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左望右
短暂的香港游,有些许感想与诸君分享。
自香港回归以来,大陆同胞前往香港旅游成为了现实,只要你在属地相关部门办理了“往来港澳通行证”,就可以在7天期限内便当地往返。然而不可思议的是,绝大多数通行证的签注页上,都被注明“须随团出入境”的字样。但事实上你完全可以不用随团,只要在深圳的罗湖口岸向某机构交付50元,就能形单影只地顺利通关。问题是笔者一直搞不懂这笔费用到底属于“担保费”呢,还是“通关税”?感觉每天的进账不会比福利彩票差多少。
随着人潮呜呜泱泱地过了罗湖口岸,你就算踏足到了香港。那边的边检人员从精神面貌到服务态度上都与几步之遥的大陆人员相去甚远,从维护秩序到接受询问均显得文明职业谦逊。然而问题又来了,进出关后进入香港,只能乘坐惟一一条地铁列车,从罗湖口岸到香港红磡,不足20公里的单程票价要48元港币,你说贵还是不贵?那么好,人性化可以让你选择80元/天,和120元/两天……不限次数的地铁通票(乘坐公共巴士无效)。谁让来自大陆的人都显得有钱呢?基本不在乎比内陆地铁贵许多倍的这一“必由之路”。有游客戏言,这票价绝对不会是港局定的。
有意思的是,笔者从中环摆渡去尖沙咀,随着人潮步入码头时还在想,横渡维多利亚港,怎么也得100元朝上走吧?但出乎意料的是,自动售票机显示票价2.8元港币,和在上海摆渡黄浦江价格相当。这时我有点相信深港地铁的票价一定事出有因,特别对待的。2.8元港币在国际购物天堂的香港连半瓶水都买不到,但却能乘坐渡轮横渡维多利亚港,这简直是此次香港之行最超值的一次体验。
香港的所有公共场所,禁烟区和吸烟区都有着明确的标示,避免带来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不必要纷争。在维多利亚港畔的休息区,醒目地标注着吸烟区字样,中外烟民都老老实实地在区内吸着烟,欣赏着港湾的美景;但法定禁烟区内则竖有一人高的警示牌:违者定额罚款1500港币,并附有投诉热线和戒烟热线。与新加坡类似,重罚是治理的根本手段,就像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样,习惯后不系反而觉得不自在。
各类提示在香港随处可见,所谓的人性化首先是告知在先。譬如斑马线上的“望左、望右”提示语,让人倍感人性的光辉。虽说香港有不少网民抱怨,随着大批内地游客赴港,香港原本良好的社会秩序如排队、礼让、等红灯等都大不如前。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比如在香港的地铁和巴士站,自觉排队上车的大多是香港本地人,而一窝蜂拥在门口的绝大多数是大陆客;出入商店男士推门礼让身后的女性,大多是港人和外宾,而一声谢谢都没有的往往是大陆妇孺;至于闯红灯,笔者在多处斑马线看到的基本不是华人,而是三两个不明国籍的老外,他们仿佛把这里还当成旧中国,横冲直撞,通行无阻,可惜没能及时拍下来。
表面看去是文化和环境的差异让陆港民众有了本质的区分,但实际上是在管理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香港的管理公开透明,铁板一块,管你是谁,车辆乱停乱放、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额罚款或拘留均没得商量。小车有小车的停车位,摩托有摩托的停车位,绝不能乱停。所有机动车停车不熄火将会被罚款(出租和巴士可以豁免)。这就是法律,既然制定了,就得服从和履行,即便你爸是李刚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真正的法治不是为了治人,而是起着防范和警示的作用,由于违法的成本高昂,自然犯不着去触犯。在人口稠密,道路狭窄的香港,交通却畅通得令人讶异,这无疑得益于管理的智慧。千秋各异,冷暖自知。当内陆城市将车祸归咎于十祸九快时,香港的车速却不减,该停的不闯,该行的不慢,人车遵章,各行其道。
香港、深圳咫尺一步,虽然制度设计正在逐渐趋同,但惯性使得人与社会的差距仍然泾渭分明。或许是大环境所致,如今的大陆游客多以观光为主,昔日穷凶极恶的购物方式已不多见,这在口岸通关处就能清晰地观察得到。时下的香港商业萧条已是不争的事实,店家坦诚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但所有商品仍确保绝无赝品,因为违法的成本实在太高。而反观深圳则正相反,商铺云集鳞次栉比,人潮涌动比肩接踵,而违法的成本却相对较低,假冒伪劣堂而皇之比比皆是。到底是制度和体制的原因,还是观念与素质的结果?
无限纠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