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帮助我们成长
【摘要】心理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当事者探索人生和生命的意义,不但给眼前的问题找到比较好的出口,而且以后即使风浪再大,他也有能力自己去迎接。
【关键词】《我是催眠师傅》;心理疏导;成长
【作者单位】尉继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我一直以来认为自己属于情商较低的理工女,长期沉浸在理工科构筑起来的直链逻辑系统内;又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迫不及待地想为眼前的问题寻找到因果关系,获得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是一次又一次,发现在事件本身之外,情绪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根本不会顺从你的理智以及你简单的逻辑,心灵的问题似乎包含了更多的非理性,远远复杂于我的实验体系,尤其当你面对的是你的亲人、朋友。
因此,我曾经多次去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为了事业中的困难,更多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带着我和儿子之间“两期相遇”面临的一大堆困惑,和管玲老师就是这样相识了。儿子刚刚升入初中,经历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低谷,沮丧、失眠、压力巨大、痛苦,却又无力奋起直追。此时,妈妈的期望和关心更多地成为他的压力,甚至使他无法面对。于是,内心渴望妈妈的温柔呵护,表面却是直白的拒绝、反抗,甚至冷漠。在妈妈的眼里,一向礼貌懂事的儿子长大了却变得不可理喻,无法沟通,他不再需要你,甚至你对他的帮助都不知从何入手,更不消说在面对升学压力时,你像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内心的焦虑。
儿子对管老师的接纳度让我吃惊,短短的几次交流,他就将管老师看作“知心姐姐”,尽情倾吐内心的烦闷、压力,在管老师的帮助下梳理自己的问题与困惑。渐渐的,儿子的情绪稳定了,学习和做事情的主动性提高了,能够听进不一致的意见了,我们之间的冲突减少了。在一次次管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中,我这个妈妈也学习、思考如何从孩子的视角体会他内心的感受,如何理解反抗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面对青春期的儿子,妈妈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控制自己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单一期望,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因此带给他的压力。《我是催眠师》书中内容涵盖了生活中大多数常见的现象,分析相当到位,看这本书就如同让管老师做了好几次个案咨询,让我这个理工女收获很多!从书中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自己的心理特点,我才惊觉原来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是一个交互作用。
书中提到,当一个人情绪激动,特别是受到指责攻击而愤怒烦躁的时候,这时候人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开启,就会像动物遇到对手一样产生两种反应:战斗(打骂回去),逃跑(拒绝沟通)。“我都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孩子就是听不下去!”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感受,这是因为你“道理”中的指责让孩子开启了阻抗的模式。管老师说,不是专业催眠师的我们,怎么打破孩子的阻抗,让他把话听进去呢?首先,挑选孩子情绪平稳的时候开始谈话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可是往往问题已经产生了,孩子的情绪很少稳定,或是不能平静地和你对话怎么办呢?请你们想一想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听进别人的意见?如果你告诉我:“我的孩子不听话。”我回答:“那是你教育的问题,我来教教你怎么做。”或者是“你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并且很苦恼,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个办法。”哪个回答让你更能听进去我下面的话呢?这两句话的不同在于前者用指责开始谈话,后者用理解开始谈话。理解,代表你关注对方,体察到对方的情绪感受,这时候对方才会感受到被尊重。所以家长不妨把每次交流的第一句换成:“你现在一定很生气,因为……”“你现在肯定心里很烦,因为……”孩子会感觉你和他站在一起。
我按书中提到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对待孩子慢慢学习改变,发现自己不那么焦虑了,自己的焦虑不再传递给孩子,我们母子的关系真的在改善。
毕淑敏曾说,心理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当事者探索人生和生命的意义,不但给眼前的问题找到比较好的出口,而且以后即使风浪再大,他也有能力自己去迎接。确实,在管老师的帮助下,我欣慰地看到儿子和自己都在学习着,成长着。由衷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