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汪佳林

    【摘 要】 德育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地理教学中德育素材丰富,将德育融入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针对高中地理中德育渗透进行论述。

    【关键词】 高中地理;德育

    【中图分类号】 G6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01

    一、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德育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们制定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地理新课程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师的使命。”①新课程标准强调立足实际需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的落实。

    地理学科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地理学科特点上讲,高中地理知识囊括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学科的综合性较强,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从人才培养上看,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目的也要求培养有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公民。“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在课堂中,受外在功利制约,地理德育更多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②地理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达到德渗透的目的。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

    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地理教学内容优化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根本,将德育教学内容和地理知识融合在一起符合新课改教学目标。”③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条件、工业的区位条件时,可适当补充乡土地理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自己生活环境的特点,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对学生本土地理信息进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增加对家乡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增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是简单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丰富学生的认知,进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立足国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山西省煤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资源分布状况,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通过这些国情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同时通过材料展示我国人口压力大,资源紧张,利用率不高,污染严重等现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感。

    2、注重挖掘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素材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素养。”③高中地理系统的阐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自然地理中行星中的地球、大气运动、气候变化、水循环等,人文地理中人口与城市,工农业区位选择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挖掘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素材,首先要备好课,德育目标作为教学三大目标之一,要在课堂上适当体现,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例如在学习水循环相关知识时,学生在理解水循环的过程中,理解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不能过度使用,影响水的正常循环,要遵循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3、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地理教学

    利用辩证的思想开展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考,既认識到事物有利的一面,又认识到不利的一面。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例如在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南方季风水田农业发展的影响中,通过案例展示,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季风气候对我国南方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季风给南方农业发展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由于受到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南方旱涝灾害频繁,通过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湖等一系列措施,缓解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利用对比分析,积极正面引导。学习德国鲁尔工业区,介绍我国东北老工业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克服困难,为新中国建立伟大勋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学习鲁尔工业区的发展,衰落,振兴,获得启示,将民族自豪感转化为努力学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小结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与生活联系紧密,德育素材丰富。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德育的渗透,注重对教材的利用,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避免说教式的德育方式,注重学生体验,丰富学生的感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冉冉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资讯,2013,(23).

    [2]安景武.新课改下德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3]林宪生.地理德育的反思与体系构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3).

相关文章!
  • 基于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

    贾芳琴摘 要:在推動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老师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美术学习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

    陆静华【摘? 要】美术学习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美术学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