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成玉芹
摘 要:近年来,保定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政府不断推进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注重旅游文化的挖掘和旅游品牌的塑造,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保定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634.3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4.7亿元,旅游接待规模和收入继续保持河北省首位,旅游业成为保定市经济的重要支柱,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突破。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定;产业升级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京畿重地,特殊的区位优势承载着服务北京及承接首都功能的疏解。保定市拥有众多的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依靠燕山、太行山脉,拥有大清河水系,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等自然资源,目前拥有国家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11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森林公园5处;清西陵、满城汉墓、清朝总府衙署、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狼牙山、冉庄地道战等历史塑造了保定市厚重的古城文化底蕴,提供了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不断整合,区域内大旅游格局逐渐形成
近年来保定市大力推进景区的提档升级建设,改变了之前只有一个5A级景区的局面,积极申报野三坡景区成为5A级景区,除此之外,清西陵、白石山、狼牙山、满城汉墓、天生桥也在大力创建和申报5A级景区,这对保定市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保定市经过规划发展初步形成“一核三区一带”旅游产业集群,以直隶总督署、冉庄地道战、满城汉墓等为代表的“一城三星”古城文化休闲旅游聚集区;以野三坡、清西陵、白石山等为代表的“涞涞易”山地休闲避暑旅游聚集区;以白洋淀、白沟、白洋淀温泉城等为代表的“两白一城”湿地温泉购物旅游聚集区;以天生桥、腰山王氏庄园等为代表的古北岳-恒山历史文化休闲旅游聚集区;以六祖禅寺、定兴昌利农业生态园、清苑古城香业为龙头的京保观光休闲游憩带,已初步形成“中心引领、多元带动,众星拱月、月照群星”的大旅游格局。
二、深入发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旅游产业呈现融合之势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保定发展全域旅游与其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不仅非常契合,而且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2015年,保定市旅游局转变旅游单一化发展的传统理念,一是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树立“旅游+”思维,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其他领域的融合。二是全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市旅游局与河北康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保定智慧旅游发展,完成了智慧旅游智慧营销平台规划和一期建设。还开通了“醉美保定”官方微信,全面传递旅游资讯信息。
三、跟进旅游营销及相关行业的服务质量,产业升级改造不断推进
加大对保定旅游形象的宣传力度,以“京畿胜境 醉美保定”为主题宣传口号,相继在京津冀电视台推出保定旅游专题节目、红色旅游专线、以及相关的保定旅游文化宣传品,这些都起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举办摄影大赛、专题推介我市“跟着老电影去旅行”、“两白一山一城”“北太行”等精品旅游线路,这些活动都对保定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保定市按照国家和省旅游局关于旅游厕所建设的要求,2015年,实际完成了166座旅游厕所的新(改扩)建,在全省排名位列前茅。同时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经过整改提升,景区旅游厕所、停车场、步游路、游客中心、购物店、标识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全面完善,完成了保定旅游集散咨询中心的建设,目前,全市重要节点、主要景区已经建成30多座游客咨询中心。
四、京津保旅游大格局和旅游一体化建设日臻完善
保定市旅游在编制《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拒马河生态文化旅游走廊发展规划》等规划时,充分考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在设计上实现与京津对接,使之更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双方着力打造京西南区域旅游品牌,重点推进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一体化进程和拒马河文化休闲健身旅游走廊建设,旨在通过地区合作,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建设,以旅游带动产业大发展。
保定市目前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政府也在积极把保定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城市、京津冀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力求实现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张五明.保定旅游产业发展全调查:一个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区的诞生[EB/OL].http://www.toutiao.com/i6309335583596478977/.2016-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