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的史学研究与知识创新
倪小勇 薛晶滢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育资源的集成建设和开放共享,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和研究路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知识创新。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史学研究;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3-0020-03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发展的重构
1.对信息化本质与内涵的认识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的拓展和外延,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应首先客观认识信息化的产生发展与其本质。信息化最初概念是在六十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七十年代后期经英译后传播到西方,信息化的概念才被西方社会普遍使用。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国内学术界曾有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其基本定义角度主要有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层面的概括、有基于信息演变过程的总结、有从信息资源共享层面的构建等。九十年代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信息化的要素和含义,并认为信息化是依托信息技术,且处于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因而,信息化本质上是对各种有效资源的集成,是对以人为个体的生产力的解放。随着信息化在社会范围内的迅速扩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场深刻变革。
2.信息化实现教育开放式发展
自信息技术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已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数字化教学等,进一步扩大了教育资源的开放程度与普及效应。经过近十余年来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然在国内高等教育界掀起了教育变革的浪潮,典型实例就是“慕课”带来的冲击。“慕课”是从英文MOOCs音译过来的,学界冠之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其始于2011年秋天,发端于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时称这一事件为“慕课元年”。慕课现象在国内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出现,对大学已有教育体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主要体现在对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和教学模式的冲击、对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等被动教学方式的挑战、对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的撼动、对高校人才交流与竞争的刺激更为频繁激烈、以及对推动大学加快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更为迫切等。[1]面对慕课的出现,有学者指出:“慕课带来的变化和冲击会越来越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2]因此,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3.信息化重构高等教育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现阶段,国内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照本宣科、满堂灌式的时代。纵观国内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动地教,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并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机制下,知识传授效果欠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无从谈及。由国外优质课程资源整合而成的“慕课”,对国内高等教育既是挑战,又是整装待发的良好时机。在很多教育研究者看来,这是继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革新与改革,代表着未来教育的方向。一定程度上,MOOCs将重构教育发展的蓝图。从更为广域的视角出发,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教育信息化正引领和推动着高等教育的重塑,并必将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学术课题研究、教学资源配置、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产生剧烈的变革。
二、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史学研究与路径探索
信息化进程对教育发展的重构作用,体现在大学教学与学术的各个方面,对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亦最为显著,对此学界多有讨论,并已初步形成共识,在此不作过多赘述。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研究成果。客观来讲,由于信息化的介入,使学术研究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有了更多的途径取向,并取得了更加有效的研究成果。而作为基础的史学研究,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信息化背景下却具有范式壁垒的限制,需要进行大胆突破和革新。
1.传统史学研究的范式和现状
史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认识历史,传统的史学研究是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基本的方法是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傅斯年先生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史料就是史学家还原历史的原料,谁占有新史料,谁就容易出成果。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历史学家“重现”历史的基础。一般说来,搜集史料,要力求广泛、丰富;运用史料,必须经过考订鉴别,以确认它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在确定研究方向后,搜集史料、考订鉴别,进而运用史料即成为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经而久之便固化在教学者与研究者的思维中,难以改变。从科学的史学研究角度看,只有掌握足够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并确定好适当的选题,方能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史学研究者必须花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穷究经史,通过量的积累而实现质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主观式的选题判断具有经验主义的深刻烙印,往往会因方向性的错误而事倍功半或前功尽弃。目前,在国内全科式的教育模式和有限的学习时限下,史学研究要取得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有一定困难的。
2.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史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史学遗存和积淀亦博大精深。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逐步推进史学研究与信息化科学地融合,对新时期的史学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前所述,信息化本质上是对各种有效资源的集成,是对以人为个体的生产力的解放,能够实现教育开放式发展,并最终推动高等教育的重塑。基于此,我们提出信息化环境下的史学研究路径:架构信息平台——检索相关信息——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研究成果。其中,架构信息平台是关键;检索相关信息是基础;确定研究方向是核心;形成研究成果是最终目的。在浩瀚的史学文献中,做好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是巨大而又系统性的工作,鉴别与考订史料的一系列工作均要在这一环节完成,因而需要加强具有组织行为的顶层设计。同时,目录学作为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根据,是信息数据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正如清代学者张之洞曰:“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3]正是依托信息平台的支撑,在开放式的资源共享环境中,将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史学研究路径的“翻转”和“重塑”。
三、以宋代的《汉书》研究实证研究路径
信息化环境下的史学研究路径,与传统史学研究的方式似乎有所背离,实则殊途同归。下面通过宋代的《汉书》研究实证此研究路径。
经历唐末五季的文献残毁凋敝之后,宋代开创的崇文风尚为宋代史学的繁荣和复兴提供了滋润的土壤。《宋史·艺文志》载:“尝历考之,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4]次仁、英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六卷。次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零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三朝所录,则两朝不复登载,而录其所未有者。四朝于两朝亦然。最其当时之目,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焉。”
由此可见,宋代科教文化兴盛,历史文献典籍浩瀚,且宋人尤为嗜爱《汉书》。《资治通鉴外纪 序》载:“本朝去古益远,书益烦杂,学者牵于属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书》。”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若要纯粹依靠翻寻和查阅书籍资料完成宋代的《汉书》研究,即使经年累月用功于此,亦恐惶惶而不知终日。
按照信息化环境下的史学研究路径要求,这一研究的关键环节就是构建信息平台。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依托的信息平台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及书同文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制作。这一信息平台囊括了宋代统治期间宋人关于《汉书》的全部文献资料;二是由方建新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及信息检索平台,搜集了20世纪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公开发表出版的宋史研究论文与著作目录,截止时间为2000年底;三是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建立的中国知网(CNKI)数字出版平台,提供了新世纪以来公开发表出版的宋史研究论文与学术著作。如上所述均是具有较高标准和质量的信息平台,以此为基础,经过对检索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宋代的《汉书》研究具有较为完备的资料基础和可行性,通过后期的凝练与提升,即能形成依据扎实且内容丰富详实的史学研究成果。
四、对教育信息化与知识创新的认识
信息化引领了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使大学步入了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逐步重塑了史学研究的路径,然其实质上是推动了知识的传承创新。
1.教育信息化是战略性选择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已处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近年来,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教育的方式冲击着国内教育市场,抢占课堂教学,抢夺优质生源。面对教育竞争的危机,要从国家教育战略出发,做好进行长期竞争的准备,并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实施,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2.教育信息化推动知识创新
创新是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现了知识的集成、开放与共享,促进了知识积累向知识创新的转化,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助推器。
3.教育信息化需要规范标准
教育信息化深刻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信息化教育的每个环节都以规范标准的要求设计,并通过学习者的自由组合实现培养目标。学术研究的信息平台建设亦应严格规范,在国家统一标准的指导下,加强基础数据信息化建设,引领学术研究健康发展。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现,为“未来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年8月21日,14版.
[2]姜泓冰.“慕课”来了,大学是“危”还是“机”?[N].人民网,2013年8月28日.
[3]张之洞,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
[4]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卷二百二,志第一百五十五:5031.
(编辑:杨馥红)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育资源的集成建设和开放共享,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和研究路径,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知识创新。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史学研究;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3-0020-03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发展的重构
1.对信息化本质与内涵的认识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的拓展和外延,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应首先客观认识信息化的产生发展与其本质。信息化最初概念是在六十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七十年代后期经英译后传播到西方,信息化的概念才被西方社会普遍使用。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国内学术界曾有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其基本定义角度主要有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层面的概括、有基于信息演变过程的总结、有从信息资源共享层面的构建等。九十年代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信息化的要素和含义,并认为信息化是依托信息技术,且处于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因而,信息化本质上是对各种有效资源的集成,是对以人为个体的生产力的解放。随着信息化在社会范围内的迅速扩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场深刻变革。
2.信息化实现教育开放式发展
自信息技术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已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数字化教学等,进一步扩大了教育资源的开放程度与普及效应。经过近十余年来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然在国内高等教育界掀起了教育变革的浪潮,典型实例就是“慕课”带来的冲击。“慕课”是从英文MOOCs音译过来的,学界冠之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其始于2011年秋天,发端于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时称这一事件为“慕课元年”。慕课现象在国内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出现,对大学已有教育体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主要体现在对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和教学模式的冲击、对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等被动教学方式的挑战、对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的撼动、对高校人才交流与竞争的刺激更为频繁激烈、以及对推动大学加快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更为迫切等。[1]面对慕课的出现,有学者指出:“慕课带来的变化和冲击会越来越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结果。”[2]因此,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3.信息化重构高等教育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现阶段,国内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照本宣科、满堂灌式的时代。纵观国内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动地教,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并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机制下,知识传授效果欠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无从谈及。由国外优质课程资源整合而成的“慕课”,对国内高等教育既是挑战,又是整装待发的良好时机。在很多教育研究者看来,这是继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革新与改革,代表着未来教育的方向。一定程度上,MOOCs将重构教育发展的蓝图。从更为广域的视角出发,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教育信息化正引领和推动着高等教育的重塑,并必将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学术课题研究、教学资源配置、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产生剧烈的变革。
二、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史学研究与路径探索
信息化进程对教育发展的重构作用,体现在大学教学与学术的各个方面,对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亦最为显著,对此学界多有讨论,并已初步形成共识,在此不作过多赘述。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研究成果。客观来讲,由于信息化的介入,使学术研究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有了更多的途径取向,并取得了更加有效的研究成果。而作为基础的史学研究,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信息化背景下却具有范式壁垒的限制,需要进行大胆突破和革新。
1.传统史学研究的范式和现状
史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认识历史,传统的史学研究是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基本的方法是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傅斯年先生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史料就是史学家还原历史的原料,谁占有新史料,谁就容易出成果。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历史学家“重现”历史的基础。一般说来,搜集史料,要力求广泛、丰富;运用史料,必须经过考订鉴别,以确认它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在确定研究方向后,搜集史料、考订鉴别,进而运用史料即成为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经而久之便固化在教学者与研究者的思维中,难以改变。从科学的史学研究角度看,只有掌握足够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并确定好适当的选题,方能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史学研究者必须花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穷究经史,通过量的积累而实现质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主观式的选题判断具有经验主义的深刻烙印,往往会因方向性的错误而事倍功半或前功尽弃。目前,在国内全科式的教育模式和有限的学习时限下,史学研究要取得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有一定困难的。
2.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史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史学遗存和积淀亦博大精深。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逐步推进史学研究与信息化科学地融合,对新时期的史学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前所述,信息化本质上是对各种有效资源的集成,是对以人为个体的生产力的解放,能够实现教育开放式发展,并最终推动高等教育的重塑。基于此,我们提出信息化环境下的史学研究路径:架构信息平台——检索相关信息——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研究成果。其中,架构信息平台是关键;检索相关信息是基础;确定研究方向是核心;形成研究成果是最终目的。在浩瀚的史学文献中,做好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是巨大而又系统性的工作,鉴别与考订史料的一系列工作均要在这一环节完成,因而需要加强具有组织行为的顶层设计。同时,目录学作为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根据,是信息数据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正如清代学者张之洞曰:“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3]正是依托信息平台的支撑,在开放式的资源共享环境中,将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史学研究路径的“翻转”和“重塑”。
三、以宋代的《汉书》研究实证研究路径
信息化环境下的史学研究路径,与传统史学研究的方式似乎有所背离,实则殊途同归。下面通过宋代的《汉书》研究实证此研究路径。
经历唐末五季的文献残毁凋敝之后,宋代开创的崇文风尚为宋代史学的繁荣和复兴提供了滋润的土壤。《宋史·艺文志》载:“尝历考之,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4]次仁、英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六卷。次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零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三朝所录,则两朝不复登载,而录其所未有者。四朝于两朝亦然。最其当时之目,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焉。”
由此可见,宋代科教文化兴盛,历史文献典籍浩瀚,且宋人尤为嗜爱《汉书》。《资治通鉴外纪 序》载:“本朝去古益远,书益烦杂,学者牵于属文,专尚《西汉书》,博览者乃及《史记》、《东汉书》。”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若要纯粹依靠翻寻和查阅书籍资料完成宋代的《汉书》研究,即使经年累月用功于此,亦恐惶惶而不知终日。
按照信息化环境下的史学研究路径要求,这一研究的关键环节就是构建信息平台。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依托的信息平台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及书同文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制作。这一信息平台囊括了宋代统治期间宋人关于《汉书》的全部文献资料;二是由方建新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及信息检索平台,搜集了20世纪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公开发表出版的宋史研究论文与著作目录,截止时间为2000年底;三是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建立的中国知网(CNKI)数字出版平台,提供了新世纪以来公开发表出版的宋史研究论文与学术著作。如上所述均是具有较高标准和质量的信息平台,以此为基础,经过对检索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宋代的《汉书》研究具有较为完备的资料基础和可行性,通过后期的凝练与提升,即能形成依据扎实且内容丰富详实的史学研究成果。
四、对教育信息化与知识创新的认识
信息化引领了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使大学步入了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逐步重塑了史学研究的路径,然其实质上是推动了知识的传承创新。
1.教育信息化是战略性选择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已处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近年来,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教育的方式冲击着国内教育市场,抢占课堂教学,抢夺优质生源。面对教育竞争的危机,要从国家教育战略出发,做好进行长期竞争的准备,并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实施,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2.教育信息化推动知识创新
创新是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现了知识的集成、开放与共享,促进了知识积累向知识创新的转化,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助推器。
3.教育信息化需要规范标准
教育信息化深刻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信息化教育的每个环节都以规范标准的要求设计,并通过学习者的自由组合实现培养目标。学术研究的信息平台建设亦应严格规范,在国家统一标准的指导下,加强基础数据信息化建设,引领学术研究健康发展。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现,为“未来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年8月21日,14版.
[2]姜泓冰.“慕课”来了,大学是“危”还是“机”?[N].人民网,2013年8月28日.
[3]张之洞,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
[4]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卷二百二,志第一百五十五:5031.
(编辑:杨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