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新思路
【摘要】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习惯都是老师教授,学生记,这样不但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使师生双方疲惫不堪。改变一下方式,变换一种思路,采用“感悟—思考—探讨—创造”为基础的模式,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或许能变得生动而有趣。
【关键词】感悟 思考 探讨 创造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是我们却把教学变成单纯的教、授,把学生变成接受的容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经典的语言被我们演绎成自己的“传”,自己的“授”,自己的“解”。这样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教师疲惫不堪学生昏昏欲睡。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方式,变换一种思路,采用以“感悟—思考—探讨—创造”四步法为基础的模式。
一、感悟
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步是读,要读出感觉。了解所读文章内容,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意志、思想,让心灵在阅读中受到触动,让语言材料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如我们在学习《庄暴见孟子》时通过读文章,我们能很自然地感悟到有两幅画面,可归结为“怨声载道图”和“黎庶安乐图”。这样文章的主体内容把握住了,理解起来也就很容易了。
当然我们也可采取一定的手段先将学生带入某种氛围中,然后再读文章,理解可能会更深刻。如:我们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可以在授新课之前放《梁祝》中的《化蝶》一段,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就比较深刻。
二、思考
让学生在领悟了语言文字所蕴涵的巨大魅力的基础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是思考的开始,教师就是要在大纲的指导下,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由浅入深,由文章表面的文词进而深入到文章的内容,由文章本身段落与段落的综合思考进而与生活链接起来思考,教师要注意创设深入思考的契机和条件。
如于漪老师在教授《荔枝蜜》一课时,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蜜”字,要求学生分析其字形结构,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蜜”与什么有关系?为何是这样的字形构造?此字与“密”字有何区别?于是学生由“蜜”联想到蜜蜂,继而再联想到蜜蜂采花酿蜜,再进一步拓展联想到勤劳的劳动人民。这样一来,学生既把握了文章的结构线索,又迅速准确地领悟到了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三、探讨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生疑、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判断、推理,调动学生的知识存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一过程中可以采取师生、生生多向交流方式去解疑。
如学习完《荆轲刺秦王》,可就荆轲这个人物展开讨论,肯定他抑或否定他。先介绍前人对他的评价: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一言”;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那么我们怎样认识这个人物呢?启发学生就此评价进行讨论。这样一来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搞活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懂得较全面地看问题。
再如讲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联想一下同为现实主义诗人的白居易,让学生自行发挥,再给予适时引导。杜甫具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精神,而白居易却是“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乐天《新制布裘》)、“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村居苦寒》),只是觉得自己强与别人而羞愧,此外再无别的行动,二者的差别显而易见。据此古人也有评论“或谓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通过这样的引伸,拓宽学生的思路,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看法,进而培养学生看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四、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放开学生的手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把自己己有的知识重新整合,创造出种种新意象。
如讲完莫泊桑的《项链》后,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写此文。学生只有在对篇中人物路瓦裁夫人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方可行文;讲完《阿Q正传》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阿Q这一人物形象,最后每组同学均据自己的理解形成文字——《我眼中的阿Q》,这样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教学只会将课堂变成一潭死水,而且也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因地因时想办法讲策略,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当今教育世界性的主题是“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我国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也要求与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相适应,主张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自主发展”,我们应响应这一号召,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这才是作为教师的神圣使命。
★作者简介:息文娟,河北省衡水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