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杨景霞 范秀玲

    摘 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困境,从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出版及其传承与创新、文化空间保护与传承、多种教育方式参与保护与传承、建立海洋文化生态园等方面探讨了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路径,以期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民众参与下加强对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进而推进三亚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关 键 词:新型城镇化;三亚疍家;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8)08-0079-08

    收稿日期:2018-05-30

    作者简介:杨景霞(1970—),女,河北武强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范秀玲(1963—),女,山东烟台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新城镇化进程中三亚疍家‘文化空间的利用与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YD22;2017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三亚疍家‘文化空间的利用与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NSK(YB)17-25。引 言

    城镇化建设应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文化和风俗习惯。如果说文化遗产是“源”的话,那么城镇化就是“流”,只有“源”远,才能“流”长,“源远流长”,才能彰显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作为滨海型国际旅游城市,三亚最初是一个小渔村,村里都是疍家人。疍家是一个以水居和从事水上捕捞为特征的特殊族群,自秦汉时期从东南沿海迁徙而来即聚居在渔业资源丰富的海湾滩涂,造舟为屋,傍海而居,随鱼虾汛期迁徙各处港湾,耕海谋生。据《正德琼台志》记载:正德七年(1512)在崖州(今三亚)的疍民人口为1593人,崖州成为当时海南疍民人口最多的地方。三亚的疍家人已经在海南沿海繁衍生息了几百年,目前主要聚居在榆港、南边海、后海、红沙、崖城等地,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性,使用粤语方言,创作了丰富多彩的疍家文学作品。新渔村建立之后,疍家人搬到岸上定居,与陆地上的居民生活在一起。昔日的疍家棚变成楼房,疍家人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得到了改善;昔日的小渔村早已被三亚河两岸的高楼大厦所替代。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棚户区改造进程的不断加快,三亚疍家人的生活空间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变化,疍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传承和创新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保护、传承和创新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个大类,其中第一类就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而民间文学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位。按照民俗学家钟敬文的观点,民间文学就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1]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说唱、叙事诗、史诗等多种文学样式,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立体性等特征。三亚疍家人因聚居紧密,民间文化遗产得以比较完整地保护和传承下来。

    (一)三亚疍家民间文学形式多样

    疍家民间文学形式多种多样,如疍家的民间故事《神州五龙公庙》《疍家古井》《海螺姑娘》等;流传在疍民日常生活中的谚语,“危险过挖紫菜”“一脚踏两船”“有女无嫁拖风仔,朝开晚迈一身泥”“有风唔(唔,粤语“不”)好扯尽哩”等;咸水歌是最具特色的“水上民歌”,因以咸水歌为主要曲调,又称“咸水民歌”或“咸水渔歌”,是疍家人的“诗经”,又称“疍歌”。咸水歌有四个曲调:叹家姐、白啰调、木鱼诗、咕哩梅(咕哩妹、咕哩美)。“叹家姐”又叫“哭嫁”,是疍家人嫁女独特的婚嫁习俗之一。婚前新娘必须唱“叹家姐”出嫁,如表达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叹亲娘》,姑嫂是对唱“叹家姐”的主要角色,小姑唱《叹家兄》《叹家嫂》,希望大哥、大嫂照顾好爹娘,大嫂唱《叹姑娘》,希望小姑嫁人后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场面催人泪下。“白啰调”是一种即兴演唱的曲调,看到什么就唱什么,如《三拜古井》《揾哥来倾鬼》(意思是找哥来说话)、《拉地网》《拖网劳作》《鱼歌对唱》等。“木鱼诗”如《嘱咐》《相思》《牵挂》《梁祝相送》《十月种花》《十花赞》等。“咕哩梅”如《手巾做凭记》《橹头弯弯》《橹头摇摇》等。

    (二)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较少

    2003年,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并开展了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工作。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实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都确定了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文化传承人。三亚疍家民间文学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咸水歌,另一个是民间故事“海螺姑娘”。两个项目共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其中,咸水歌项目,省级传承人梁云志,男(已过世)。市级传承人张发结,男,77岁;陈水莲,女,71岁;周学结,男,68岁。“海螺姑娘”项目,市级传承人杨军,男,69岁;钟志平,男,60多岁(因身体不适,已不再做代表性传承人)。从性别上看,男5人,女1人;从年龄结构上看,都是60-70岁的老人;从文化程度上看,基本上都是从小到大没受过教育。因为旧时疍家人漂泊在海上,以船为家,很少上岸,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

    (三)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三亞疍家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对疍家文化有着明显的自觉意识,他们都积极地以自己的方式维系和传承本民族的口头传统。通过多次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笔者了解到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对疍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情况:整理和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故事、谚语和咸水歌资料,创作新篇咸水歌,歌唱幸福生活,歌唱好时代。如原榆港社区郑石喜书记创作了一系列新编咸水歌,《三拜古井》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龙盘古井是三亚疍家人移居三亚港后挖的第一口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到元宵节之日,疍家人就会自发到龙盘古井,摆上贡品,烧香燃烛,一拜古井挖井人,二拜古井龙盘公,三拜古井哺育恩。疍家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传唱者还从题材和演唱方式等方面创作了新篇章来歌唱改革开放和幸福生活。比如《拜海神》《说渔村》《渔村男女爱唱歌》,小组唱《婚嘱》《尊老爱幼》,合唱《情歌对唱》等。此外还有《恭贺陈列馆》和《今天好日子》(2015年3月9日作)、《我是一个疍家人》《改革开放好》《渔村里面喜事多》,等等。与高校合作,设立海南大学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志愿者服务基地,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疍家文化提供了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平台。成立了南边海渔村路老人活动中心,每天晚上都有上年纪的疍家人在这里演唱咸水歌,目前该中心已有成员100多名。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是对三亚疍家文化的静态保护,有四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那里讲解疍家历史文化,传唱咸水歌。在休渔期,创办培训班,培养咸水歌的传承人。还成立了三亚疍家文化协会,这是一个保护和传承疍家文化的社会团体。

    二、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明显缺乏

    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代表性传承人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老龄化严重。三亚现有疍民约10000人,代表性传承人只占0.06%。可以说,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我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言:“一旦失去传承人,马上就会断绝。”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亚疍家人所依存的水居环境已基本上消失殆尽,几百年来三亚疍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逐渐失去根和土壤,如许多民间故事没有人会讲、咸水歌没有人会唱。在举办的疍家文化活动如龙舟赛、咸水歌比赛中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参加人员都是中老年人;二是疍家妇女积极性比较高,特别是咸水歌比赛,除了男女对唱外,大多是妇女独唱、女子小组唱。

    (二)疍家人文化认同感缺失

    疍家人能结合成“江海社会”,在于他们的文化认同即自我认同,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所形成的文化特性,包括文化认同、族群认同、血缘认同、地缘认同等的重叠、整合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或文化综合体。[2]有赖于这种文化认同,疍家人形成了自己的归属感、文化凝聚力,支撑并保护族群生存、繁衍至今。这种文化认同包括疍家人的出行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都独具个性,在各个层面表现出来。疍家人文化认同感缺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以往陆地上的居民歧视疍家人,因此疍家人缺乏对本族群文化的自信;二是疍家人上岸生活后,亲水的生活环境演变为离水的生活环境,疍家文化所依存的空间发生了变化。随着三亚全域旅游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从景点旅游向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转变,疍家文化日益受到研究者、旅游者的青睐,疍家人的文化认同有所回归。

    (三)三亚疍家文化空间逐渐缩小

    “有咸水的地方,就有咸水歌”。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诗语》中有这样的描述:“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知咸水歌在明末清初已相当流行。民俗学家钟敬文在《疍歌》一书中写到:“他们生活之绝大安慰与快乐便是唱歌。休息时,固然要唱,工作时,尤要唱;独居时,固然要唱,群聚时,更加要唱。所以在他们居处中,无论是在烟雾犹迷的清晨,日中鸡唱的晌午,月明星稀的晚上,都可闻到他们婉转嘹亮的歌声,有如歌者之国一样。”[3]但现在,疍家人的生活离水越来越远,咸水歌演唱的声音越来越弱。以咸水歌为代表的三亚疍家文化空间主要集中在神庙、祭祀、比赛等公共场所,在那里举行场面宏大的祭祀、庆祝、歌舞等仪式,仪式的参加者也是民间文学的表演者。随着节日祭祀活动娱乐功能的增强,进行表演和歌唱的人越来越少,多数人是娱乐参与者,因而缺少了以往严肃庄重的氛围。同时,因为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仪式也成为走过场。换言之,疍家文化空间在逐渐缩小。

    (四)疍家文化习俗淡化

    疍家人节日庆典中的歌谣是伴随着民间风俗和礼仪而产生的,主要的婚丧嫁娶节日仪式歌有《婚日升棚》《新娘入门拜家神》《叹家姐鼓打五更》《叹娘亲》《婚嘱》《赛龙歌》等。男女对歌习俗贯穿于相识、表白、谈恋爱、求亲、婚嫁的整个过程。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疍家艇》中载:“诸疍以艇为家,是曰疍家。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婚时以蛮歌相迎,男歌胜则夺女过舟。”清代陈昙有一首《疍家墩》诗咏道:“龙户卢余是种人,水云深处且藏身;盆花盆草风流甚,竞唱渔歌好缔亲。”以此招来媒人撮合婚事。迎亲时要男女方唱咸水歌互答,男方摇着几艘小舢板到女方的船接亲,舢板靠上大船后,接亲人员和新郎都不能马上上船,女方唱咸水歌让新郎、伴郎答唱,答对了才能上船。新郎答唱咸水歌是一种考验,接亲前一段时间要学会答唱的歌调或准备好一些提问答案。新郎新娘拜堂完毕,上香叩拜列祖列宗,举行“拜财宗”“拜门神”“拜祖公”“拜门官”“拜众神”“拜土君”“拜灶君”等一系列的祭拜仪式,目的是保家人平安、健康、丁财两旺。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曾经如“狂欢节”般的疍家婚礼仪式也逐渐被简化。现在的疍家婚礼已不在船上、疍家棚里而是在酒店举行,虽然在婚礼上还有少数中老年人会唱起咸水歌,但已不如从前严肃庄重。三、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路径

    国务院对民间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因此,对于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整理出版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作品

    三亚疍家民间文学比如咸水歌、民间故事、谚语等,都源于疍家人的水居生活和捕捞习俗。咸水歌是疍家文化的精华,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时尚文化的强力冲击,咸水歌赖以生存的土壤發生了变化,演唱者都是老年人,其传承面临着断代危机。因此,全面搜集整理咸水歌作品并结集出版,是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的重要举措。目前,三亚疍家咸水歌正处于散落在民间的阶段,因此,要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到疍家人的生活当中,搜集民间咸水歌。对咸水歌及其演唱活动进行搜集、记录、拍照、录音、录像、整理、制作与出版,使歌词、曲谱及演唱活动以图书或音像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4]在可能的条件下,对三亚疍家咸水歌歌词和曲谱进行全面的搜集,从传统的歌谣延伸到新篇咸水歌,不管是完整的还是片段的,都要搜集。目前,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保存着1998年收集整理的48首咸水歌和三届咸水歌比赛的歌词。

    在搜集时,要进行原生态的记录,这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既要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于原作的艺术形式。对于搜集者来说,应原汁原味地记录每一个歌手的演唱,既不加入自己的任何“补充”,也不删减其中的任何词语。对于与一定的仪式或活动紧密结合的歌唱,应该在仪式或活动中记录、录音和录像,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仪式或活动是民歌仅次于语言的重要载体。现代的数字化设备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增强了整理的科学性和内容的可读性,应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在整理民间文学作品时,要搜罗遗逸、比较筛选,还包括对流传的歌词正音正字。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歌词中有用别字的现象,比如“杨香舅父打大虫”(咸水歌《八拜红》之二),“舅”显然是别字,应该是“救”;“王祥为母去未鱼”(咸水歌《八全合》之一),“未”字应该是“求”的笔误,等等,在整理歌词时应予以纠正。此外,在将口头流传的民间歌谣变成书面作品,从“聆听”的声音变成“阅读”的文本时,应尽量保持原貌,记录时要解题和加注。如搜集咸水歌时要对其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加以备注。咸水歌的结集出版能够为保护、传承与创新疍家民间文学建立牢固的根基,给研究者提供更多值得深入思考的线索,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准备。

    (二)加强对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在原生态(或称“原创性”)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由艺术家对其进行改编和再创作,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从事的创造性劳动。对非物质文化遺产“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就应当把疍家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使新型城镇更具文化特色。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一是将咸水歌与流行歌曲相结合。改变咸水歌原始的唱法,为其谱曲、配乐,将其打造成新时代疍家的流行歌曲。二是将咸水歌与戏剧相结合。尝试把咸水歌改编成歌剧,使这枝一直开放在大海上的“浪花”在舞台上盛开。可以根据疍家的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精心提炼疍家文化主题,塑造鲜明的疍家人形象,配上优美的曲调,将生动的咸水歌词通过表演技巧,与旧时无异的衣服、渔船、茅房、瓦罐、渔网、水道、河涌、大海等场景以及对话、划船动作、捕鱼动作,休闲演唱、劳动演唱等,再现疍家人的生活场景,这也是对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创新。对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疍家人与大自然进行斗争之精神的传承。大海变幻莫测,海上生存充满变数,踏浪而行是对生命的挑战。海上遭风暴遇礁石、船毁人亡、葬身鱼腹是常有之事,遭遇海盗抢劫也不可避免。为了生计,疍家人在长期与海浪和风险的搏斗中造就了刚毅无畏、强悍机智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文化演艺、影视旅游等“活态化”融合,既能够传承疍家人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精神,也能够使三亚疍家民间文学得以传承和创新。

    (三)加强对三亚疍家文化空间的保护与传承

    新型城镇化所建设的不仅仅是人们生产、生活必需的物理空间,更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文化遗产得以存在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专有名词,可以界定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5]文化空间是民间文学赖以生存的土壤,保护文化空间也是在保护民间文学。三亚疍家风俗包括婚俗、丧俗、做寿、节日习俗、宗庙祭祀、祭拜古井等。比如祭祀歌,往往寄托疍家人借助祭祀行为驱逐邪恶,赞美神灵,祈求吉祥的愿望;如疍家人在拜龙盘古井时,疍家妇女用《三拜古井》《古井情深》《龙盘古井清又甜》等咸水歌来感激龙盘古井的哺育之恩;如每年的十月廿二,为了祭拜一百多年前因台风被夺去生命的疍民,唱哀歌《疍家魂》《十月廿二》,对海祭拜疍家魂,祈求海上平安。

    民间文学的传承是在民间进行的,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因此,对三亚疍家文化空间的保护,也包括对代表性传承人和优秀的民间歌手的保护,其中,既有对他们生活与健康状况的关照,对他们演出活动的支持和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对有利于他们才艺展现的传统文化空间的保护。

    (四)建立海洋文化生态园

    疍家人主要生活在沿海地区,对疍家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势必会给旅游业增添文化特色。海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该凸显海洋特色,而疍家文化恰恰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海洋文化。《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指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发“文化演艺”旅游休闲项目、“鼓励和支持私人博物馆、书画院、展览馆、音乐室、手工技艺等民间休闲设施和业态发展”等。旅游休闲与文化的融合可以激活文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活力,反过来又能够增加旅游休闲的内涵和特色。因此,可以将三亚疍家文化与三亚旅游结合起来建立海洋文化生态园,把疍家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集海洋文化、海鲜产品、旅游休闲和疍家歌舞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生态园。通过这个平台,传承疍家文化,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创新三亚疍家民间文学。

    (五)教育培训机构应参与疍家民间文学保护与传承

    各级各类学校是保护、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融入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这不仅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素质教育提供渠道,而且可以创造一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的文化空间。应在中小学课本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本地高校可以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课、选修课等方式普及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以增强受教育对象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意识包括:“弘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民族文化安全意识、文化多元性有利于全人类的意识、文化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等”。[6]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支点,可以增强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使之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来。对三亚疍家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更有利于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六)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支持

    三亚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应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享受程度。疍家文化是三亚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政府应通过组织调查等形式,在挖掘疍家文化遗存的基础上,通过静态的展示和动态的民俗活动等方式,保持疍家文化的延续;应由地方政府主导,利用节日和各种庆典活动,组织民众开展健康的民俗表演活动,拓展民间艺术的活动空间。具体而言,一是申请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展示三亚疍家的婚礼仪式,贯穿于相识、表白、谈恋爱、求亲、婚嫁整个过程的对歌习俗;神州五龙公庙和龙盘古井的民间故事与文物都可以申请文化遗产保护。二是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践者和载体,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养老机制。三是在资金上予以补贴。如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作为疍家文化静态保护,成立三年来,维修、扩建和音频设施配套使用都需要资金;已经举办的三届咸水歌比赛,因缺乏资金而搁浅;由于没有充足的活动经费,使得每年的端午节龙舟赛、元宵节祭拜古井等民俗活动规模越来越小。对此,应由政府专项拨款支持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维护工作和相关活动的开展。

    總之,三亚疍家民间文学保护、传承与创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三亚全域旅游的亮点。三亚疍家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彩,有潜在的发展空间,应积极挖掘其文化旅游资源,以期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司徒尚纪.疍民研究新视角:地方认同和文化认同[A].海南疍家文化论丛——首届疍家文化论坛文集[C].南方出版社,2015.

    [3]蒋明智.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辨[M].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4]柯杨.民间歌谣[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5]万建中.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6,(01).

    [6]申茂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文化论坛,2009,(01).

    (责任编辑:高 静)

    Abstract:New urbaniz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modernization,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ew urbaniza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lemma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Sanya's Xujia folk literature,the path of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arrangement and publication of folk literature,it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space,the inheritance of various educational mod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in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gardens,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Sanya's folk literature with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people,and then promote the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Sanya Xujia family;folk literatur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相关文章!
  • 党务政工队伍建设的有益思考

    安巧琴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181-01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事业单位的工作也面临着比较大的

  • 抓好落实促进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各级档案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两学一做”

  • 情系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

    陈丽颖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副教授在她的文章《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中指出:“媒体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