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党报主题策划的四个“抓手”

李跃波
【摘 要】主题策划能够将党报在“深度、原创、权威”三方面的优势有效捏合在一起,成为党报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在主题策划上,党报如何出新出彩?如何让党委政府满意、广大读者信服?关键要抓住要言、典型、问题、活动四个着力点。
【关键词】党报 主题策划 抓要言 抓问题 抓故事 抓活动
当下,公众获取新闻资讯、了解天下大事的手段和方式日益多元化——从手机报到新闻客户端,从微博到微信,从数字电视到IP电视,新媒体风生水起;从传统的晚报、晨报到针对特定人群的地铁报、社区报,都市类、生活类报纸让人眼花缭乱……
在新兴的传播格局中,党报拿什么与拥有海量信息、快速发布且与受众深度互动的新媒体竞争?党报拿什么与都市类、生活类报纸比拼?党报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与影响力?
笔者认为,党报应该以深度对速度、以原创对海量、以权威对互动。而主题策划则能够将党报在“深度、原创、权威”三方面的优势有效捏合在一起,成为党报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如何将主题策划这一拳头产品打造好?笔者认为,应当抓好要言、问题、故事和活动四个着力点。
抓要言——抓住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极富思想性感染力、引起广大干部群众共鸣的话语,挖掘“选题富矿”
党报推出的重大主题策划,主题是魂。从字面理解,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重”,二是“大”。所谓“重”,就是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就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所谓“大”,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发展的脉搏、反映人民的呼声,观点看得远、站得住、有影响。
在新闻实践中,有些党报对重大主题的提炼存在“高大空”的现象——简单地将党委政府提出的远景发展目标作为策划的主题,过于空泛、没有贴近性;有些党报则认为主题策划的报道对象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部门,推出的主题工作味太浓、新闻性不强。
实际上,用心的新闻工作者会发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一些重要会议或者基层调研中,会有一些极富思想性和感染力的话语,能够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共鸣。这些“要言”,为党报新闻工作者做好重大主题策划提供了重要参考,是一块值得重点开发的“选题富矿”。
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阐释大思想、大道理,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到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到的“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视察沈阳机床集团时提到的“技术和粮食一样,靠别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饭碗,自立才能自强”等等。
《新华日报》就曾经以“要言”为切入点,推出了一组影响较大的报道。2008年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提出“要让‘江苏制造成为‘江苏创造”。《新华日报》以此为主题,策划了一组“江苏创造”系列报道,包括“载体篇”《高新区里看创新驱动》、“产业篇”《5年增了18倍:江苏软件业怎样长大》、“企业篇”《产业升级,从配套走向高端》、“市场篇”《“激动人心的创新”为何遭遇市场尴尬》以及评论《给政策,更要“给市场”》。整组报道高屋建瓴、脉络清晰,形成了组合拳,获得了读者的好评。
抓问题——紧紧围绕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切、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出主流声音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说过,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善于在众声喧哗中听清楚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党报必须紧紧围绕广大干部群众高度关切、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主题策划,发出主流声音。
“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列举的人民群众的这些美好愿望,就是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就是党报应该关注、重点报道的主题。
应当看到,问题报道不等于批评报道,党报记者要做能研究问题的记者,提出的问题要有深度、有建设性。幼儿入园难、入“质优价平”的幼儿园更难,这是学前教育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河南日报》以《关注你我身边的学前教育》为栏题,推出了《私立幼儿园为何有市场》、《“质优价平”幼儿园离百姓有多远》、《农村幼儿园何时能“长大”》等一组解析式报道,反映了城市和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应当看到,要把问题找准了、搞清楚、讲透彻,记者编辑就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在深入推进的“走转改”活动中,安徽日报社提出了“带着思考走基层、带着问题走基层”的明确要求。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如何增收、农村怎么发展、农民如何致富?在“走转改”活动中,安徽日报的记者编辑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梳理了一批农民朋友的新诉求,《老茶园期待绽“新枝”》、《让成片的村庄“天青青水蓝蓝”》、《棉花市场冷伤了棉农心》等稿件刊发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帮助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
抓故事——抓住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中那些打动你我、可敬可信可爱可学的感人故事,真正让读者信服
当下,一些党报的正面宣传看似声势很强、发稿很多,但真正为群众所认可、接受乃至信服的还不多;一些党报连续推出多位不同战线、不同领域的典型人物,但被群众记得住、成为时代楷模的还不多。客观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闻稿件的感染力不够,采写的内容与群众生活很远,报道的语言群众不爱看、不耐看,有些看了也看不懂、记不住。
因此,在主题策划的采写过程中,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走转改”,通过深入采访、挖掘,找寻出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经验中那些打动你我、可敬可信可爱可学的感人故事,真正走近读者内心,让读者信服。
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深入、再深入,既关注那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也要了解典型人物工作、生活中感人的细节;既要了解他们做了什么,又要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个“为什么”就包括对典型人物内心活动的发掘,对其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的探索;既要挖掘典型的先进性、时代性,又要还原典型的个性和本色,个性是典型的生命,有个性的事物,才有鲜明的色彩,才会给人深刻的印象;既要广泛采访典型人物的工作同事、亲朋好友、服务对象,适当时还要进行体验式采访,亲身感受典型人物的艰辛与崇高。
1996年3月26日,人民日报以9000字的篇幅在头版头条推出长篇通讯《优秀信访干部吴天祥》,为全国树立了一个“讲政治、爱人民”的基层干部典型。该篇稿件采取了实录性报道方式,把一个个颇具镜头感的感人故事串联起来,虽是长文,但读起来一点也不累。为了找到一个个向上向善、打动人心的故事,记者龚达发先从“外围”开始的,采访对象有八九十岁的孤寡老人,有十多岁的学童,有刑满释放人员,也有聋哑残疾人;为了让典型人物墙内开花首先墙内香,记者采访了武昌区的几十名机关干部,有的同志说,吴天祥为群众做好事、一杆子插到底,精神可嘉,但管得太宽,势必得罪兄弟单位,有的同志说,他在区人大工作时把区人大监督政府的事“捅”到报纸上,被监督的同志意见很大……这些鲜活的故事正好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吴天祥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不正之风疾恶如仇。
抓活动——策划推出更多接地气、参与广、影响大的品牌活动,进一步丰富新闻报道内容,提升党报品牌知名度,打造党报经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央电视台近两年分别以“寻找最美乡村医生”、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和“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为主题,策划推出了“最美”系列品牌活动,赢得社会的广泛好评。
党报同样需要类似的主题策划。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策划推出更多接地气、参与广、影响大的品牌活动,是进一步丰富党报新闻报道内容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党报品牌知名度的现实需要,是打造党报经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需要。
党报品牌活动的主题策划,要突出公益性。《长江日报》近年来发起了“爱我百湖”湖泊保护志愿者行动,每年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有3000多人,探索出了一条民间环保活动的有效路径。
党报品牌活动的主题策划,要紧扣大事件。2006年,《解放日报》利用“神六”升空的契机,进行了特别创意策划,将以丝绸材质制作的《“神六”发射特刊》随“神六”飞船遨游太空。此期特刊带来了300万元的纯收入,以此为契机,他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品牌延伸开发,包括首发式首日封、金箔纪念报等。
党报品牌活动的主题策划,要注重服务性。2013年,解放日报联合上海银监局和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推出了上海金融服务月“银行正能量服务千万家”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活动主题是防范电信诈骗。这类活动,既服务了公众,又满足了金融企业的需求。
总之,主题策划是一种创新,是放大新闻宣传效应的有效方式,是党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我们要立足高度、选准角度、力求深度,让党报的主题策划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①石平,《问题是时代的声音》[J].《求是》,2013(9)
②姜圣瑜,《体现核心竞争力 争夺主流话语权》[J].《中国记者》,2009(7)
③汪家驷:《新闻三十论》[M].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首席记者)
责编:姚少宝
相关文章!
  • 我国学术期刊转型升级的新趋势

    王志东宋维山【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视域下的学术期刊转型升级新趋势进行了探讨。我国学术期刊经历五个发展时期,实现了与国内数据库

  • 电视新闻采访之我见

    陈鹏<br />
    要想做出成功的新闻采访,除了明确采访目的、理清采访思路、分析采访对象外,笔者总结出了一些采访经验。<br />
    首先,必须学会

  • 美国早期乡村图书馆服务体系发

    【摘要】美国乡村图书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经历了乡村图书馆推广运动到区域化合作服务的过程,目前在美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相对完善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