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
陈丽颖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副教授在她的文章《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中指出:“媒体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体素养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1933年,英国学者力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经过80年的发展,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已趋于成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学者卜卫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学术论文,它开启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之路。在以往的研究中,媒介素养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较少。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介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不仅仅影响着留守儿童本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媒介素养教育的进程,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并且全方位提升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俨然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由于缺少亲情沟通,相当多的留守儿童迷恋媒介交流,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媒体。一项问卷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大多通过媒介获得精神的寄托,他们沉迷暴力游戏和三俗影片,通过媒介逃避现实消磨时间,媒介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功能在留守儿童身上可谓很难有用武之地。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以及对媒介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多数县、乡缺少媒介素养的教育以及媒介传播途径,大多数留守儿童选择电视和网络媒介。
电视、网络媒介在留守儿童生活中并非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了解社会的窗口,而是他们获取精神慰藉和力图逃避现实的工具。由于诸多原因,电视甚至成为多数留守儿童接触外界社会的唯一媒介。再加上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关怀和监护人的有效指导,大众传媒并未在他们身上充分发挥信息传递和社会认知的作用,而更多地是作为情感慰藉的工具而存在,留守儿童媒介素养亟待提升。而如今媒介形式逐渐多样化,媒介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媒介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是我们了解世界、感知世界、响应世界的重要法宝,媒介引导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对这些生活在偏远乡村、缺少亲情沟通的孩子们进行有效的干预,培养他们正确地使用媒介并且学会理性地对待和评价媒介信息,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便是重视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培养参与式视角。首先,应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媒介使用培训,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通过他们来指导和影响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常年在外,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老师作为留守儿童的导师,指导他们的学习、照顾他们的生活,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他们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第一手资料,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老师大多是身兼数职的代课老师,他们大多是中等师范学校或者专科毕业,他们自身对于媒介和媒介使用相关的知识储备并不多,其中仅有极少数人能够熟练地使用互联网查找专业资料。所以,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培训,是一项现实而迫切的任务。
其次,尝试在农村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自身参与。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媒介逐渐渗入到课堂中,成为老师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可以独立存在,亦可以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在相关学科中。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设,目的不仅仅在于使留守儿童学会操作媒介技术和自觉抵制媒介不良信息的影响,更在于使留守儿童正确理解媒介内容与高效接收资讯,培养他们的质疑、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成长为媒介化社会的合格公民。
最后,吸纳各界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和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通过政府动员和媒体宣传,号召高校专业学生在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免费去农村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加强沟通交流,传递关爱、树立榜样。
总之,在缺少亲情慰藉的情况下,多数留守儿童是以电视甚至网络作为情感依托的,对他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地使用媒介、客观地评价媒介、理性地对待媒介的能力,以及利用媒介为个人生活和学习服务的能力,从而成长为信息化社会的合格公民,这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课题。此课题的完成,需要政府担任主导和协调角色并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也需要包括家庭、学校、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内的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