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课本中“实验与探究”引出的中考题

陈良俊 曾凤菊
1 课本中的“实验与探究”中的问题
1.1 原问题与解答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16页“实验与探究”中有如下问题(下称原问题):
如图1,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O又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一个顶点,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那么无论正方形A1B1C1O绕点O怎样转动,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总等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14,想一想为什么?
图1 图2 图3要解决此题,可以先从特殊情况考虑,当正方形绕点O转动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即A1O、C1O分别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重合,此时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是△OAB,其面积显然等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14.
当正方形A1B1C1O绕点O转动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可以将一般情况转化为特殊情况了解决.
方法1 如图1,由题设易得∠AOB=∠BOF,OA=OB,∠OAE=∠OBF,△AOB≌△BOF,从而得S┧谋咝蜲EBF=S△AOB=14S┱方形ABCD.
方法2 如图3,过O点分别作OG⊥AB,OH⊥BC,垂足分别为G、H,易证△OEG≌△OFH,从而得S┧谋咝蜲EBF=S┱方形OGBH=14S┱方形ABCD.
1.2 相关结论
如图1,除了S┧谋咝蜠EBF=14S┱方形ABCD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到相关的结论,如:AE=BF,EB+BF=AB=2OB,∠OEB+∠OFB=180°,△AEO≌△BFO,△EBO≌△FCO等.
2 由原问题引出的中考题
2.1 增加背景图形个数
图4例1 (2006年晋江市中考试题)将n个边长都为1cm的正方形按如图4所示摆放,点A1、A2、…、A璶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
A.14cm2 B.n4cm2
C.n-14cm2D.(14)琻cm2
分析 这道试题在原探究问题的基础上,叠加了更多的正方形.要求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每一个重叠部分的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由上述的原问题可直接得到结论: 每一个重叠部分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14.
其二,有多少个重叠部分的四边形?这实质上是从图形中探求简单的规律,由于两个正方形有一个重叠部分,三个正方形有两个重叠部分,依此不难得出: n个这样的正方形有(n-1)个重叠部分.
所以,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n-14cm2,故选C答案.
2.2 变换背景图形形状
例2 (2007甘肃金昌市)一位同学拿了两块45°三角尺△MNK,△ABC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MNK的直角顶点M放在△ABC的斜边AB的中点处,设AC=BC=4.
(1)如图5,两三角尺的重叠部分为△ACM,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周长为.
(2)将图5中的△MNK绕顶点M逆时针旋转45°,得到图6,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周长为.
(3)如果将△MNK绕M旋转到不同于图5和图6的图形,如图7,请你猜想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4)在图7情况下,若AD=1,求出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
图5 图6 图7 图8分析 原问题中旋转的两个背景图形是正方形,这里将它们改成直角三角形,本质并没有改变,解题思路也没有变.直接由上面的结论得:图5、6、7中两三角尺重叠部分的面积是4, 易求得图5中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是42+4,图6中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是8.
第(4)问,要求图7中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关键是求出DM、GM的长度,如图8,过点M分别作MP⊥AC于P、MQ⊥CB于Q,所以DM=GM=DP2+PM2=12+22=5,所以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为4+25.
2.3 变动背景图形位置
例3 (2007山东临沂市)如图9,已知△ABC中,AB=BC=1,∠ABC=90°,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D放在AC的中点上(直角三角板的短直角边为DE,长直角边为DF),将直角三角板DEF绕D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图9 图10 图11(1)在图9中,DE交AB于M,DF交BC于N.①证明:DM=DN;②在这一旋转过程中,直角三角板DEF与△ABC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MBN,请说明四边形DMBN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是如何变化的?若不发生变化,求出其面积;
(2)继续旋转至如图10的位置,延长AB交DE于M,延长BC交DF于N,DM=DN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继续旋转至如图11的位置,延长FD交BC于N,延长ED交AB于M,DM=DN是否仍然成立?请写出结论,不用证明.
简析 当直角三角板DEF旋转到图10所在的位置时,从直观上可以猜想结论DM=DN仍然成立.连结BD,易证△DBM≌△DCN.
当直角三角板DEF旋转到图11所在的位置时,同样可以得到DM=DN.此时,∠MDN为直角,本质上与图9一样.
评析 这道试题在例2的基础上,变换了旋转的角度,设置新的问题.图形位置变化了,并没有改变原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在观察图3时,我们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要从表象中看出问题的实质:与图1给出的信息完全一样.
2.4 改变旋转中心
例4 (2007四川资阳市)如图12,已知为正方形AB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不与A、C重合),PE⊥BC于点E,PF⊥CD于点F.
(1) 求证:BP=DP;
(2) 如图13,若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是否总有BP=DP?若是,请给予证明;若不是,请用反例加以说明;
(3) 试选取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分别与四边形PECF的两个顶点连结,使得到的两条线段在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长度始终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 .
图12 图13简解 ⑴ 解法1 在△ABP与△ADP中,利用全等可得BP=DP.
解法2 利用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可得BP=DP.
⑵ 不是总成立 .当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点P旋转到BC边上时,DP>DC>BP,此时BP=DP不成立.
⑶ 连结BE、DF,则BE与DF始终相等.
在图12中,可证四边形PECF为正方形,显然BE=DF;
在图13中,可证△BEC≌△DFC. 从而有BE=DF.
2.5 猜想新结论
例5 (2006年鸡西市)已知∠AOB=90°,在∠AOB的平分线OM上有一点C,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C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 (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E.
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垂直时(如图13),易证:OD+OE=2OC.
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不垂直时,在图14、图15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OD、OE、OC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图13 图14 图15简析 由原问题中的结论,图2中的结论仍成立.
证明 过C分别作OA、O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CPD≌△CQE,DP=EQ ,OP=OD+DP,DQ=OE-EQ,又OP+OQ=2OC,即OD+DP+OE-EQ=2OC. 所以OD+OE=2OC.
由图15中的线段大小关系易猜想出结论:OE-OD=2OC.
评析 本题在原问题的基础上不仅将背景图形作了改变,将正方形换成直角及三角板,而且图形运动到的位置发生改变,因此得到的结论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在解决该问题时要把握问题的本质,在图形变化中寻求不变量,在运动过程中把握不变的规律和结论,通过类比思维,由已有的结论猜想出相关的结论.
2.6 拓展图形探究规律
例6 (大连2005)如图16、图17、图18、…、图n,M、N分别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正方形ABCD、正五边形ABCDE、…、正n边形ABCDE…的边AB、BC上的点,且BM=CN,连结OM、ON.
(1)求图16中∠MON的度数;
(2)图17中∠MON的度数是,图18中∠MON的度数是;
(3)试探究∠MON的度数与正n边形边数n的关系(直接写出答案).
分析 本题提出的问题是探讨∠MON的大小.从图形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当正多边形的边数逐步增多过程中,∠MON随之减小,而图17与原问题的图形非常类似,不妨从图17入手,凭直觉可知∠MON=90°,事实上运用原问题中的方法,连结OB、OC,证△OMB≌△ONC,故∠MON=∠BOC=90°.
在此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图16中的∠MON的度数就是BC边所对中心角∠BOC的度数,即∠MON=∠BOC=360°3=120°,图18中的∠MON=360°5=72°.依此类推,得出规律:正n边形中的∠MON的度数可表示为∠MON=360°n.
评析 这是一道很好的开放性试题,它将原问题的题设与结论进行变换,探究新的结论,并将问题中的背景条件正方形拓展成正三角形、正五边形、…正n边形, 体现了数学问题中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命题者这一立意,除了有效考查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更好地考察了学生的猜想探究、类比归纳等能力,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几何图形变化之美,体会图形变化中不变的规律,题目难度不大,容易让学生在探究发现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作者简介:陈良俊,1972,男,湖北省蕲春县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长期热衷于数学教学研究. 先后在《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与学》、《中学生数学》、《中小学数学》等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 如何在几何定理教学中培养作图

    张艳 洪燕摘? ?要:作图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实践,这种实践一方面可以通过完成有针对性的习题,在习题讲练的过程中获得,另一方面可以通

  • 地籍测绘中GPS技术的运用

    胡俊昌+陈桂萍摘要:在当前的地籍测绘工作中GPS技术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由此可见GPS技术对地籍测绘做出的贡献对地籍测绘的现代化

  • 变力做功问题巧解例析

    李恒林功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体现了力对物体的作用在空间上的累积过程,在高考考纲中属Ⅱ级要求.对功尤其是变力做功是高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