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付晓华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小学生蕴藏着极大的智慧,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为他们创设一种能够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留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地,他们就会去想象、去探索、去创造。因此,数学教学要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现就“长方体的认识”一课,采用“激趣———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加以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学习兴趣

    一、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识结构,带领学生步入“最近发展区”,着眼于“趣”“实”“活”,灵活选用激趣方法,如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感,不断激发思维的热情和情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

    二、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来点燃这“探究”之火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急切心理,来诱发学生思维,增强探究的内驱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已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式地进行探究。做到“学生能自已解决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自己评价的,教师不先表示。”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变“学会”为“会学”。

    三、创新

    费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在“再创造”的实践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素质,不但要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还需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性。

    如在教完“长方体的认识”后,教师安排了一次实践操作活动,要求同学们利用长方体模型,设计出生活中的图案。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创新思维的闸门立刻被打开了,纷纷进入设计状态……片刻之后,一个个美丽的设计图案就摆在了老师面前:有的设计好了写字台、沙发、床等;还有的在长方体模型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或花、草、鸟、狗、球类等来做印章。学生在精彩的制作中,拥有了一个体验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激荡的思维撞击出智慧的个性光彩和创造火花。

    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强烈求“学”欲望。而“探索与创造是数学的生命线”,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創设有利于学生有效发展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于探究的精神,使他们从小就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进而形成创新人格。

    【参考文献】

    [1]李珂菲.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