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语文素养
摘要: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除了关注其思想内涵之外,也必须挖掘其语文方面的素养,否则很容易将语文课上成纯碎说教的政治课,进而削弱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论语》虽然是语录体,但它有着丰富的语文学方面的知识,值得关注。
关键词:文采;训诂学;音韵学;文章学;修辞学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孔子语)强调的是“文采”在文章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或思想)能够流传下来,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文采。比如,启蒙读物《三字经》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故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自然也就得以很好地传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思想因优美的语句或文章而流传,如果离开了具体语句,思想也终将不复存在,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语文素养,发现其中语文的美妙,才能为优秀思想的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语文素养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训诂学
汉字源远流长,其义蕴含着先民原始性创造的智慧,《说文解字》等从汉字构造的方式中挖掘汉字的原始意义,对当今人们准确理解及记忆汉字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尔雅》《说文》等工具书,适时地对《论语》涉及到的关键字词进行“字源”解析,从训诂的角度来提升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就会加深学生对该字所蕴含的“思想”的准确理解。
比如,学书对孔子思想核心的“仁”的解说:
《说文》:“仁,亲也”又“亲,密至也。”《说文解字注》云:“《孟子》曰:仁也者,人也。谓能行仁恩者人也。仁,人心也。谓仁乃是人之所以为心也。”
据古书的说解可知,仁即亲爱。如此,学生对“仁”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二、音韵学
孔子不仅是儒家“乐”论的开创者,而且自己也能作“乐”。他认为“乐”是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所以,他在说话时也会不自觉地展现其音韵方面才能。
富有音韵美词语的运用,能够使得语句具有音乐般的旋律美,从而能够永久保留在人们的脑海里,其语句所蕴含的思想自然也就被人们所掌握。
1.叠音美
叠音词是一种同音重叠现象。它既有口语的朴实,又有音乐的旋律,还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叠音词的使用,能够使描写对象的音、形、情、态等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
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一章,运用叠音词“申申”“夭夭”,将孔子舒适自得、神色温和愉悦的样子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慈祥的老人在自家庭院悠闲踱步的情景,那安详恬适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又如,《论语·伯泰》第十九章“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通过叠音词“巍巍”“荡荡”“巍巍”的运用,将尧的效法天则、恩德宽广、功绩辉煌的高大形象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且语气中充满着无限崇敬之情。同时,在表达效果上,使得文气舒展有度,给人音韵和谐,一唱三叹的美感。
《论语·子路》篇中“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一章,叠音词“硁硁”的运用,让人联想到通过敲击而发出声响的那种坚硬的石头,从而将“小宗之人浅薄固执的样子”形象地展现出来,指出这种人只能做一个普通人。换言之,就是说普通人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毫无疑问,当你读到叠音词“硁硁”时,清脆的敲击声仿佛在耳,坚硬的“硁硁石”恍惚在目。
2.回环美
回环又称回文,它通过变换次序的办法,把两个“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语言片段紧紧连在一起,用以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依靠或排斥的关系,同时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情趣,从而形成一种反复咏叹的音韵回环美。
采用回文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态度的句子,在《论语》中有很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语句具有回环美,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在这种回味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就会深深印刻在读者心中。
3.顶真美
把前一句话后边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就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把话连续说下去, 这种手法在修辞学中叫做顶针(顶真、连珠),这种修辞手法在音韵美上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使语句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增强语句的节奏感。
采用顶真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态度的句子,在《论语》中也有很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这种上传下递的顶真句,读来琅琅上口,背诵起来也就迅速快捷。
三、文章学
虽然《论语》中的文段大都相对较短,但其中也不乏在文章学方面的优秀案例,值得学生学习与借鉴。
1.议论文方面
《论语》属于语录体,它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所以,议论性的片段就比较丰富。
(1)论点 + 道理论据
先亮出观点,然后运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论证。
“曾子曰:‘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③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该章第①句是论点,第②③句为道理依据句,且分别对应“任重”与“道远”,顺序清晰明了,使人信服。
(2)论点 + 事实、名言依据
先叙述事实,然后引用名言,然后归纳出论点。有时也只有事实依据,或者只有名言依据。
“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②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③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论语·泰伯》)
该章讲述曾子告诫弟子“爱护身体、免受刑罚就是尽孝”的一个故事。曾子先以自己的躯体没有被损伤这一事实来现身说法,然后引用《诗经》中的名言对弟子加以劝诫。该章中的第①句为事实依据,第②句为名言依据,第③句虽为叙述事实——从今之后(指的是死之后),我就免于毁伤自己的身体啦,但实则为劝诫弟子要向他学习。
(3)论点 + 事实依据 + 论点
先亮出论点,接着叙述事实,再次点明论点。这种圆形结构显得十分优美,符合人们的审美观。
“①贤哉,回也!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该章第①句为论点,对颜回的高度评价——贤哉,第②句为事实依据,且用对比的手法,第③句再次点出论点——贤哉,回也!
(4)比喻说理
《论语》中记载了一些孔子师徒通过比喻进行问答的情景。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该章中子贡以美玉比喻孔子的才德,以“韫椟而藏”比喻君子之避世退隐,以“求善贾而沽”比喻君子之入世行道,暗示孔子当入世行道。孔子心知其意,表明自己确实有意出仕,但必须等待识货而肯出高价的人。该章中的对话,除了表明各自观点外,还显得颇有情趣,使人看到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默契。
(5)依序说理
说理最重要的在于能够有一个合理的顺序,给人一个清晰的条理。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孔子将人资质从高到低,依次表明其对待学习的结果,可谓层次分明。
2.记叙文方面
《论语》中不乏记叙类的语句,它们或描绘形象,或描绘情景,或渲染气氛。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里孔子用形象描绘来表明自己安于穷困、不慕富贵,文中“曲肱而枕之”的白描勾勒是多么地生动形象。
类似的形象描绘手法,在文中还有很多,比如,“侍坐章”中的“夫子哂之”,曾晳的“舍瑟而作”及其“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读来仿佛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还有《论语·微子》中的“长沮桀溺耦而耕”,仅仅“耦而耕”三个字,就让人想象到两人合作执“耦”劳作的情景。
四、修辞学
修辞就是选择运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增强表达效果。
《论语》中运用修辞来增强表达效果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一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加以关注。
1.设问句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运用自问自答的设问辞格,提醒弟子“仁”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你的手上,就在你的脚下,只要你愿意去做,你一定会达到“仁”的境界。
2.反问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运用反问(兼有排比)的辞格,强调“习”“朋至”“不愠”的重要性——快乐、君子标志。
3.比喻句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将君子的过错比作日食、月食,形象生动地告诫君子不要试图掩饰自己的错误,要敢于坦率地承认过失。
4.对比句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运用对比辞格,突出君子与小人在公私义理之间的不同表现。
5.排比句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运用排比辞格,突出君子的三重境界。
另外,对偶、夸张、双关等辞格,《论语》中也有涉猎,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格运用的妙处,了解其表达效果。
总之,努力挖掘孔子在表达思想时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优美文采所带来的音乐旋律、画面情境等方面的审美享受,还能使得孔子的思想也随之深深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最终达到思想境界与语文素养的双丰收。
作者简介:李书慧(1963— ),男,上海市金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