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杨正理 张家海 陈海霞

    摘 要:针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该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同时考虑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能够获取人才资源、科研资源、服务资源的利益需求,共同构建协同培养、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9.1981 引言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国外已被大多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在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都形成各自的校企合作模式[1-2]。但是在中国的目前的教育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去直接套用,虽然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去借鉴[3-4],但大多数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地域性。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高院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2 国内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和专家围绕校企合作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5]。但从几年来的实践效果来看,这一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改善[6]。2.1 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1)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对校企合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进行了一些校企合作,但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仍停留在简单的轮岗实习的初级层面,未能全面、科学、透彻地认识校企合作的真正内涵,从而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必然需要在学校管理制度、教学体系层面进行变革。而现实情况是一些高校的校企合作过程在制度上往往得不到学校的全面支持,从而使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较浅层次,高校没有建立较好的有关校企合作系统的规章制度,或者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操作性不强,无法保障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

    (3)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是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常规的教学环节。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交替进行。而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前提,需要企业深层次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校企合作由于条件限制或其它因素的制约,企业不能深入参与教学活动,合作没有深度。

    (4)师资质量难以适应校企合作需要。校企合作需要校方、企业具有充足的师资力量。而现实是,高校大多数教师是从一个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企业经历几乎为零,难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满足教学需要;而企业受聘的教师往往是企业的骨干,他们或者业务繁忙,或者责任心不强,也难以胜任校企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因此,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師资力量不足、质量不高,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2.2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积极性。企业作为经济主体,获取利润是其最直接的目标。校企合作中企业更看重是这一过程能不能给企业带来短期的利润,而很难看到校企合作会给企业带来的长远经济利益和远期企业发展需要。所以,在没有外部因素约束和激励条件下,企业缺乏相应的积极性,有些企业只有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会参与校企合作,甚至将校企合作当成一种猎取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的途径。

    (2)企业缺乏必要的责任感。我国的相关制度没有确立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也无法限定企业必需的相关责任和义务。由于缺乏约束力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企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没有明确的责任,缺少相应的责任感和动力,往往只是在有限的框架内履行非常有限的责任和义务,显示无法满足要求。2.3 国家政策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重视职业教育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校企合作这一教学模式。首先,这些国家的政府制定了相关校企合作的制度,企业不但需要给合作的高校提供一定的经费,还有义务和责任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课程设置、培养方向确定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管理,还根据教学环节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场所与活动指导。近年来,校企合作在我国也逐步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但相关的制度建设仍很不完善,校企合作过程的主体仍然是企业和高校,不能形成一种规范的模式。由于没有政府的资金和制度保证,企业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责任感,而学校在校企合作这一教学模式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十分有限,无法左右这一教学模式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因此,校企合作在我国由于政府管理的缺失,还难以形式规模化、校企双赢的局面。3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1)校企合作从很多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全社会包括政府高校和企业界从思想认识上对校企合作重视。国家出台相关的法规去支持和保护校企合作,并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

    (2)校企合作提升了创新能力。高校和企业是创新的中心地带,提升创新能力对于高校和企业来说应该是双赢的效果。

    (3)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教育的新格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能重视这一教学环节,才能建立起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育的新格局。

    (4)高校对教师评估体系的改革。高校的功能是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传统的教师评估体系往往只注重前3项,而忽略了社会服务这一重要功能。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步发展与完善,高校对教师评估体系的改革也应与时俱进,更多关注教师对企业、地方的咨询服务所作的工作,将这一方面的成果纳入教师评估体系中。总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就是针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共同构建协同培养、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4 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将校企合作视为培养优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近几年不少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出现一些问题,而且合作效果也没预期的理想。因此,本文对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建立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参考文献:[1]杨正理,张家海,孙书芳等.校企合作下电气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223+194.[2]杨正理,史文,陈海霞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招生策略预测[J]. 智能系统学报.[3]尤志,伍丹.应用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1):179.[4]陈伟,左艳.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6(12):115-116+142.[5]于万国,蔡永华,房健.校企合作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6(16):142-143.[6]殷珊,缪峰,刘盆美.教育大众化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18-20.

相关文章!
  • 准双曲线角齿轮加工参数的三维

    王慧文 王恩泽 孙晓娟摘 要:本文提出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准双曲线角齿轮切削加工参数的方法。首先建立准双曲线角齿轮齿面的数学表

  • 基于二次平滑指数的引航事故预

    王新友杨昆瓒摘要:随着我国航运业的迅速发展,船舶引航需求激增,导致引航事故频发。目前我国的引航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有必要对引航事故

  • PM2.5的监测数据影响因素及控

    摘要:在我國PM2.5浓度的监测与分析过程中,受到较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出现治理浓度数据监测有误的现象,这些误差的带来对于制定P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