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邓汝彦

    【摘 要】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都得到了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中,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结合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所谓信息素养,就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和利用信息的修养和技能,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的处理能力。

    小学阶段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就是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的,这个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应注重的小学生的信息兴趣和意识、信息技能以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等的基础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小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和运用的习惯。

    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的主阵地是课堂。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善于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新旧知识更换的过程中,在挖掘教材智力因素中,大胆提出设想,开展各种尝试。如利用校园网络环境,组织网上研究、学生讨论等。通过网络交流,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让小学生在自主和互相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中逐步形成创新的能力。

    二、创设课堂的信息氛围,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通过创设信息技术的氛围,使小学生们在计算机前,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奇妙,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置身于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信息世界,通过上网,让小学生们感受到计算机和网络与现代生活的密不可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一种能有效处理各种事务的工具,使学生们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的实用性。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并制作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网页,每次讲课前,打开网页,学生们就会点击读取“今日信息”、“上节课的疑问”、“老师信箱”等等栏目,学生通过对这些网页的浏览,增加了学习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探究意识,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信息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教师需要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

    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如使用软件和Internet资源来备课,自己能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根据教学需要应用于教学任务。二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开展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有两种方法,一是“走出去”,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一些规模大的信息技术推广会,了解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发展新动态,拓宽学生的信息技术视野;一是“请进来”,邀请若干名信息技术专家来校做最新科技信息专题报告,把国内外最新计算机发展信息传递给教师和学生。另外,学校可定期举办“信息节”,如网页制作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等,以调动广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四、注重信息素养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信息综合处理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学会课本中指定的收发电子邮件、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网上讨论交流等内容,是使学生学会信息交流主要途径,老师要通过运用综合性的任务驱动,安排学生运用学过的信息技术开展多种活动。真正利用好信息技术来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

    比如,在“教师节”前期,让学生用电脑给老师做一个节日贺卡,用电子邮件传给老师。学生带着这个任务,利用学过的技能,从信息源获取素材,加上自己的创意形成图文并茂的贺卡,在贺卡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运用了自己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这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小学生更好地使用信息的保证。

    五、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学校的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网络中心等皆面向学生全天开放,使每个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需求选择信息。

    5.1改革信息技术教育的考试评价机制

    为了真正地发挥考试的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真正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的考试应以注重学生主体在整个教学项目活動中是否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是否实现了主体发展,是否有利于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根据信息技术教育课的特点和各章节教学内容及平时操作技能的训练,改变一份试卷考学生的传统做法,而以各种各样方式综合评价。

    5.2采用上机方式,考核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

    上机方式考试就是采用一人一机,学生按照规定运行考试程序,按规定时间完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基础题和操作题,答卷完毕后提交服务器,由服务器自动阅卷评估学生成绩。这种考试方式本身就是对学生操作水平的一次检验,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考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5.3上交自制电子作品,考核学生计算机理解应用能力

    根据信息技术学的工具性特点,要求教师不应过多地注重所学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而应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例如:在完成Word绘图教学任务后,学生被要求以我国春节或国际上流行的圣诞节为内容,并加以简单的文字表达,制作一幅宣传广告画。对此,学生纷纷开动脑筋,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是西方文化的文明节日”等为标题,加上文字说明、相关图片。有的图片是学生自己用画图软件制作并利用了修饰字体。这一做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巩固了Word基础知识。

    总的说来,在中小学中实现教育信息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中并加以整合,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参与国际市场上人才竞争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养、提高适应信息社会人才的综合素养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

    2.覃征收《网络应用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6

    3.霍福广《信息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8.1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核心素养教学对高中数学教育的

    岳鹏固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逐渐开始重视素质教育,倡导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提高综合素

  • 指导农村小学生高年级作文方法

    孙爱蕴【摘? 要】作文教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衡量小学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尺度。可是,农村小学学生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