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任陇婵
我国电视新闻业伴随着电视业发展和电视技术进步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逐渐形成了动态性综合新闻节目和消息类、深度类、专题类新闻等多样化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但是,如果按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及专业标准来考量,主流电视新闻的信息价值含量及新闻性大都成色不足,至今仍是传统的宣教思维及话语方式占主导地位,电视新闻表达明显存在着功能性硬伤,以至于使主流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受众亲和度及舆论引导力大打折扣。在互联网、新媒体迅猛发展和传统电视日渐式微的大势下,业界亟待从新闻传播规律和电视特质出发,对电视新闻的硬伤悉心审视、找准病因,并开出方剂。
硬伤:挑战新闻真实原则
以旧充新。新闻之“新”,主要取决于其时效性,具体体现为事件发生与报道的时差。新闻之“贵”,主要在于独家或首发,即能否独占新闻资源或对事件进行第一时间播报。如果按此标准来衡量,不能不承认,有史以来的中国电视新闻除了现场直播报道之外差不多都是“以旧充新”。如各级电视台最初的电视新闻都是念报纸;“唱好主旋律”的正面报道、主题宣传、系列专题等宣传类节目通常时效性和新闻性不强;占比例不大的国际新闻大都是采自西方主流媒体的“二手新闻”。
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特别是“微时代”来临,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格局。如今,互联网已成为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源,几乎所有的新闻事件都与微博、微信有关,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策信息发布在选择电视、党报等主流媒体的同时,也选择官网、微博、微信做首发。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总是先被一些自媒体人捅到互联网上生成一定舆论之后,各路电视媒体才蜂拥而上高调介入进行集成式总结报道,与其说是做新闻,倒不如说赶来表个态,表明自己的“存在感”而已。
弄真成假。为了让新闻能够活生生地“看见”,一些电视新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源于电影的特技制作手段用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按照一定的生活逻辑和事物演进变化的一般规律,对已发生过的事实进行“现场还原”“情景再现”,实质上是基于主观意志对社会现实的简单化还原和似是而非的粗鄙模拟。结果是,要么将一些新闻事件的电视表述变成了“真人秀”,要么就干脆将新闻节目当做电视剧来“演”了。前者如一些真人真事的现场采访、访谈,受访者可谓自己“演”自己,须按照采访记者、编导事先设计编排好的意义框架、特定情境“入戏”,做一些刻板的规定动作或自选动作,说一些像小学生背课文般的“台词”。
后者如一些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类节目,主创人员为了突出故事性,刺激观众的兴趣,吸引眼球,“演”的成分实在过大。如某档涉案节目讲到一名女子在家中上吊自尽,为了说明如何在现场找线索,甚至雇佣演员来表演上吊。这种电视新闻节目已经完全跨越了新闻报道的底线,不要说不是新闻,连纪录片都不是。但是饶有意味的是,几乎所有心智健全的受众都觉得这种新闻假得要命,而一些电视新闻人却不以为然,近乎偏执狂般地让自己信以为真,有人还能搬出一套西方传媒理论或案例来证明这样做是多么合理,实在有“皇帝新衣”的意味。
化实为虚。近100年前,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或多或少地与现实环境存在着偏离。当下的许多电视新闻所呈现的大多是这种“拟态环境”,即经过影像截流选择、化实为虚而形成的“第二现实”,绝非原生态的“第一现实”。而那些大量采用搬演等影视手法制作出的电视新闻节目,甚至连建立在选择性重构基础上的拟态化“第二现实”都不算,而完全是经电视新闻人设计、改造、模拟或饰演的接近于“艺术真实”或“逻辑真实”的“第三现实”,已经严重背离了新闻之“真”的基本要求。
以主流电视新闻中着力表现和塑造的各级领导形象为例。当今各级电视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非各级党政领导莫属,人们天天都能从电视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中看到他们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端庄严肃、和蔼可亲;说话有板有眼,腔调、词汇都差不多;即使领导式的幽默、风趣、笑容、谦虚也都已中规中矩地模式化。电视记者、编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心翼翼又无比熟练、专业化地在拟态化“新闻栏目剧”中,塑造着被简化了的、以指导性话语为特征、完全类型化、刻板、乏味且近乎完美的领导形象。这实际上割裂了领导身上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的统一,使电视新闻无形中变成了领导的一副虚拟的盔甲,领导则变成了电视新闻中可望而不可及的“风景”或“熟悉的陌生人”。
病因:一方水土养一方病
电视新闻的三大硬伤本质上是一种特殊体制和市场环境中养的“特色生活方式病”,也是电视新闻人在特殊的政治、社会、市场生态环境中“适者生存”的产物。究其病因,客观上与电视传媒的功能属性、政治文化气候及社会风气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观上与电视新闻人的观念、素养、作风、心态及行为方式有直接关系。
电视传媒的特质及局限。电视媒体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是:电视台是“重装备”型信息生产机构,电视新闻制作从采访、编辑、制作、审查到播出的流程、周期较为繁复;电视对动态新闻素材和突发性事件把握、捕捉及反应能力偏弱,即便是现场拍摄,有些精彩场面稍纵即逝,抓拍不到就无法重现;用画面不大容易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事物的内在规律等。
从电视新闻的制播时效来看,电视通常不如广播和日报、晚报等纸媒快捷;从新闻采集网络及布点来看,央视和省级电视台也没有像电台、一些主流或新锐大报那样在其所属行政辖区各地设有记者站、通讯社等新闻采集机构,地方新闻来源主要以靠下级电视台供稿制为主,各级地方电视台都没有覆盖本区域、布点密集的新闻摄像、采集网络和适配的新闻编辑制作播出流水线;从新闻专业队伍来看,各级电视媒体(特别是地方台)普遍缺乏像纸媒那样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记者、编辑团队。
互联网已然成了电视新闻的策源地及舆论生发器,电视媒体在抢首发和主导舆论生成方面已远远落在互联网后面。电视新闻出于跟报纸、广播和新媒体争夺话语权及受众的需要,必须充分发挥其可视性、现场感优势,以电视话语将早已不新的新闻事实的发生、脉络及情节直观地表达出来,情急之下似乎也只能靠搬演、摆拍了。
传统宣传思维及语境的影响。我国的电视新闻报道必须重视宣传和舆论引导功能,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四级办”的电视体制与现行政治体制、行政区划格局相匹配、相对应,各级电视台都由属地宣传部门直接掌控,首要任务是为当地党委、政府服务,多年来将“新闻”等同于“宣传”,新闻报道形成了一套内宣为主、外宣为辅的宣传模式和话语体系。大凡在行政辖区内给“自家人”看的宣传类节目,就是“内宣”;出了行政辖区给“外面的人”看的宣传类节目,就是“外宣”。“内宣”差不多是“关起门来说话”,在突出正面宣传的前提下,偶尔也可以揭揭丑;而“外宣”则要塑造对外形象,只能以“表扬和自我表扬”为主,所有负面的东西均“捂盖子”或失语。
当下各级电视台的电视新闻传播仍处于从宣传型向信息传递交流型过渡的阶段,总体上仍是传统的宣传思维及话语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一套封闭型的新闻报道结构模式,通常不外乎两种:一是意义先行,即先有意义框架,再寻找事实,形成意义为主的内容组成;二是对号入座,将新闻事件纳入既定的解释框架,对其进行简单化、模式化的意义归纳。这些做法都与新闻传播规律相悖。此外,原广电总局明确规定新闻类、时政访谈类、监督调查类电视节目不能搞制播分离,客观上决定了各级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必然是制播合一的“小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电视新闻内容、形式创新因害怕出导向问题而谨小慎微、缩手缩脚,以求稳无咎为主,难以有突破。
影像技术普及和现实拟态化的错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通信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影像器材和通信智能终端趋向融合,人们对通过各种媒介构建的“拟态现实”的依赖越来越强。同时,影视内容对大众的世俗价值观、行为取向也能产生强大的示范功能及群羊效应,诱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影像手段包装美化自己,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媒介化和拟态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媒介过剩的时代,人们通过“拟态现实”随时了解和把握社会环境变化的同时,也渴求能够出现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中,成为媒介和公众关注的对象,并以此来确认和提升自己的价值。二是电子监控手段的普及和滥用,几乎全面入侵人们的日常生活,满城都是摄像头,人们终日出没于亦真亦幻的影像世界中,几乎成为拟态化生存的“透明人”。三是单反与智能手机肆虐的年代,影像拍摄的门槛几乎已被拆除,几乎人人都成了摄影师或摄像师,常常模仿影视作品用影像、画面记录日常工作和生活,演员满街走,人们如醉如痴地扮演某种“角色”,时常造成人在剧中的幻觉,甚至混淆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等诸多界限。更何况终日浸淫于拟态影像世界中的电视新闻人,有的早已半人半仙忘乎所以,在对历史学家依据有关证据都不敢妄称“真实”或“再现”的一些事件进行搬演时,哪里还清楚自己究竟身在凡尘俗世还是太虚幻境?
电视新闻人的变通求存之术。我国电视媒体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第一媒体”以来,电视新闻领域一直是宣传思想战线主阵地,电视新闻既要完成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政治任务,又要面对日益白热化的传媒市场竞争;既要凸显电视的要素及特质,又要注重时效性和收视率;既要过宣传部门审查和台内收视绩效考核的关口,又要满足受众、广告商的要求。因此,做电视新闻不啻于“戴着镣铐跳舞”,须承受政治、经济、人身等多重风险和压力,常常陷入“受夹板气”、动辄得咎的境地。而且,电视新闻生产堪称一种高强度、高风险、非常枯燥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许多电视新闻从业者都像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默默无闻长年连轴转。他们在长期的执业实践中也摸索出一些做法或窍门,如“导语+主体+意义”的新闻报道结构模式;主题先行、意义前置的议程设置模式;让受访者按照电视记者的要求进行表演等。而大量应用搬演、摆拍等影视手法则是一种最为简化、省力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方法,将拟态信息在同一个层面简单重复。电视新闻人也深知这并非什么完美无缺的办法,甚至饱受广大观众诟病,却是非常实用、稳妥、省事、屡试不爽的办法。不仅拍摄速度快,拍出的视频影像素材也便于剪辑、编辑,还能较大限度地降低导向风险、制作成本,也比较容易对领导口味,容易过领导和审查关,许多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或老百姓也都乐于任由“摆布”,可谓数全之策。
疗治:内调外治都不能少
可以预见,未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闻和自媒体新闻对信息传媒格局的影响会持续发酵和不断扩大,进一步挤压电视新闻传播空间。电视媒体在改进电视新闻报道和推进电视新闻生产机制创新方面,不能被动坐等高层政策的变化,应积极主动地在现行制度、政策的框架内有所作为,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电视的专业特质和传统优势,推进自身理念、功能、机制、技术及团队素质的全面升级,才能在与互联网、新媒体和自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强化新闻属性,凸显电视传媒的特质。新闻是电视媒体的主业及本源性属性,坚守并强化电视媒体的新闻属性是电视传媒的立身之本。各级电视媒体应自始至终确立以新闻为本位的传播理念和运营战略,通过主打新闻、强化资讯、强化一线报道、强化直播,倾力打造电视新闻节目精品和新闻品牌,凸显特色和权威性,有效提升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主导舆论的能力;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构建适配的电视新闻流水线和覆盖广泛、布点密集的视听信息采集网络,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水平;通过加强中央、省、市、县四级电视媒体的跨地域合作和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微博的联动,建立起常态互动、合作机制,全方位整合业内外资源,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的前瞻性、针对性、时效性和电视媒体的竞争力、公信力、影响力。
坚守本我业态,完成现代传媒的转型。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不是一窝蜂地变成别人,而是必须坚守本我业态及品性,坚守核心主业和基础功能,更好地做回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电视传媒业要通过深化电视体制改革和内部运营机制创新,加快完成向现代媒体的转变,即媒体运作由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变,新闻传播由行政属地向全国全球扩展,新闻表达由本土话语向国际话语升级。要通过强化电视媒体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完成向公共媒体的转变,以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握导向为前提,在新闻报道中坚持“第三方”的角度,做到与各种利益集团切割,保证及时、客观、公正、准确;要以专业化为目标,促进广电媒体的职业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广电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平。
加快平台开放,推进新旧渠道的融合。目前电视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电视的新闻制作、传输、播出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电视媒体的平台、渠道拓展必须依托两个优势:一是依托内容集成播控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和整合业内外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制作适配于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IPTV等新媒体传播特点的新闻节目,形成能够将传统电视与新媒体“一网打尽”的多渠道发布、多终端呈现的多媒体数字化新闻生产、集成、分发平台;二是依托频道的核心平台优势,充分利用、吸收和融入网络音视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建立起基于技术融合的传统电视与新媒体勾连互动的大型传播平台,以实现新闻节目品牌、频道品牌价值的增值。此外,电视媒体还应适度开放电视新闻节目平台,在严格筛选审核、把握导向、掌控核心资源的前提下,借助于微博、网民与电视联动开展某些电视新闻报道,进而实现变网络平台优势为电视平台优势,变粉丝优势为电视影响力优势。
加快团队建设,提升电视新闻的水平。拥有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高的新闻团队,是提升电视新闻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决定性要素,也是与报刊新闻、互联网新闻、自媒体新闻竞争的先决条件。要通过制定人才建设规划、投入一定的财力保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等举措,采取自主培养、送出深造、有条件引进、交流合作等多种办法,优化结构,增加储备,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电视新闻团队,才能为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电视新闻创新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作者单位:山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栏目责编:邵满春
相关文章!
  • 承继百年学脉探寻中国道路

    【摘要】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如何从学术思想上讲述中国模式、解释中国道路,成为迫切的任务。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物质上的崛起,也要为

  • 《记者走基层》的叙事学分析及启

    马佳<br />
    【摘 要】自2011年8月开始,中宣部、国家广电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联合提出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

  • 依托行业,突出原创性

    黄宇孟令洋章颖【摘要】文章以中国农业出版社为例,对其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的科技图书的特点和条件做了分析,并对原创图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