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称性解决初中数学问题
对称是一种客观存在. 大千世界,许多事物都具有某些对称性,如:一朵红花,一片绿叶,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等. 对称给人们以和谐均衡的美感.
对称又是一个数学概念. 初中学生所熟悉的有代数中的对称式,几何中的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等,更一般情况是,许多数学问题所涉及的对象具有对称性,不仅包括几何图形中的对称,而且泛指某些对象在有些方面如图形、关系、地位等同彼此相对又相称.
对称更是一种思想方法. 运用对称性解决问题,既可以减少一些繁琐的计算,使解题方法简洁明快,又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通过具体的数学解题来看对称性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1 运用对称性解几何说明题
例1 如图1,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边上的动点,且AE=AF. 试说明在运动过程中,△CEF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解法1 通过求证△FDC≌△EBC解答. (解答过程省略)
解法2 在运动过程中△CEF是等腰三角形.
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以AB与AD关于AC对称;
又因为动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AF,
所以点E与点F始终关于AC对称,
所以EC与FC关于AC对称,
所以EC=FC,所以△CEF是等腰三角形.
说明 对于此题,大部分学生能想到运用全等来解答,但不一定想到利用对称性解答,教师应抓住教学的机会渗透对称思想方法,以拓展学生解题思路.
图1 图2例2 如图2,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P在△ABD内部. 试说明:∠APB>∠APC.
解 作点P关于AD的对称点P1,连接PP1并延长交AC于点E,
因为△ABC中,AB=AC,AD⊥BC于点D,
所以点B与点C关于AD对称,
又因为点P与点P1关于AD对称,点A在AD上,
所以△ABP与△ACP1关于AD对称,
所以∠APB=∠AP1C,
因为∠EP1C是△PP1C的外角,
所以∠EP1C>∠EPC,同理∠EP1A>∠EPA,
所以∠AP1C>∠APC,所以∠APB>∠APC.
例3 如图3,在△ABC中∠C=90°,点M为AB中点,点E、F分别在AC、BC上,且∠EMF=90°,试说明:AE2+BF2=EF2.
解 如图3,延长EM到点D,使DM=EM,连接BD、FD,
因为FM⊥ED,且MD=ME,所以由轴对称性得EF=DF,
因为AB、ED互相平分于点M,
所以△AME和△BMD关于点M成中心对称,
所以AE=BD,∠A=∠DBA,
又因为Rt△ABC中,∠A+∠ABC=90°,
所以∠DBA+∠ABC=90°,即∠DBF=90°,
在Rt△BFD中,∠DBF=90°,
所以BD2+BF2=FD2,所以AE2+BF2=EF2.
说明 用对称性解几何说明题,不仅要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而且还要根据题设条件进行轴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变换、旋转对称变换,通过对称变换创造对称性.
图3 图42 运用对称性求最值
如图4,A、B为直线l同侧两定点,作A点关于l的对称点A1,连接A1B交l于P,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P为l上使PA+PB值最小的点. 这种轴对称变换在解决相关最值问题时有广泛的应用.
例4 如图5,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的中点,MP+NP的最小值是.
解析 M、N为AC同侧两定点,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AD的中点H与点M关于AC对称,所以HP=MP,则MP+NP=HP+NP,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P在HN与AC的交点E处时,MP+NP的值最小.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可求出MP+NP的最小值为1.
图5 图6例5 如图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0,3),直线l:x=3,若一个动点P自OA的中点M出发,先达到x轴上某点(设为点E),再达到直线l上某点(设为点F),最后运动到点A. 求:使点P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点E、点F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总路径的长.
解析 作点M关于x轴对称的点M1(0,-32),点A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A1(6,3),由对称性可知ME=M1E,AF=A1F,连接M1A1,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E、F分别在M1A1与x轴、直线l的交点上时,点P的运动总路径最短;由点M1、A1两点坐标可求出直线M1A1点解析式为y=34x-32,从而求出点E坐标为(2,0),点F坐标为(3,34),由勾股定理可求出最短总路径的长为152.
说明 轴对称变换也是解决弹子游戏、平面镜成像、光线的反射等问题的主要方法.
3 运用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解决问题
抛物线与双曲线都是对称性图形,巧妙地应用它们的对称性,可以优化解题过程.
例6 已知某抛物线经过点A(-2,0),B(-3,72),C(5,72). 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法1 设一般式求解(解题过程省略).
解法2 因为B(-3,72)、C(5,72)两点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所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又因为此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2,0),由对称性可知此抛物线与x轴交于另一个点D(4,0).
据此可设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x-4),将C点坐标(5,72)代入求得a=12,
所以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x-4.
说明 显然解法2的计算简捷,思维活跃,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图7例7 如图7,双曲线y=-6x与直线y=kx(k<0)交于点A、B,过点A作AC垂直y轴于点C,求S△ABC.
解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直线y=kx过原点,所以A、B两点必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OA=OB,所以S△AOC=S△BOC,
设点A坐标为(a,b),则ab=-6. 由题意得AC=|a|,OC=|b|,
所以S△AOC=12AC×OC=12|ab|=3. 所以S△ABC=2S△AOC=6.
说明 对于此题,如果只从交点考虑,问题就难以下手. 运用双曲线的中心对称性分析此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 运用代数中的对称式解决问题
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任意两个字母互换后,所得的多项式不变就称这个多项式为对称式,对称式的本质反应的是多元多项式中字母地位相同,一些对称式的代数问题,常用最简对称式a+b、ab表示将问题解决.
例8 已知x>0,y>0,且x+y=2,求xy的最大值.
解 由已知条件x+y=2是定值,则x大y小,反之y大x小,即x、y是对称的.
令x=1-k,y=1+k,xy=(1-k)(1+k)=1-k2,当k=0时,即x=y=1时xy有最大值1.
说明 x+y、xy是对称式,根据x、y是对称的,令x=1-k,y=1+k,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巧妙的对称思想方法.
综上所述,在解题过程中,如果注意到对称性并恰当地运用,不仅使复杂繁琐的问题得以简化,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数学形式或图形的对称性,自觉地运用对称性特征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抓住教学契机培养学生运用对称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不到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 黄东坡. 培优竞赛新方法(八年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54-155.
[2] 王军.浅析对称性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6,(6):86.
作者简介:邹平华,女,1962年1月生,大学本科,现系江苏江都油田第二中学数学教师(初中),并担任政教主任工作.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 所写论文“浅谈有理数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上发表,“以不变应万变”、“浅议课堂教学的引入”分别获市级二等奖、三等奖.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对称又是一个数学概念. 初中学生所熟悉的有代数中的对称式,几何中的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等,更一般情况是,许多数学问题所涉及的对象具有对称性,不仅包括几何图形中的对称,而且泛指某些对象在有些方面如图形、关系、地位等同彼此相对又相称.
对称更是一种思想方法. 运用对称性解决问题,既可以减少一些繁琐的计算,使解题方法简洁明快,又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通过具体的数学解题来看对称性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1 运用对称性解几何说明题
例1 如图1,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边上的动点,且AE=AF. 试说明在运动过程中,△CEF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解法1 通过求证△FDC≌△EBC解答. (解答过程省略)
解法2 在运动过程中△CEF是等腰三角形.
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以AB与AD关于AC对称;
又因为动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AF,
所以点E与点F始终关于AC对称,
所以EC与FC关于AC对称,
所以EC=FC,所以△CEF是等腰三角形.
说明 对于此题,大部分学生能想到运用全等来解答,但不一定想到利用对称性解答,教师应抓住教学的机会渗透对称思想方法,以拓展学生解题思路.
图1 图2例2 如图2,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P在△ABD内部. 试说明:∠APB>∠APC.
解 作点P关于AD的对称点P1,连接PP1并延长交AC于点E,
因为△ABC中,AB=AC,AD⊥BC于点D,
所以点B与点C关于AD对称,
又因为点P与点P1关于AD对称,点A在AD上,
所以△ABP与△ACP1关于AD对称,
所以∠APB=∠AP1C,
因为∠EP1C是△PP1C的外角,
所以∠EP1C>∠EPC,同理∠EP1A>∠EPA,
所以∠AP1C>∠APC,所以∠APB>∠APC.
例3 如图3,在△ABC中∠C=90°,点M为AB中点,点E、F分别在AC、BC上,且∠EMF=90°,试说明:AE2+BF2=EF2.
解 如图3,延长EM到点D,使DM=EM,连接BD、FD,
因为FM⊥ED,且MD=ME,所以由轴对称性得EF=DF,
因为AB、ED互相平分于点M,
所以△AME和△BMD关于点M成中心对称,
所以AE=BD,∠A=∠DBA,
又因为Rt△ABC中,∠A+∠ABC=90°,
所以∠DBA+∠ABC=90°,即∠DBF=90°,
在Rt△BFD中,∠DBF=90°,
所以BD2+BF2=FD2,所以AE2+BF2=EF2.
说明 用对称性解几何说明题,不仅要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而且还要根据题设条件进行轴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变换、旋转对称变换,通过对称变换创造对称性.
图3 图42 运用对称性求最值
如图4,A、B为直线l同侧两定点,作A点关于l的对称点A1,连接A1B交l于P,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P为l上使PA+PB值最小的点. 这种轴对称变换在解决相关最值问题时有广泛的应用.
例4 如图5,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AB、BC的中点,MP+NP的最小值是.
解析 M、N为AC同侧两定点,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AD的中点H与点M关于AC对称,所以HP=MP,则MP+NP=HP+NP,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P在HN与AC的交点E处时,MP+NP的值最小.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可求出MP+NP的最小值为1.
图5 图6例5 如图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0,3),直线l:x=3,若一个动点P自OA的中点M出发,先达到x轴上某点(设为点E),再达到直线l上某点(设为点F),最后运动到点A. 求:使点P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点E、点F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总路径的长.
解析 作点M关于x轴对称的点M1(0,-32),点A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A1(6,3),由对称性可知ME=M1E,AF=A1F,连接M1A1,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当点E、F分别在M1A1与x轴、直线l的交点上时,点P的运动总路径最短;由点M1、A1两点坐标可求出直线M1A1点解析式为y=34x-32,从而求出点E坐标为(2,0),点F坐标为(3,34),由勾股定理可求出最短总路径的长为152.
说明 轴对称变换也是解决弹子游戏、平面镜成像、光线的反射等问题的主要方法.
3 运用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解决问题
抛物线与双曲线都是对称性图形,巧妙地应用它们的对称性,可以优化解题过程.
例6 已知某抛物线经过点A(-2,0),B(-3,72),C(5,72). 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法1 设一般式求解(解题过程省略).
解法2 因为B(-3,72)、C(5,72)两点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所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又因为此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2,0),由对称性可知此抛物线与x轴交于另一个点D(4,0).
据此可设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x-4),将C点坐标(5,72)代入求得a=12,
所以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2x2-x-4.
说明 显然解法2的计算简捷,思维活跃,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图7例7 如图7,双曲线y=-6x与直线y=kx(k<0)交于点A、B,过点A作AC垂直y轴于点C,求S△ABC.
解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直线y=kx过原点,所以A、B两点必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OA=OB,所以S△AOC=S△BOC,
设点A坐标为(a,b),则ab=-6. 由题意得AC=|a|,OC=|b|,
所以S△AOC=12AC×OC=12|ab|=3. 所以S△ABC=2S△AOC=6.
说明 对于此题,如果只从交点考虑,问题就难以下手. 运用双曲线的中心对称性分析此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 运用代数中的对称式解决问题
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任意两个字母互换后,所得的多项式不变就称这个多项式为对称式,对称式的本质反应的是多元多项式中字母地位相同,一些对称式的代数问题,常用最简对称式a+b、ab表示将问题解决.
例8 已知x>0,y>0,且x+y=2,求xy的最大值.
解 由已知条件x+y=2是定值,则x大y小,反之y大x小,即x、y是对称的.
令x=1-k,y=1+k,xy=(1-k)(1+k)=1-k2,当k=0时,即x=y=1时xy有最大值1.
说明 x+y、xy是对称式,根据x、y是对称的,令x=1-k,y=1+k,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巧妙的对称思想方法.
综上所述,在解题过程中,如果注意到对称性并恰当地运用,不仅使复杂繁琐的问题得以简化,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数学形式或图形的对称性,自觉地运用对称性特征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抓住教学契机培养学生运用对称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不到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 黄东坡. 培优竞赛新方法(八年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54-155.
[2] 王军.浅析对称性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6,(6):86.
作者简介:邹平华,女,1962年1月生,大学本科,现系江苏江都油田第二中学数学教师(初中),并担任政教主任工作.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 所写论文“浅谈有理数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上发表,“以不变应万变”、“浅议课堂教学的引入”分别获市级二等奖、三等奖.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