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怎样把历史课上得更精彩”
笔者曾写作《怎样把历史课上得更精彩》一文,发表在《历史教学》2009年第12期上。时间一晃就是七年,在近些年的“板块教学”实践中,特别是2014和2015年秋的济宁市历史教学研讨会上,笔者先后执教“三国鼎立”“战略大决战”的下水课,对怎样把历史课上得更精彩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感悟,盼与同仁分享。
常言道,站得高看得远。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把历史课上得更精彩,在教学理念上,立意要高,理念要新。只有如此,方能为精彩历史课提供境界支撑。
2014年笔者执教“三国鼎立”下水课时,坚持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标准的统领下,整合本课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整合不同版本的同一内容,大胆取舍;跳出教材,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回看课本中的“小历史”,相机延伸拓展。最终达成这样的目的和效果:板块教学模式运用巧妙顺畅;教学流程呈现水到渠成;教法和学法彰显以生为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现象的结论,力求体现论从史出的学科教学特点。
2015年笔者执教“战略大决战”下水课时,确立的教学理念是:备课“四原则”和教学研讨“三目的”。备课的四原则是四跳出四站看。一是跳出本课看本课,即要站在中国近现代的战争史上看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二是跳出本册看本课,即要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看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三是跳出版本教材看本课,即要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整合不同教材版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看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四是跳出中国历史看本课,即要站在世界历史上看中国历史上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
公开研讨课是济宁市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的四大内容之一。研讨课的教学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成果展示,即通过课堂教学的研讨,把济宁市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的实验成果,推介和展示给全市同行;二是探究展现,即把“板块教学+”(即板块教学+史料教学、图表教学、思维导图等)的拓展研究,通过课堂研讨的形式展现出来,请全市的历史教研同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济宁市的“板块教学+”研究走向深入;三是破解迷津,即通过本课的教学案例,引导全市专家同行共同集中研讨,破解整体教研迷津,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实践范例。
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厚积与薄发的辩证关系完美地诠释了达成精彩课堂的前提条件:勤于积累和精于应用。
在研读“三国鼎立”一课时,笔者发现,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课本仅介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赤脚迎许攸”等故事,难以让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此,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为教学准备了全面、系统的素材:
在“文学中的曹操”环节,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宁教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到京剧《击鼓骂曹》中“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再到易中天教授“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因为他奸诈和可爱,所以是‘可爱的奸雄”。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学生多元思考,为全面、深刻评价做了极好铺垫。
在“历史中的曹操”环节,先选取曹操同时代的评论家许劭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再选取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评价“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最后选取当代史学家范文澜的评价“他是拨乱世的英雄”!由古及今,为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对曹操的不同评价,从而为学生更加理性地评价曹操打下坚实基础。
在“心中的曹操”环节,先让学生评曹操:“英雄已经远去,功过是非留由后人评说……你如何看待曹操?”最后,针对曹操,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评价,“同学们说的各有各的道理。他历来备受争议,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的正统观念在作祟,二是文艺作品的深远影响。他从未称帝,却背上了乱臣贼子的恶名;他平定北方,使社会由乱到治,却背上了乱世奸雄的罪名;他能谋善断,知人善任,却背上了奸诈狡猾的骂名。事实上,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他是政治家,是因为他把握时机‘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说他是军事家,是因为他能征善战、兼并群雄;说他是文学家,是因为他开宗立派、佳作传世。正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所说,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精彩课堂离不开教学的精心设计、精益求精和千锤百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精巧精当,事半功倍。
在“战略大决战”一课中,作为战略决战的首战,辽沈战役首开战局,其战略意义、战术技巧有其独特之处,在处理上如何讲得清楚、讲得精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乎后续的教学效果。此时,就需要下一番精雕细琢的功夫。
1.教学素材合理取舍。网络中的资源相当丰富,但不做处理的“拿来主义”并不可取。以辽沈战役的地图为例,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几个重点城市必须在地图中凸显出来。处理方式并不复杂,只需要将“长春、沈阳、锦州、营口”四个城市名称叠放在地图之上,这样地图更加清晰,学生的视觉效果得以增强。
2.图文搭配相得益彰。从某种程度上讲,鲜艳的图片比文字、语言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辽沈战役作为国共双方的首场较量,更是指挥者的战略智慧大碰撞。为此,毛泽东与蒋介石、林彪与卫立煌的图片呈对立式排列,凸显了那时战场上剑拔弩张、激烈对峙的气势。再配以醒目的文字,一方“帅将同心”,另一方“帅将异志”,最简短、最直接的文字将战略战术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对比鲜明,入骨三分。
3.史料呈现适时合度。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让史料为教学服务,就需要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呈现史料。辽沈战役的关键是争夺锦州。对东北的国民党军队来说,“守住”了锦州,“进”可以虎视整个东北,“退”可以与华北的国民党军队联合,亦可经海路撤往南方。而对解放军来说,“夺取”了锦州,就能截断敌军退路,进而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因此,在分析“锦州”的战略地位时,就必须重点呈现“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的史料。
4.语言组合精致恰当。教师精辟的解说,是课堂精彩纷呈的调味剂,辽沈战役是战略决战阶段的第一场经典胜利,精彩的讲解必不可少,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话不在多而在精”,笔者选取了林彪的三句经典“台词”:“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以乱打乱,只要活捉廖耀湘就行!”“部队不用部署,直围沈阳!”三句话形象生动,将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紧张的战场气氛、紧迫的战场决策呈现在学生面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研读“三国鼎立”一课中,要想让学生学习三国历史,就必须让学生准确感知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获得情感体验,为后续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仅靠课件中展示的汉室衰微、农民起义、军阀混战等图片、数据,难以感染和打动学生。为此,笔者设计了一段铿锵有力的解说词:“最高统治阶层的朝廷,政治腐败,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王权逐渐衰微;社会底层,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处于中间的统治阶层,军阀割据一方。从而导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排比句增强了语势,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从情感体验上,仍未达到预期效果,于是,结合自身声音厚重、深沉高亢的特点,又追加了一句:“当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字:‘乱!乱世出英雄啊,此时,曹操、袁绍、孙权、刘备等,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一个“乱”字,再配上老师饱含激情、铿锵有力的语气,会让学生记忆悠长。
精彩的课堂是灵动的语言殿堂。“幽默诙谐”“随机应变”的课堂语言,对于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效果明显。
在研读“三国鼎立”一课时,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曹操的一“胜”一“败”耐人寻味。通过对比,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合作能力。在这一环节的过渡上,笔者这样设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但对曹操来说,官渡之战胜的光彩,赤壁之战败的悲惨!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同一个人、同样是火,我就纳闷了,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请同学们帮助我解开这个疑团。”这段设计,借用了小品《卖拐》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平添了课堂的趣味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学效果很好。
又如在“战略大决战”一课中,三大战役的胜利,离不开经典的战略战术,离不开伟人的运筹帷幄。此刻,再精美的语言,也难以准确形容伟人的形象。为此,笔者借用了一个趣味小故事:“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的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是大决战中的三大战役。142个日日夜夜,共歼敌150多万。毛主席拿着警卫员从他头上拔下来的一根白发,幽默地说:‘一根白发,赢得三大战役,值得!你再看看我,40多天,为了给大家上好这节课,熬得我是满头白发啊!这就是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借用故事,言简意赅,起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实效。
再如,为了凸显淮海战役中战略的重要性,笔者创造性地在字的结构上进行了创新,教学设计是:“淮海战役是国共主力之间的决战,60万打败80万,歼敌55万,是我军决定性的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神来之笔......杜聿明无奈地说,我们就是‘四合院里的树,树在,就是一个‘困字,把树伐了,我们就真的成为‘囚了。”由“困”到“囚”,仅仅用了两个字,将杜聿明的尴尬无奈和痛惜处境形容的淋漓尽致,平添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小品、相声类语言节目,缘何深受大众喜爱?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的课堂,如果适当、适度化用,那将会给学生带去多少美好的回忆啊!
在山东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引领下,针对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概念、板块建构策略、板块命名技巧、板块设计初探等问题,笔者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创新,使板块式教学与课题研究相得益彰,交映生辉。
一节历史课是否有深度,一个比较直观的表现,就是板块设计。在“三国鼎立”一课中,我最初的板块设计是:
国之分争——群雄并起争天下
国之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国之发展——三国竞相强天下
国之统一——回归主流天下合
这一板块名称凸显了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东汉末年的群雄并起纷争不断,到魏、蜀、吴的三足鼎立,再到鼎立之势形成后各国竞相发展经济图谋天下,最后到西晋灭吴实现统一,紧扣课文内容,线索清晰,围绕着“天下”“争”“分”“强”“合”四个字,更是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历史特点。但在这些板块中提到的“国”却前后不一。缺少前后的一致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将板块名称重新设计为: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三足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优势发展——三国竞相强天下
历史大势——回归主流天下合
今朝风流——浪花淘尽话英雄
纵观这一设计,既解决了“国”字含义不统一的问题,又体现了历史的发展线索。“回归主流天下合”可改为“回归主流合天下”,这样,“争天下”“分天下”“强天下”“合天下”对仗工整,前后连贯,一气呵成。最后一个板块的增加,虽能更好地体现对三国人物的重视,但过分强调了“四字一贯”,“话英雄”几个字的力度也不够。可改为“数风流人物——浪花淘尽论英雄”。这样,打破字数的局限,灵活运用诗词名句,更显机动、生动,“论英雄”的力度也呈现出来了。但板块名称属于“组合式”式,为此,笔者将板块进行了简化:
汉室衰微群雄怒
官赤逐鹿英雄出
三分天下谋一统
英雄远去尽湮没
细细推敲,这一设计中的“怒”,不符合历史事实。东汉末年的皇权衰落和权臣乱政,其结果是军阀割据群雄四起,因此,把“怒”改为“起”更为确切。而“尽湮没”一词,似有虚无主义的悲观情结,也不妥当,所以改为“尽评说”更好。为此,笔者最终确定的板块是:
汉室衰微群雄起
官赤逐鹿英雄出
三分天下谋一统
英雄远去尽评说
至于“远去”一词,当时仍欠深思,现在想来,不如改为“风流”好。四个板块构成一首“七言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层次鲜明,既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在“战略大决战”一课中,笔者最初的板块设计是:
序幕篇——济南战役
转折篇——辽沈战役
乾坤篇——淮海战役
战术篇——平津战役
胜利篇——渡江战役
篇章式的板块设计比较粗糙,不能清晰地呈现战役的特点。为此,笔者进行了板块的二次设计:
偏师攻城,主力打援——济南揭序幕
关门打狗,截断退路——辽沈是转折
中间突破,分段歼灭——淮海定乾坤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北平无战事
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南京飘红旗
在试讲中,一是感觉板块名称太长,不够简洁,二是把战役特点提前抛出来,缺少了悬念感。为此,把板块名称调整为:
序幕之战——济南战役
转折之战——辽沈战役
乾坤之战——淮海战役
和平之战——平津战役
收官之战——渡江战役
这个板块名称,站在宏观历史的角度命名,文字简洁、清晰、凝练,准确呈现了战略大决战阶段的整体脉络,可谓精彩历史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且教且研,与时俱进,历史课必定会愈加精彩。
【作者简介】邓继民,中学特级教师,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李婷轩】
常言道,站得高看得远。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想把历史课上得更精彩,在教学理念上,立意要高,理念要新。只有如此,方能为精彩历史课提供境界支撑。
2014年笔者执教“三国鼎立”下水课时,坚持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标准的统领下,整合本课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整合不同版本的同一内容,大胆取舍;跳出教材,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回看课本中的“小历史”,相机延伸拓展。最终达成这样的目的和效果:板块教学模式运用巧妙顺畅;教学流程呈现水到渠成;教法和学法彰显以生为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现象的结论,力求体现论从史出的学科教学特点。
2015年笔者执教“战略大决战”下水课时,确立的教学理念是:备课“四原则”和教学研讨“三目的”。备课的四原则是四跳出四站看。一是跳出本课看本课,即要站在中国近现代的战争史上看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二是跳出本册看本课,即要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看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三是跳出版本教材看本课,即要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整合不同教材版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看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四是跳出中国历史看本课,即要站在世界历史上看中国历史上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
公开研讨课是济宁市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的四大内容之一。研讨课的教学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成果展示,即通过课堂教学的研讨,把济宁市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的实验成果,推介和展示给全市同行;二是探究展现,即把“板块教学+”(即板块教学+史料教学、图表教学、思维导图等)的拓展研究,通过课堂研讨的形式展现出来,请全市的历史教研同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济宁市的“板块教学+”研究走向深入;三是破解迷津,即通过本课的教学案例,引导全市专家同行共同集中研讨,破解整体教研迷津,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实践范例。
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厚积与薄发的辩证关系完美地诠释了达成精彩课堂的前提条件:勤于积累和精于应用。
在研读“三国鼎立”一课时,笔者发现,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课本仅介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赤脚迎许攸”等故事,难以让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此,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为教学准备了全面、系统的素材:
在“文学中的曹操”环节,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宁教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到京剧《击鼓骂曹》中“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再到易中天教授“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因为他奸诈和可爱,所以是‘可爱的奸雄”。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学生多元思考,为全面、深刻评价做了极好铺垫。
在“历史中的曹操”环节,先选取曹操同时代的评论家许劭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再选取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评价“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最后选取当代史学家范文澜的评价“他是拨乱世的英雄”!由古及今,为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对曹操的不同评价,从而为学生更加理性地评价曹操打下坚实基础。
在“心中的曹操”环节,先让学生评曹操:“英雄已经远去,功过是非留由后人评说……你如何看待曹操?”最后,针对曹操,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评价,“同学们说的各有各的道理。他历来备受争议,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的正统观念在作祟,二是文艺作品的深远影响。他从未称帝,却背上了乱臣贼子的恶名;他平定北方,使社会由乱到治,却背上了乱世奸雄的罪名;他能谋善断,知人善任,却背上了奸诈狡猾的骂名。事实上,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他是政治家,是因为他把握时机‘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说他是军事家,是因为他能征善战、兼并群雄;说他是文学家,是因为他开宗立派、佳作传世。正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所说,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精彩课堂离不开教学的精心设计、精益求精和千锤百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精巧精当,事半功倍。
在“战略大决战”一课中,作为战略决战的首战,辽沈战役首开战局,其战略意义、战术技巧有其独特之处,在处理上如何讲得清楚、讲得精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乎后续的教学效果。此时,就需要下一番精雕细琢的功夫。
1.教学素材合理取舍。网络中的资源相当丰富,但不做处理的“拿来主义”并不可取。以辽沈战役的地图为例,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几个重点城市必须在地图中凸显出来。处理方式并不复杂,只需要将“长春、沈阳、锦州、营口”四个城市名称叠放在地图之上,这样地图更加清晰,学生的视觉效果得以增强。
2.图文搭配相得益彰。从某种程度上讲,鲜艳的图片比文字、语言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辽沈战役作为国共双方的首场较量,更是指挥者的战略智慧大碰撞。为此,毛泽东与蒋介石、林彪与卫立煌的图片呈对立式排列,凸显了那时战场上剑拔弩张、激烈对峙的气势。再配以醒目的文字,一方“帅将同心”,另一方“帅将异志”,最简短、最直接的文字将战略战术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对比鲜明,入骨三分。
3.史料呈现适时合度。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让史料为教学服务,就需要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呈现史料。辽沈战役的关键是争夺锦州。对东北的国民党军队来说,“守住”了锦州,“进”可以虎视整个东北,“退”可以与华北的国民党军队联合,亦可经海路撤往南方。而对解放军来说,“夺取”了锦州,就能截断敌军退路,进而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因此,在分析“锦州”的战略地位时,就必须重点呈现“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的史料。
4.语言组合精致恰当。教师精辟的解说,是课堂精彩纷呈的调味剂,辽沈战役是战略决战阶段的第一场经典胜利,精彩的讲解必不可少,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话不在多而在精”,笔者选取了林彪的三句经典“台词”:“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以乱打乱,只要活捉廖耀湘就行!”“部队不用部署,直围沈阳!”三句话形象生动,将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紧张的战场气氛、紧迫的战场决策呈现在学生面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研读“三国鼎立”一课中,要想让学生学习三国历史,就必须让学生准确感知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获得情感体验,为后续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仅靠课件中展示的汉室衰微、农民起义、军阀混战等图片、数据,难以感染和打动学生。为此,笔者设计了一段铿锵有力的解说词:“最高统治阶层的朝廷,政治腐败,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王权逐渐衰微;社会底层,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处于中间的统治阶层,军阀割据一方。从而导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排比句增强了语势,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从情感体验上,仍未达到预期效果,于是,结合自身声音厚重、深沉高亢的特点,又追加了一句:“当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字:‘乱!乱世出英雄啊,此时,曹操、袁绍、孙权、刘备等,纷纷登上了历史舞台。”一个“乱”字,再配上老师饱含激情、铿锵有力的语气,会让学生记忆悠长。
精彩的课堂是灵动的语言殿堂。“幽默诙谐”“随机应变”的课堂语言,对于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效果明显。
在研读“三国鼎立”一课时,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曹操的一“胜”一“败”耐人寻味。通过对比,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合作能力。在这一环节的过渡上,笔者这样设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但对曹操来说,官渡之战胜的光彩,赤壁之战败的悲惨!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同一个人、同样是火,我就纳闷了,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请同学们帮助我解开这个疑团。”这段设计,借用了小品《卖拐》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平添了课堂的趣味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学效果很好。
又如在“战略大决战”一课中,三大战役的胜利,离不开经典的战略战术,离不开伟人的运筹帷幄。此刻,再精美的语言,也难以准确形容伟人的形象。为此,笔者借用了一个趣味小故事:“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的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是大决战中的三大战役。142个日日夜夜,共歼敌150多万。毛主席拿着警卫员从他头上拔下来的一根白发,幽默地说:‘一根白发,赢得三大战役,值得!你再看看我,40多天,为了给大家上好这节课,熬得我是满头白发啊!这就是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借用故事,言简意赅,起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实效。
再如,为了凸显淮海战役中战略的重要性,笔者创造性地在字的结构上进行了创新,教学设计是:“淮海战役是国共主力之间的决战,60万打败80万,歼敌55万,是我军决定性的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神来之笔......杜聿明无奈地说,我们就是‘四合院里的树,树在,就是一个‘困字,把树伐了,我们就真的成为‘囚了。”由“困”到“囚”,仅仅用了两个字,将杜聿明的尴尬无奈和痛惜处境形容的淋漓尽致,平添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小品、相声类语言节目,缘何深受大众喜爱?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的课堂,如果适当、适度化用,那将会给学生带去多少美好的回忆啊!
在山东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引领下,针对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概念、板块建构策略、板块命名技巧、板块设计初探等问题,笔者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创新,使板块式教学与课题研究相得益彰,交映生辉。
一节历史课是否有深度,一个比较直观的表现,就是板块设计。在“三国鼎立”一课中,我最初的板块设计是:
国之分争——群雄并起争天下
国之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国之发展——三国竞相强天下
国之统一——回归主流天下合
这一板块名称凸显了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东汉末年的群雄并起纷争不断,到魏、蜀、吴的三足鼎立,再到鼎立之势形成后各国竞相发展经济图谋天下,最后到西晋灭吴实现统一,紧扣课文内容,线索清晰,围绕着“天下”“争”“分”“强”“合”四个字,更是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历史特点。但在这些板块中提到的“国”却前后不一。缺少前后的一致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将板块名称重新设计为:
汉末纷乱——群雄并起争天下
三足鼎立——豪杰抗争分天下
优势发展——三国竞相强天下
历史大势——回归主流天下合
今朝风流——浪花淘尽话英雄
纵观这一设计,既解决了“国”字含义不统一的问题,又体现了历史的发展线索。“回归主流天下合”可改为“回归主流合天下”,这样,“争天下”“分天下”“强天下”“合天下”对仗工整,前后连贯,一气呵成。最后一个板块的增加,虽能更好地体现对三国人物的重视,但过分强调了“四字一贯”,“话英雄”几个字的力度也不够。可改为“数风流人物——浪花淘尽论英雄”。这样,打破字数的局限,灵活运用诗词名句,更显机动、生动,“论英雄”的力度也呈现出来了。但板块名称属于“组合式”式,为此,笔者将板块进行了简化:
汉室衰微群雄怒
官赤逐鹿英雄出
三分天下谋一统
英雄远去尽湮没
细细推敲,这一设计中的“怒”,不符合历史事实。东汉末年的皇权衰落和权臣乱政,其结果是军阀割据群雄四起,因此,把“怒”改为“起”更为确切。而“尽湮没”一词,似有虚无主义的悲观情结,也不妥当,所以改为“尽评说”更好。为此,笔者最终确定的板块是:
汉室衰微群雄起
官赤逐鹿英雄出
三分天下谋一统
英雄远去尽评说
至于“远去”一词,当时仍欠深思,现在想来,不如改为“风流”好。四个板块构成一首“七言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层次鲜明,既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在“战略大决战”一课中,笔者最初的板块设计是:
序幕篇——济南战役
转折篇——辽沈战役
乾坤篇——淮海战役
战术篇——平津战役
胜利篇——渡江战役
篇章式的板块设计比较粗糙,不能清晰地呈现战役的特点。为此,笔者进行了板块的二次设计:
偏师攻城,主力打援——济南揭序幕
关门打狗,截断退路——辽沈是转折
中间突破,分段歼灭——淮海定乾坤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北平无战事
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南京飘红旗
在试讲中,一是感觉板块名称太长,不够简洁,二是把战役特点提前抛出来,缺少了悬念感。为此,把板块名称调整为:
序幕之战——济南战役
转折之战——辽沈战役
乾坤之战——淮海战役
和平之战——平津战役
收官之战——渡江战役
这个板块名称,站在宏观历史的角度命名,文字简洁、清晰、凝练,准确呈现了战略大决战阶段的整体脉络,可谓精彩历史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且教且研,与时俱进,历史课必定会愈加精彩。
【作者简介】邓继民,中学特级教师,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