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味道

    摘要:语文有其独特的味道,文字的味道须在精读细品中熬出来,哪怕一个字,一个词,细嚼慢咽就能出味道。同时,与时俱进方能呈现时代味,语文要打通古今,与时代接轨。语文课亦是一门艺术,如何导入,如何安排,如何插入,如何升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像一篇美文,步步显现艺术味。

    关键词:文字味;时代味;艺术味

    关于“语文味”,自程少堂先生首次提出,到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已日臻完善。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领悟到汉语言文字的味道,体会语文的魅力,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的问题。

    一、精读细品出文字味

    汉语言有其独特的表现力,一读而过,如浮光掠影,细嚼慢咽,顿觉口留余香。如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中写江南的雪,雪月梅冬宵三友,在“调戏酒姑娘“,“调戏”一词,味道全出,雪夜的轻松自在,无拘无束,情调尽显。接着写下雪后的第二天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为什么是“和狗一样”?看似不可思议,但细细一品,那份纯粹的快乐,不夹杂任何目的,只是简单的喜欢,真让人羡慕,文章难以言说的妙处就在这字词斟酌中被“熏”出,这就是文字的味道。

    《我与地坛》中“最狂妄的年龄”, “狂妄”一词,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意气风发,正是怀揣理想,放飞梦想的时候,可以想见当年的打击,不啻晴天霹雳,将一切撕得粉碎。文中将死说成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节日”一词值得玩味,死并不可怕,甚至是快乐的,“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死是休息,是值得期盼的美事,这样想,也许就能释然。细品词语,识人生之真理,得文学之真谛,解其中真味。

    古典诗词尤其讲究炼字,抓住诗句中某一两个字,最能传神再现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境。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一个“执”字写出了那种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情意。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当时的场景,那种明知别离在即,还要情不自禁地挽留,此时一切尽在不言中,内心的缱绻不言而喻。

    文言文也能通过精读细品出文字味儿,如《赤壁赋》开头一段最后一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世”是什么意思——遗弃尘世,就是要与世俗生活决裂,超凡脱俗之态飘然而出,“独立”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立在这世上,那分明是一个孤独者的决绝。接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在天之一角,宛若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及,虚幻渺远。由此就能理解“美人”其实是美好理想的象征,从字词意义的解读中品出作者炼字的匠心所在,这正是实实在在的文字的味道。

    二、与时俱进呈时代味

    语文课堂的时代味不仅指要读出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的时代特征,还指语文课要与当下的现实生活接轨,打通古今,用现代的眼光来感悟审视经典,使语文课与时俱进,带上浓厚的现代色彩,呈现出时代味,语文课才会永葆活力。

    同样是介绍作者,我们可以把作者的生平经历与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词语联系起来,如介绍毛泽东,说他曾是“文艺青年”,豪气、霸气、大气,说他气场强,有帝王相。这样的说法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与书中人物走近。

    再如讲授《我与地坛》一课时,可以引用史铁生贴吧中的内容,让学生深入认识史铁生。点评人物时也可用“感动中国人物”寄语的方式作为模板;导语引入或升华总结可以用现实的新闻消息。

    课堂提问也可以与时代热点相结合,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抛出问题 “烛之武学了‘三十六计吗?”通过讨论发现,烛之武深谙兵法,将三十六计运用得炉火纯青,他瞒天过海,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知己知彼,巧施反间,最后还借刀杀人,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讲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提问“苏轼和周瑜谁更幸运谁又更幸福?”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理解了苏轼怀才不遇的郁闷和苦中作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提问必须跟上现实生活的节奏,播洒时代的气息和味道,这也是语文味的体现。

    三、步骤设计现艺术味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就像一部电影或一本小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甚至前面有引子,后面有尾声。语文课也是一门艺术,导语设计如何慢慢走进课文场景?中间如何过渡衔接?在哪里插入一段文字或进行知识拓展?哪里是课堂的高潮?如何创设亮点?结尾如何升华深化,造成余音绕梁之效果或起到警醒作用?语文课也有艺术创新,甚至还有特写镜头。

    如讲授《金岳霖先生》一课,要创造亮点,可以在写金先生对林徽因的感情这里加入一段文字:

    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的岁月,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他为了她,终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这段文字文笔独特,学生读了能从中体会到金先生是个用情很深的人,他只是将最真的情感埋在了心底,“情到深处人孤独”。

    除此之外,课堂设计还要有高潮,以《金岳霖先生》一课为例,如何将文章升华到一定高度,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大师”,金先生是大师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第一,看金岳霖先生的追求,他以追求知识为快乐,不求名利,不贪图物质享受,在精神的世界里他是富有的。而同时他又能努力融入尘世的生活,他坐在三轮车上看王府井,那是世间最美的一道风景线,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人性光辉所在。

    第二,金岳霖先生活得真实,是个有真性情的人,他有赤子之心,有魏晋名士风度,正如罗宗强教授说魏晋名士“他们是大地上真正的诗”,金先生就是这样一个诗一样纯洁、纯粹的真人。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我们看到在这些教授身上有一脉相承的东西,除金先生外,还有“真性情、真君子、真学问”的熊十力教授;“五马齐全,坚守初心”的马寅初先生;单骑走联大的周培源教授;学富五车,语出惊人的胡适等等。然而那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时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样的结尾让学生在读文读人的基础上读出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深深忧虑,震慑人心,引人深思。课堂安排也要有起伏曲折变化,而不是平铺直叙。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堂好课也是如此。

    本文涉及的“三味”既是品出语文味的教学之法,也是语文课堂的要求和标准。语文的味道绝不止这三种,而应是多味杂陈,品者不同,品法不同,味道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作者简介: 余芳(1977—),女,浙江金华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柳继红摘 要: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仍然出现诸多问题,如过分重视生物常识传授和轻视才能培养;过分关注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的发展。在此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如何运用于小

    杨蕾蕾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其所提出的教育理论在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依然能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作用。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