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学业数据分析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浅析

    马佳 刘佳

    摘? 要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任。希望通过对某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学业数据的不同维度分析,进而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学业数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5-103-03

    1 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学业数据分析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的背景? 2000年以后,我国涌现出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新建本科院校也面临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不完备、办学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尤其当前,面对社会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多元化、高规格的应用需求,这些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能否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检验高校工作效果的核心落脚点,也是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衡量标准。这其中,作为毕业生学业水平相关数据的统计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述问题,深入剖析此数据,对于了解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效果和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毕业生学业水平数据是指毕业生在校期间所记录的与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相关的数据,此类数据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和效果。

    研究的意义

    首先,毕业生学业水平数据分析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末尾,毕业生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剖析现存问题,从而找到解决之道的关键依据。

    其次,通过对毕业生学业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学校人才培养中的若干问题,尤其是专业、学院的共性问题,可以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最后,不同专业间的毕业生学业数据可能存在差异,除了学科领域方面的差异外,也会体现出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还可以帮助出现问题的专业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本专业毕业生学业水平的提高。

    2 本项研究相关数据概况及天津天狮学院相关数据

    笔者将此次毕业生学业水平相关数据整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过程参与度相关数据,包含如期离校率、留级率、因成绩原因的休退学率等;另一类是人才培养效果相关数据,包含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因成绩原因未授予学位率等。两类数据中,前者注重培养过程,后者体现培养效果。

    教学过程参与度相关数据

    1)如期离校率。如期离校率指的是被录取学生入校后,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教学环节安排进行学习,并能够按照标准学习年限如期毕业(或结业)离校的比例。该数值反映学校及各专业依照既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整体情况,可作为测评培养过程、模式的主要依据。该学院近三年全校整体如期离校率分别为93.35%、

    91.71%和94.51%,均未达到95%。不同专业间也存在较大差距,有的专业如期离校率均超过95%,而有的专业却低于85%。从整体看,该学院如期离校率并不高,即学生因故未能如期完成学业的情况较多。

    2)留级率。留级是高校学年学分制管理的一种常见的学籍处理形式,即让学生在下一学年中再次学习原年级所学课程,通常是因为未达到既定的培养或学习目标而做出的一种决策。留级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其学生学习状况的适应度,留级率较高的学校,表征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知识学习和理解层面存在诸多问题。而根据实践调研发现,该学院近三年留级率分别为3.27%、3.12%和2.24%,呈下降趋势,反映出学校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调整。另外,留级主要出现在二年级的情况也说明新生对于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是造成留级的主要原因。

    3)因成绩原因的休、退学率。休、退学意味学生暂时或永久性地离开学校,不再参加学校安排的专业人才培养环节,这反映出在培养对象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果说如期离校率反映的是学生全程参与教学的过程,那么因成绩休、退学就直接反映了学生学习不佳导致其未能如期毕业的情况,多因为学生个人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及其他原因导致。该学院的此项数据比较分散,各专业间也不存在集中的现象,不同年级的数据几乎完全不同,涉及若干学科,专业间对比并不明显,可以认为此项数据与年级、专业等无正相关关系。但对于该项数据超过2%或多于五人的专业,则应进一步调查是否存在共性问题。

    人才培养效果相关数据

    1)毕业率。毫无疑问,学生的毕业率是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最直接反映,也是各高校实施教学过程的首要目的,其能够综合测度教与学的整体状态,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保障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以较高的毕业率作为目标,毕业率越高,表明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业完成度越高,相反则越差。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该学院近三年的毕业率分别为95.7%、95.1%和94.5%,可以说并不低。一方面,面对以上如此多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然能保持这样水平的毕业率,不得不说该学院为提高学生的毕业率做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该学院学生毕业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这也说明该学院在保证学校整体毕业状况稳定的前提下,在逐步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要求,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学位授予率。我国本科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均有学位获取资格,学历证书代表受教育者的学习经历及学习效果,而学位获取情况则更偏向于体现受教育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對于本科毕业生获取工作机会也相当重要。因此,除了学历证书外,学位授予率也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效果。该学院近三年91%~93%的学位授予率基本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值得注意的依然是部分专业出现的个别问题,连续出现85%以下学位授予率的专业并不全是被认为的难度较大的工科类专业,也包括艺术类及经管类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专业之间并非真正存在难易之分,更多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校教学安排与学生接受的匹配度。

    3)因成绩原因未授予学位率。由于授予学位是对某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故除因成绩原因未获取毕业证以外,各高校基本都设置了其他的学位授予条件,如学生是否受到过处分,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等。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未获得学位的学生都是由于成绩原因导致的,虽然近三年该学院此项数据分别为7.35%、6.18%、6.75%,但每年都有个别专业超过15%甚至20%的情况,这对于该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是有问题的。

    3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新建本科院校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布局,并根据自身办学目标设定,大多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应用型。但与之相悖的是,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校相类似,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极易出现年轻教师用深奥的教学大纲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导高考低分的学生,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源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对生源情况和就业需求状况没有准确认识。既然明确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将培养方案和各项教学安排应用型化,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学以致用,教师授业解惑,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以保障。

    公共基础课未能起到应有的基础作用? 公共基础课作为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期准备,却成为学生不能如期毕业的主要原因,其根源在于未切实根据学生情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或未依照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进行适应性改革。这样的情况在新建本科院校屡见不鲜,照搬老牌公办高校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教学大纲,未能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及生源情况而进行调整,因而导致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异,结果就是公共基础课不仅不能达到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目的,还成为阻碍专业人才培养的桎梏。高校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调整授课内容,使其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进而发挥基础课的基础作用。

    对于新生的学习引导不到位? 根据该学院留级情况,可以清晰看出,一年级留级比例占各年级之首,几乎达到80%的比例,这就说明该学院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年容易出现适应性问题,这种适应性既体现在对于大学学习方法的适应上,也体现在大学自我管理的适应上。从唯高考论的高中学习一下跨越到自我约束、“无人问津”的大学学习中,学生出现自我散漫、盲目的情况非常普遍。可作为育人部门、供才之来源,高校应该对此类情况及时干预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不知所措的第一年。

    課程应用性不强,无法吸引学生?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研究型高校最明显的区别,应用性是其“杀手锏”。但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并未洞悉这一要务,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设置,同质化非常严重,别的学校开什么课,自己就开什么课;别的学校怎么讲,自己就怎么讲。这不仅导致自身办学优势无法发挥,而且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其中突出的便是与学生受教育的诉求存在差异,照本宣科式的课程教授方式只适合传授知识,并不利于学生应用性能力的提高。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符合高校培养需要的课程,实现新目标新方法,引导学生的兴趣学习,实现学以致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挖掘自身办学特色,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向,根据自身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合行业和学生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方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从公共基础课改革抓起,以专业课的实践应用性为重点,切实将课程授课内容与人才培养方向相统一,才能逐渐摸索出属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方磊,武瑞婵,王刈禾.高校学业评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11):82-85.

    [2]张颖春.论民办高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0-82.

    [3]陈胜华.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9):122-124.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天狮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学业数据分析模型的构建研究——以天津天狮学院为例”成果(项目编号:K16010)。

    作者:马佳、刘佳,天津天狮学院(301700)。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成因及防控策

    蔺养宁摘 要:近些年来,关于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报道层出不穷。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重创,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是

  • 优化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三借助”

    圣小云【摘? 要】写话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写话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如果写话教学不扎实,那么,学生就不能够有效地进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