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探索
赵君 李翠平
【摘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是一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的尝试,旨在向学生提供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听说能力;教材特色
【作者单位】赵君,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李翠平,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教改项目“基于CBI理念的大学英语主题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2014QN40);中国矿业大学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项目批准号:2014MS02)。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是一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从构思、调研、审批到出版经历了近两年,于2015年9月正式出版。教材顾问为我国著名外语教育专家、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守仁教授,总主编为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文旭教授,编委会成员包括来自西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6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新的尝试和探索,本文探讨该教材的特色与创新点,分析其可借鉴之处。
一、教材出版背景
1.社会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新时代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实现对语际间的语言可操控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肩负起提升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责任。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2.我国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现状
国内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开设了相关听说课程,但是课程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进行英语听说练习的目的是应付课程考试、通过四六级水平测试,一旦通过考试,万事大吉,将英语听说学习束之高阁。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后学习,学生都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没有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听说学习效果。第二,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较弱。受到应试指挥棒的影响,我国的小学至初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偏重读写、语法测试,较少关注听说练习。进入大学后,学生对英语基本处于听不懂、说不出的“聋子”“哑巴”状态。第三,学生在英语听说学习方面重语言技能操练,轻思辨能力培养。现行的大学英语听说教材重视语言技能操练、缺乏思维培养的任务型练习,使得学生也普遍将听说的重点放在大量识记、背诵词汇、短语上,忽略了拓展视野及思辨能力的训练。思辨能力指的是个体根据某一特定的标准,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判断之后再做出决定或结论的心智活动,包括质疑推理、自主思维、分析评价等能力。正是因为缺乏思辨能力,学生的口语或没有内容可表述,或思路混乱,造成了目前学生口语练习无话可说,逻辑不清的局面。
二、教材编排特色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是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旨在向学生提供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编写教材之前,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对多所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需求分析,与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开展了广泛的座谈。项目组成员在遵循英语教学大纲,结合目前大学英语听说学习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考虑了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同时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大学英语听说教材的优点和编写经验,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音视频信息完成该教材的编写。《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为提升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做出探索性尝试。
1.倡导“教单科、育全人”的外语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倡导“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即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核心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成为一个和谐而完善的人,也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完人”。“全人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人的价值,凸显对人的尊重。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纯粹的语言技能课程,而且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教单科、育全人”的外语教育理念。《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充分挖掘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所选的听力材料把人文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听说课程中,如呼吁尊重女性、关爱残疾人、保护生态环境、从道德层面探讨科技的实际应用等,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2.内容具有丰富性、多元化和国际化特点
首先,教材内容凸显丰富性。不同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的语料选取具有“共核性”的通识类基础学科知识,一方面消解专业差异性,另一方面拓展学生视野。教材内容兼顾人文类和科学类,既有诸如西方文明、公共服务等主题,也有科学研究、宇宙探索等主题。其次,教材内容及主题兼顾经典性、时代性与趣味性。《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遵循我国大学生的情感因素和认知特点,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材既有经典的爱情、家庭等主题探讨,又有雾霾、大数据、安乐死等热点话题。同时,教材语料题材还兼顾了趣味性,比如听说语料选取了不少热门和最新的影视剧片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突出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中西方多元文化。了解世界文化,更要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选取中国传统文化语料,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意识,解决学生无法表述中国本土文化的实际问题。教材融入的多元化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学生通晓各类文化特点、拓展文化视阈。各类文化之间的并置类比,给学生提供理性思考和发现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文化差异包容度,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理性的思维方式。此外,《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选材方面还重视国际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国际惯例、规则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做出积极的尝试。
3.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二语习得中的输入输出理论强调,输入是输出的前提和基础,输入的语言应具备可理解性、趣味性或恰当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摄入量四大特点,输出可增强输入的被理解,促进输入和吸收。语言输入和输出必须保证是可理解性的、高质量的,两者才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实现语言的有效习得。《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注重协调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比例,并保证输入和输出的高质量。教材中的Video room和Audio room两个板块全部采用国外真实音视频,语言未经修改,保证了语言的地道、情境的真实性,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感知丰富优质的语言输入。同时,项目组成员通过“可读性信息统计”,对听力文本难度进行了计算和筛选,保证了语言难度循序渐进,实现可理解性输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输入环节设置满足了输入语言应具备的四大特点,保证了学习动力,降低了学习焦虑屏障,使学生获得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该教材的语言输出由各种听说练习承载。每个单元从主题和技能两个方面设置输出驱动型教学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层层深入。教材中设置的主要输出方式有问答、角色扮演、对话、深度讨论、演讲、辩论等。举办各种活动可以营造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情感焦虑,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吸收输入的效率,为语言内化创造条件。
4.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言依赖思维,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思辨能力的高低影响语言学习质量的高低。抛开思辨能力的训练,听说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所设计的任务、活动和练习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让他们展示作为读者或参与者的理解和评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需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问题,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潜力,包括语言、交际、推理、想象、思维和创造力等方面,实现学习方法的多元化,例如开放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研究型学习、讨论式学习、体验学习、深度学习等。《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每个单元围绕跨文化主题展开,选材和练习提供跨文化语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文化宽容性和文化灵活性,并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教材中Chat Room板块围绕单元主题和通用交际技能,设置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大型综合性口语练习活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着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Homework板块中设置了小组项目(Group project),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课下通过任务型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对一个具有探究性、启发性话题的调查和思考。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比较、归纳等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探讨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碰撞,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5.丰富的辅助教学资源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配有教学课件、光盘和试题库,实现了传统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的有效结合,教材之间相互协作,互为补充,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丰富的辅助资源。教学课件帮助教师实现教学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不仅增加了启发性问题以便帮助教师做好各板块间的衔接,而且增加了与主题相关的音视频资料和课堂拓展活动,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按需选择。教材配套的光盘和试题库帮助学生课下展开听说练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听说能力需要大量的输入、输出练习,有限的课堂学习必须和课下练习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光盘资源进行课下听力、发音练习,试题库可以检验学生的听说能力,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教材的教学辅助资源使得课上和课下学习相结合,听说课程实现立体化学习。
另外,外文出版社还开发了同系列的《读写教程》和《阅读教程》,实现了系列教材间的有效互补。三套教材主题相关,相辅相成,《读写教程》和《阅读教程》为《视听说教程》提供了与主题相关的拓展资料。
6.贯彻用户友好性教材编排理念
单色印刷,千篇一律的教材编排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适当的形式能够实现语言内容的有效传递。纸质教材在编排形式和结构上贯彻用户友好性编排理念,通过字体、字号、颜色、图片、图标、线条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布局协调、版面生动、层次丰富,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愉悦感。教材在细节处理上关注师生的感受,比如,课堂组织形式用图标明示,便于教师组织课堂活动;配有音频视频的课文也用图标明示,便于师生查找;加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便于提高学生的识读能力。教学课件的设计也充分地考虑了师生的感受,在编排上通过设定母板样式、操作界面大小、颜色、字体、字号、行间距、网址链接呈现、动画设定等要素的设计,提升课件使用的舒适度。《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受到了试用学校师生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目前,外文出版社在积极地完善教材建设体系,积极提供教学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发挥教材特色,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同时,出版社正在寻求技术支持,开发手机客户端,为学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1]隋晓冰,周天豪. 外语教材的研发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基于我国高校主要外语教材的分析与探讨[J]. 外语电化教学,2012(6).
[2] 谢安邦,张东海. 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Krashen, S.D. 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Input Hypothesi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3(4).
[4] 文旭. 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育思想 [J]. 当代外语研究,2013(1).
[5] 肖英荃.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材出版研究 [J]. 出版广角,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