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新媒介环境下的“反转新闻”
【摘要】“反转新闻”是近年来新媒介环境下出现的新现象。人们对于“反转新闻”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从“反转新闻”未确定的界定、“反转新闻”产生的四个因素和传播的三个平台来解读“反转新闻”的议程设置、刻板印象及应对“反转新闻”的手段,从而提高人们对“反转新闻”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反转新闻”;新媒介;媒介素养
【作者单位】杨光辉,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
随着新媒介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反转新闻”成为近年来新媒介环境下一种新闻传播活动的“新常态”。面对这一“新常态”,媒体的公信力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反转新闻”的出现既是“新常态”,也是我国转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一、尘埃未定的“反转新闻”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反转新闻”可能首先源于2013年底新华网《盘点2013十大“反转剧”:有图未必有真相》一文。该文以“新闻反转剧”来盘点2013年发生的十大新闻乌龙事件,并没有对新闻反转剧进行解释。
到目前为止,“反转新闻”并没有一个各界普遍认可的界定。在谈及“反转新闻”时,更多的人认为,“反转新闻”是新媒介时代出现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其呈现的形式为:当面对一条新闻时,舆论将矛头全部指向新闻事件中的某一方,随着报道的进一步推进,剧情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快速转换的舆论指向,让人们难以判断事情的真伪。
二、四个因素造就“反转新闻”
新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运用推动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快速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四个因素造就了“反转新闻”的产生。
首先,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各媒介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抢先发布消息成为各媒介机构争取更大受众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眼球经济”与“拇指经济”占主体的“移动”时代,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运行方式使得人们信息的获取也变得越来越快。为争取最大的受众市场,“快”成为众多媒介机构不二的信息发布方式。
其次,人们参与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与主体性使得传播者辨识媒介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难度增加。无论首发是新媒体平台,还是传统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对“反转新闻”事件的跟进成为其能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推动力。不过,由于“反转新闻”涉及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各方在新媒体发布信息时难以兼顾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这增加了传统媒体传播者辨识各方所发布信息真假的难度。传统媒体在对其进行报道时要将核实信息作为最重要的手段。
第三,传播者自身的素养不足以及生存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走上抢先发布消息的竞争之路上。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里,传播者自身素养的高低和他们自身的生存压力影响着他们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恰当地选择信息进行新闻报道。
第四,碎片化信息传播使得传播者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新闻信息更加困难。新媒介环境下,人人参与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然而各种传播者利益诉求、文化水平的差异使得他们的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碎片化特征。与此同时,海量信息的涌现使得人们难以获取和解读与“反转新闻”有关的信息。全面掌握新闻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三种平台传播“反转新闻”
毋庸置疑,“反转新闻”的传播平台众多。以2016年5月23日微信公众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文章《2016年,那些卷入“舆论反转”风波的人与事件》为例来看:该文一共列举了从2016年1月17日到5月17日止的四个月时间内发生的15起 “反转新闻”案例。这15起案例的原始传播平台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平台是作为“反转新闻”传播的社交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往往会造成“病毒式”传播。无论是QQ、微博还是微信,快速、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往往造成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极端信息”流转于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之上。“反转新闻”往往是这些“极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月17日,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一文;2016年2月14日,《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发表《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返乡日记》;2016年3月2日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刊发《46万一平,谁买走了北京天价学区房》。这三个案例都首先出现在使用者众多的社交媒体平台,而这些社交媒体平台既有媒介机构的,也有个体的。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媒介机构还是个体的社交媒体平台都有可能成为“反转新闻”传播的渠道。
第二种平台是作为”反转新闻”传播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上发帖、发视频是“反转新闻”传播原始平台的另一重要场所。在2016年2月6日晚,网名为“想说又说不出口”的网友在网站发帖《有点想分手了…》;2016年2月17日,网络上流传网帖《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2016年3月23日,网络热传《大妈被玩具车撞倒坐地不起,与孩子家长理论》视频;2016年5月10日,网上流传《人贩子窝点被查,囚禁在铁笼中的孩子们得救》的视频。这四个案例利用网贴和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力图借助“有图有真相”、官方新闻发布等方式让人们相信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是真实可信的。
第三种平台是作为“反转新闻”传播的传统媒体平台。尽管新媒体平台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传统媒体依然是不少人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平台。传统媒体要继续保持其影响力,参与新旧媒体新闻传播竞争是必须选择的道路。在这场竞争中,传统媒体也难以保证不会牵涉到“反转新闻”的传播中。2016年2月25日,媒体报道河南“抹香香”事件;2016年3月6日,《辽沈晚报》报道曾经感动了滨城百姓的“举债20万对植物人女友不离不弃”故事有了逆转;2016年3月15日,《成都商报》的《北大才女回乡创业,放弃白领选择快递》的新闻报道让四川什邡市某快递公司经理徐璐成为舆论焦点。
四、两个视角解读“反转新闻”
基于议程设置建构的“反转新闻”的议题和作为“反转新闻”动因的刻板印象是分析“反转新闻”的重要视角。因此,人们结合议程设置和刻板印象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解读“反转新闻”。
“反转新闻”的出现常常与其议题有关,而这些议题往往借助议程设置来进行建构。“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发表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大众媒介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影响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受众进而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与此同时,刻板印象成为“反转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动因。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人或事、某一类人或事的比较固定、概括或笼统的看法。这种看法一方面可能源自人们通过直接与某些人和某些群体接触,将其特点固化而形成;另一方面则是人们通过间接的资料和信息而形成或获得的刻板印象。
从近年来的“反转新闻”案例来看,利用议程设置建构议题和用刻板印象推动关注是“反转新闻”形成的重要手段,而这也是人们准确解读“反转新闻”的切入视角。《2016年,那些卷入”舆论反转”风波的人与事件》中所谈及的十五个“反转新闻”案例都采用了这样的手段。在2016年2月出现的三个“反转新闻”案例中,无论是“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还是东北农村的“礼崩乐坏”以及“城里媳妇怒掀桌”,传播者利用议程设置要建构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议题,选择春节前后这一特殊的时间,同时利用人们对城里人和乡下人长期以来形成刻板印象来强化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冲突,将城乡差异、地域歧视、婚嫁观念和贫富差距等热门话题融入其中,有效地推动了“反转新闻”的快速传播。在其他的“反转新闻”案例中,《肾丢失?肾萎缩?》案例利用近年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刻板印象直击医患关系议题; 《河南“抹香香”》案例则利用人们对部分官员的刻板印象将议程设定在官民关系上。由此看来,弄清“反转新闻”如何利用议程设置建构议题,如何借助刻板印象引发关注就显得愈发重要了。
五、一道“门”锁定“反转新闻”
“反转新闻”的产生有四个因素,“反转新闻”的传播有三个平台,而要认知“反转新闻”则要立足于议程设置与刻板印象理论。不过,所有这些要素都应归结到传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上。新媒介环境下,如果传者与受众拥有媒介素养这道“门”,那么他们将不易受制于“反转新闻”的议题和传播诉求了 。
媒介素养作为新媒介环境下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它要求人们要能接触、选择、分析、解读和传播媒介信息。当今新媒介环境下,媒介自身的参与式特征提供给人们运用媒介素养的新天地。人们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媒介环境的发展。
新媒介环境下,“反转新闻”这一“新常态”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新媒介传播技术使得人人传播成为可能;而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因而在传播和获取“反转新闻”这一类信息时容易出现偏差。只要人们弄清楚“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熟悉“反转新闻”传播的平台,了解“反转新闻”如何利用议程设置和刻板印象理论,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那么“反转新闻”就可能会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