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儿童玩具的功能嬗变

    

    

    摘 要: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康元玩具广告为例,剖析我国近代儿童玩具的功能嬗变。在近代工业化进程影响以及进步儿童观的启蒙下,儿童玩具的功能被重新发现与建构,并对我国早期儿童玩具工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近代;康元玩具;功能;嬗变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对儿童玩具持有警惕态度,三字经“勤有功、戏无益”在儿童的学习与玩耍之间充当着警戒线,儿童玩具成了无价值或不值一提的东西。清末民初,开埠后的上海较早地受到西方思想影响。儿童玩具设计与生产既与国际社会相联系,又呈现出自身特点,尤其反映在社会对玩具功能的认识与建构方面。

    1 从隐喻祈祝到社会认知

    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发生变革,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曾经根植于农耕文化的儿童玩具遭遇了巨大的冲击,逐步被工业商品玩具所替代,玩具的功能随之发生转变。

    1.1 传统民间玩具的祈祝功能

    农耕文明孕育出的民间玩具与中国社会传统的生产生活、节令礼俗等民俗事象之间密切关联,民间玩具自制作之始就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被赋予了强烈的祈祝愿望。例如,每逢新生婴儿的“洗三”、百日、周岁以及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家族的长辈常常手工缝制各种形式的布玩具赠予儿童,借助礼俗或风俗表达驱邪、祛病等祈祝愿望,以此表达长幼之间的情感。在此类民俗事象中,玩具是成人护佑儿童心理愿望的物化体现,它们的隐喻祈祝性、装饰性、观赏性远远大于可玩性。

    1.2 工业玩具发展儿童的社会性

    工业玩具是指以大机器制造为基础的工场产品,不同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家庭自制玩具或手工作坊玩具。民国十一年(1922年),日本留学归沪的项康原引进日本设备,创办康元印花制罐厂,生产马口铁材质的包装盒。历经十年发展后,公司改制为康元制罐厂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始利用制造罐盒剩下的边角料生产铁皮材质的儿童玩具。在项康原的带动下,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新式儿童玩具很快在沪上流行起来。当时国际社会各式各样的新发明,如汽车、飞机、电话、火车等被设计成惟妙惟肖的玩具造型。1934年(民国23年),康元制罐厂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爱国玩具厂,设玩具部,康元玩具产品种类进一步被丰富。

    在当时那个时代,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商品广告是企业主要的营销手段。因此,那些流传至今的玩具广告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直观的窗口。例如,康元玩具广告语:“佳节送礼,康元玩具最为相宜”(图1),表明在当时社会,工业玩具已经出现在较正式的社交场合了。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受20世纪“幼者本位”进步儿童观的启蒙,儿童作为独立生命主体的地位被发现,儿童应该拥有符合其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特点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观念开始得到成人世界的认可。

    有民国学者这样描述康元玩具:“(康元玩具)有狗、猴、青蛙、汽车、象、鸡等,都含有教育的意味。”[1]可见,这些玩具造型都是当时社会生活实物的写照。此外,代表当时先进生活方式的汽车玩具已经出现在儿童的娱乐生活中了。可以说,这一描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儿童玩具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营造现实社会情境,让儿童借助玩具进行模仿、装扮、表演,从而认识周围的环境和成人世界的社会规则和生活观念,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社会认知功能。

    2 从单纯陪伴到启智伴随

    20世纪20年代,世界逐步形成以德国柏林为轴心的科学艺术繁荣时代,西方国家快速步入以流水线为代表的经济高速发展期,功能主义观念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近代教育学者将关注点转向儿童玩具的启智功能。

    2.1 相关理论研究

    近代以来,儿童玩具的功能建构确立在吸收舶来文化优点与立足本国实际的基础之上。文化学者陈济芸提出“玩具必须是教育的”;[2]陈鹤琴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亲自设计生产适合儿童发展特点的“活”玩具,即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的玩具;更有学者进一步阐明“玩具是儿童唯一的恩物,能增进物理之知识、审美之观念”。[3]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蔡元培、鲁迅、陈之佛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实用美术救援经济”“改良国货”“工业品艺术化”等学说的提出,指引和修正着近代儿童玩具的功能导向。

    陈济芸认为,玩具必须是教育的,玩具一旦脱离教育,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应从“精神”和“身体”两大方面评价儿童玩具的价值。“因为要适应精神教育的目的,所以必须从年龄、气质、实用、技术上面着想。因为要适合身体教育的目的,所以必须从卫生、运动上面着想。”[2]换言之,玩具功能的建构既受上述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又需在这6个方面发挥作用。儿童玩具设计与社会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与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体育学、卫生学等学科交叉融合。

    可见,近代教育家、幼教专家普遍达成关于“理想玩具”的一致共识:第一,必须能够促进儿童的活动与运动;第二,必须能够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思想力;第三,必须是实际生活的缩影,准备将来社会生活;第四,必须能投合儿童的兴趣。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得以继续梳理近代儿童玩具功能的落点:促进儿童的动作发展;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激发儿童的兴趣爱好。

    综合而言,在农业社会,传统民间玩具是陪伴儿童成长的陪伴物,只是这种陪伴往往是成年人预设的、单向施予的,儿童与玩具之间的互动方式也是相对单一的,主要以静态观赏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技术飞速发展,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此时,传统民间玩具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启发智力的玩具。

    2.2 康元玩具广告的体现

    除了凸显玩具的社交功能和认知功能外,康元玩具广告更加强调和突出儿童玩具的“启智”功能。例如,“康元活动玩具,增进智慧,补助教育”“康元活动玩具,件件生动,个个有趣,是儿童的好伴侣”“康元活动玩具,小朋友最喜欢”(图2)。由这三例广告可见,当时的儿童玩具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能够活动(跳动、摆动、摇动等);二是能吸引儿童注意;三是能启发儿童的手、眼、脑、心协调发展。由此而言,儿童与玩具之间的互动方式相应地变成了双向互动,是启发儿童智慧的伴随物,具有启智的作用。

    3 结语

    儿童玩具被看作是小型的立体“时间胶囊”,它们不但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工业、教育乃至社会经济水平等,更能流露出一个民族的爱好、想象力及创造力。近代儿童玩具从隐喻的祈祝转向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补助教育,启发儿童的智慧,显然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近代儿童玩具功能嬗变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儿童观的进步,玩具的功能必将被不断调整。对于近代儿童玩具功能的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追根溯源,更好地认识今天的儿童玩具。

    参考文献:

    [1] 陆振维.参观康元制罐厂记[J].妇女月报,1936,2(4):39.

    [2] 陈济芸.玩具与教育[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84.

    [3] 佚名.儿童与玩具的关系[J].玲珑,1931,1(13):457.

    [4] Philippe Aries(法).儿童的世纪[M].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 俞寄凡.玩具与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33.

    [6] 王受之.世界近代設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赵冬霞(1980—),女,山东烟台人,博士,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从事近代上海设计研究。

相关文章!
  • 国产动漫电视剧的故事创作探析

    动漫电视剧是动画作品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动漫电影相区分,一般来说又可以分为单元剧与连续剧两种类型。在单元剧的形式中,整部作品架构于

  • 论英美文学流派对恐怖电影的影

    徐辉【摘 要】本文在英美文学基础上,探讨了其比较突显的恐怖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带给恐怖片的巨大影响,让相关领域对这两者之间存在的

  • 试论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蒙太奇

    卢斯阳摘要:从我国目前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美术教师主要教课内容只停留在单纯训练学生基本的绘画技能上,很少有美术课程会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