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阅读“疑点”,引导学生探究

    【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的整合,有效地把握教材和课堂教学中的“疑点”,调动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设疑 思考 阅读 探究

    语文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成为课堂的导演者。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教师务必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会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怎样“设疑”,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教师应有效把握“设疑”的特点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拓展的,教师在“设疑”时应深入研究教材,在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变化,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设计。

    1.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争辩性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应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争辩性的问题,让学生激烈的地争论。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敢于争辩的能力,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教师在《变色龙》一课的教学中,在归纳小结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特点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让学生举例并谈一谈个人的认识。这一富有争辩性的问题会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让学生在个人发言和共同争辩中认识到人性的多面性,认识到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把握作品、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又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2.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横向比较性的问题

    拓宽学生视野,借助知识横向联系的比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会有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不妨将此文和另一篇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放在一起设疑,通过对比更清楚更全面地去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如果单纯从一个视角去观照这种关系就缺乏客观性,也就不全面不科学了。

    3.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想像和联想空间的问题

    设计此类问题能有利于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并在联想和想像中有创造性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譬如教师在《孔乙己》教学后,可以设计“孔乙己到底是死还是活”的问题;在《最后一课》教学后,可以设计“请同学们想像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情景”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作深入的思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4.教师可尝试设计具有阶梯性、层次性的问题

    当今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备课时要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设疑”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精心设计具有阶梯性特点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去。

    二.教师应准确掌握“设”疑的切入点

    明确了课堂“设”疑的思路,掌握了课堂“设疑”的技巧,选择好“设疑”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新课导入处可设疑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科学有方的新课导入语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课堂所需要的教学情境中。如教师在说明文《死海不死》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新课导入语进行“设疑”: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任何救助工具的情况下,掉进海里不会淹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依据常识感到不可思议,就会自然萌发探究其原因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堂中,进入到教师”设疑“的问题中来。

    2.教学重点和难点处可设“疑”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教师如在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源于疑,疑起于思。”没有质疑就没有双向的对话。学生的疑问首先来自于预习。课堂上,学生将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一古脑儿的提出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快速整合。整合后的问题,更有代表性,更能突出文本的中心,更有价值。那些被整合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思考探究。教师整合问题的过程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第一次真正的对话。在此要说明的是不必怀疑学生提问题的深度。如在上《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题目的含义是什么?(2)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怎么理解?(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纪念“五烈士”,为什么着重写与“五烈士”的交往?(4)柔石的“迂”怎么样理解?为什么要写柔石名字的故事?(5)“原来如此!”是什么意思?(6)“没写处”是何意?(7)“民众”诗人与“国民”诗人有何异同?

    凡教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师就都明白,这些问题直指文章的主旨。仔细想一下,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也并不稀奇,首先,从知识构成上看,中学生已从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语言阅读能力、评价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其次从生活经验上看,他们已有了十余年的生活阅历,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的经验,个人观点和判断力已逐步形成。在探究中,通过共同努力,学生往往会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尝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3.教学内容无疑处可“设疑”

    宋人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似乎无可疑之处,但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有时也会让我们发现作者匠心独运之处。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百草园的生活就是为了说明百草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文中有“光滑的石井栏”这么一句话,那么,石井栏为什么“光滑”?说明孩子们在那里爬来爬去,不正说明百草园就是他们的乐园吗?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文本语言艺术的魅力。

    4.课堂结尾处可“设疑”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都是经典之作,在学习这些文章时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思考。如果教师进一步在课堂结尾处拓展“设疑”,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如一位教师在《爱莲说》教学后曾这样“设疑”:“作者非常喜欢莲。因为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活中大家会对一些花草树木非常偏爱,也同样有一定的原因,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于是学生在思考后纷纷发言:有人喜欢野草,因为它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有人喜欢青松,因为它有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坚强品格;有人钟情于腊梅,因为它有顶风雪耐严寒的凛然之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个个兴味盎然。这样“设疑”,既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思想修养受到熏陶。

    总之,教师巧妙“设疑”的确能够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语文教学焕发蓬勃的生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达到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曾宪春,江西省贛州市第九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普通高中英语TESOL活动贯穿式

    邓妍莉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英语作为一项重要的沟通工具,已经是每个高中生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而英语写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改进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的对策

    姚玲琼【摘? 要】儿童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儿童诗的学习,小学生可以借此发挥想象、积累知识、丰富情感、提高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