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符号在西方绘画中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意涵变迁的探究
张洁
摘 要:文章通过对符号学的理解,梳理了贝壳这一符号元素在西方绘画作品中的常见意涵。进而通过列举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三幅名画《维纳斯的诞生》《寓言》《牡蛎宴》,分析画中不同的贝壳符号意涵,即洗礼与复活、永恒的生命、享乐主义等。进而分析通过临摹自然的元素寄予希望的含义,从而探究贝壳符号在时代变迁中从单一符号到多元符号的特点。
关键词:文艺复兴;巴洛克;贝壳符号;意涵变迁
美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曾说过:“每一个信息都是由符号构成的。”这句话不止适用于文学,同样适用于艺术作品。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应该置身于一个历史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中,在看到作品的风格样式和题材内容时,还包含一切可能不可言喻的和最终无法验证的确切含义,如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精神、哲学等,它们共同构建了艺术品的存在。而这些内在的含义大部分已经超出艺术家有意识表达的内容,作品所描述的内容是作品意义的载体。艺术活动中被渗透了太多文化传统,包含宗教、神话、历史时间,这些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暗喻、隐喻的符号,这些符号在每个特定的艺术时期都有其不同的意涵,这往往是观众探索揭秘作品的关键[1]。
宗教画中,每个元素都有其约定俗成的意涵,例如狗代表“忠诚”,鸽子是“温柔与爱”,而鸡代表“勇气”。不同题材或者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中的符号含义或许是完全不一样的。几千年前符号就充斥着人类史,品类繁多、五花八门的符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而真正的符号学在20世纪才兴起。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给这个庞大的符号系统分了三个类别,分别是图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图像符号是指与描述对象外表上相似的符号。指索符号是符号与描述的对象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或邻近的连接,使符号形体能够指示或索引符号对象的存在,由于指索符号的这一特征,使得它的符号对象总是一个确定与时空相关联的实物或时间。而象征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没有相似性或因果起承的关系,它们的表征方式仅仅建立在社会约定的基础之上,是基于传统原因而代表某一事物的符号[2]。
本文针对于“贝壳”这一符号,分析其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意涵,通过探讨《维纳斯的诞生》《寓言》《牡蛎宴》这三幅题材内容、时代背景不一的名画,借用符号学的方法,分析贝壳在三幅画作中的寓意和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时代变迁与题材变化之下的意涵的演变。
一、贝壳的意涵
(一)作为货币和装饰品
对于贝壳大家一定不会觉得陌生,不管是海边的渔民或者山里的农夫,一定都见过或者拥有过贝壳。贝壳这种来自河流湖泊、来自海底的物体,从远古时代就作为商品交换的货币流转于大街小巷了。关注个人生活品质导致旅游业高速发展的现代,贝壳充斥于各大景点。贝壳是古代最原始的货币之一,通常是完整的贝壳或者人为加工成特定的形状,在亚洲、非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广泛使用。贝壳因其美丽的纹路,从远古时代就被当做一种装饰品存在,所以其作为商品还是货币一直都存在争议性。金属被开采之后,贝壳正式结束了它作为商品流通的货币职能。
(二)生命与永恒
贝壳,是生活在海里的动物的坚硬保护外壳,里面孕育了生命,曾经住着一个软体动物,这容易让人把它和生命的诞生相关联。贝壳生长于水里,来自于海洋,而万物之源就是来自海洋,所以贝壳象征着生命之水。贝壳材质坚硬,即使它内部的生命体死亡很久,它历经数年依然不会毁灭,让人联想到了永恒的存在,因此,它既是生命开始的图像,又是生命持久的证据,而其过程在不断更新。所以,从史前时代开始,它就与丧葬仪式相關,以它作为祭品,表示对来生的希望。
(三)宗教符号
基督教图像常常脱胎于古代符号,贝壳令人联想到洗礼仪式和基督的复活。一方面,是在净化的水中完成心灵的“诞生”;另一方面,是对死亡命运的胜利。因此,施洗者圣约翰给基督洗礼的画面,常被表现为用贝壳盛水往下倒。而空贝壳令人想起基督复活之后留下的空墓。众所周知,珍珠在贝壳中形成,而珍珠在早期基督教中被视为“象征圣光”,这大概与贝壳被誉为基督留下的空墓有些关联。这也就解释了教堂中的圣水池为何是贝壳形状。11世纪后,朝拜之风盛行,信徒朝拜圣詹姆斯的墓,把贝壳当做朝拜的徽章,后来扇贝也被看做朝拜者的象征。
贝壳在印度教中,被当做祭祀的对象,向左开口的印度铅螺被视作奉献给神毗湿奴的圣物。能找到开口在左(纹理向左环绕)的犬齿螺属贝壳的人也被认为是奉献给毗湿奴的人。佛教中犬齿螺属贝壳也有重要的地位。
(四)婚姻与爱情
贝壳象征婚姻和爱情,应该归功于希腊神话里的女神阿弗洛狄德。她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作维纳斯,是统管天堂的乌拉诺斯身上的肉落入大海,激起泡沫之后诞生。维纳斯踏着贝壳从海中升起后到达普勒斯。维纳斯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她掌管人间的美、爱、性和婚姻。西方图像学上说,贝壳的形状和女性性器官很像,在很多地方的文化记载贝壳象征着爱情和婚姻。而蜗牛和生蚝,有春药的功效,有助于生育,货贝也经常被视为女性生育的象征,它们通常被视作生育的护身符。从物质和功能角度出发,蜗牛和生蚝和贝壳同属一类物质,也代表了同一个象征的体系。
二、贝壳符号在西方绘画中的变迁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寓言》和《维纳斯的诞生》
卡雷尔·迪雅尔丹是荷兰黄金时代画家。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关于农民和动物的,也画一些肖像、历史画和宗教题材。《寓言》就是杜雅尔丹少数的宗教画。
卡雷尔·杜雅尔丹的《寓言》,画面中的一个金色头发的孩童,在暴风雨的前夕乘着一个硕大的贝壳在海上漂泊。他单脚踏在泡泡球上,穿着蓝色的衣服,红色的袍子在身上随风飘扬。左手拿着装有泡泡的贝壳,右手拿着画笔,像一个画家在描绘美丽的画卷。画中出现的类似元素总会让人联想起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爱神维纳斯在海风和泡沫中诞生,乘着贝壳从海底升起,最后到达陆地。
但不同的是,《维纳斯的诞生》出现在阳光和煦的春天,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维纳斯是踏着贝壳从海上回到陆地。而《寓言》中的孩童是在一个乌云密布的夜晚,陆地离他越来越远,贝壳带他去到不可预知的远方。孩童脚下的泡沫非常轻薄,好像随时都会破灭,男孩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将至,仍然面带微笑看向左上方。远处渐远的城市,天空乌云密布,而画面左边橙黄温暖的光,又如纯净的圣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撒在孩童身上。贝壳上有一串珍珠和珊瑚,上面有提到,珍珠代表了天主难以言表的光,是救赎的指引与希望的归途。红色的珊瑚被视为吉祥之物,基督徒常用其作为护身符,保护自己的身体及灵魂。而与幼年的基督相联系,因为增加了基督之血的比较,在此预示:对与这个世界的罪孽,只有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才能拯救。整张画似乎在传递一个资讯,这也许是一个迷航的年轻水手,但红和蓝的装束会让人想到幼年耶稣。他或许已经预知到未来的磨难,但并不惧怕苦难的来临。
同样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在表现不同题材的作品上,表达的意涵是不一样的。前者代表了永恒的生命,寓意着维纳斯的诞生,而后者的宗教题材,贝壳代表了洗礼与复活,而这两种题材的画中符号都有象征和指索的作用。
(二)巴洛克时期的《牡蛎宴》
另外一幅关于贝壳的画作是出自于让·弗朗索瓦·德·特洛伊(1679—1752),他是法国18世纪洛可可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以装饰、肖像和风俗为特长。绘画风格奢华,描述的对象精致、纤细、繁缛,题材上大多是贵族享乐,表现豪华的场面、纷繁的人物。特洛伊曾被法国国王任命为罗马法兰西学院的院长,一生为宫廷服务,是典型的生活在贵族圈子里的画家。亲身经历使得他画享乐题材的画作得心应手,《牡蠣宴》是他表现贵族享乐题材的画作之一。
《牡蛎宴》描述了一个皇室宫廷贵族狂欢的场景,背景是一个舞台,这里应该是经常举办宴会的地方,共有13个王公贵族和6个仆人,画面以竖构图的形式分为上下两部分,左下角一张大圆桌,大家围桌而坐,有的在喝酒,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吃生蚝,丰富斑斓的色彩和华丽的衣服表明了他们的贵族身份。桌子上和下方堆满了吃完的生蚝,一瓶酒正被开启,橡木塞飞到空中还没来得及掉下。那个时代香槟刚刚被发明,被用在庆祝的场合,这表示这些贵公子应该是在庆祝打猎归来。后方舞台旁是维纳斯头顶着贝壳的雕像,在她两侧的女神像支撑着顶部的横梁,再往上面是众神狂欢的场面,与下面法国皇家的奢侈生活相呼应。
生蚝在当时是贵族绅士的最爱,是很贵气的食物,在在巴洛克时期宫廷题材画中,随着时代审美品味的转变,题材由文艺复兴历史画和宗教画转变到以描写生活的享乐主义绘画为主。贝壳符号的象征、指索几乎被弱化殆尽,取而代之是图像的功能,《牡蛎宴》画面中描绘的宴会场景,反映了当时法国贵族奢侈的生活。
三、结语
符号的意涵是出现在特定的环境下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3]。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人们为了需要,无时不刻不在创造新的符号,包括语言或是非语言的。贝壳符号作为西方绘画中的传统符号之一,在多个时期被广泛使用。贝壳符号的意涵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宗教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巴洛克时期时,这种宗教含义已经弱化许多,转而在画中承担了生活、宫廷化的符号含义。所以,从中可以看出,随着题材和主流审美的变化,符号越来越不受到限制,展开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芭布·高尔.如何看一幅画[M].郑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陈涛.吉祥文化下的蝙蝠图案研究及符号化解读[D].重庆大学,2008.
[3]吴越民.象征符号解码与跨文化差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166-173.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