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的三个维度

    翁莹香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上,党的政治建设首次被正式提出,并被放在了统领地位,作为根本性的建设。这一重大创新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上讲,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建设;从历史逻辑上讲,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实践逻辑上讲,十八大以来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取得了卓越成效,形成了基本经验。

    〔关键词〕政治建设;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习近平;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9)04-0045-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布局,即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敗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政治建设旨在通过正确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目标,以及严明的政治纪律,保证全体党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肩负的政治使命。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建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建设

    政党是围绕一定的政治纲领,按照一定的政治路线,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政治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讲政治是政党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决定了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建设。(一) 崇高的政治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九十多年的中共党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而在党的十九大上,与时俱进地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进了党章,实现了最高纲领和现阶段目标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灾难深重的近代史,先后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与甲午海战的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及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等等,中华民族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降到历史低谷。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以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和最高政治理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废除了与一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从1949年至1978年,虽然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失误,但仍然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之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两弹一星”的突破等方面,为当代中国接续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建国头三十年取得的成就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可以看作是迈出了第一步——“站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且开创性地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GDP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民族复兴征途上的第二步——“富起来”。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使我们处在了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历史时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时,即振奋和激励了全体中华儿女,因为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在建国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完民族复兴征途上的最后一步——“强起来”。(二) 高尚的政治追求——中国共产党广泛的代表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开篇就亮明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利益整合与表达是政党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既很好地通过土地改革使占人口数量最多的农民获得实际利益,又通过成功的统一战线工作获得了包括民主党派在内各个社会阶层的认可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人深知“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的道理,这与国民党在大陆执政的二十二年中脱离群众、丧失民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从价值层面来说,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以贯之。早在中央苏区时期,就形成了以一心为民为核心特征的苏区精神。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1〕。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应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上升到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建国以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指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是历史上发生的。凡是历史上发生的东西,都要在历史上消灭。因此,共产党总有一天要消灭,民主党派也总有一天要消灭。消灭就是那么不舒服?我看很舒服。共产党,无产阶级专政,哪一天不要了,我看实在好。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它们消灭得早一点”〔2〕。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共产党人没有任何私利”,共产党人的唯一任务是“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的价值观。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到东北视察,面对老百姓生活仍然很困难的情况,他发出了“我们对不起人民”的自责,进一步坚定了要改革开放的决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在党的十九大上,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 纯洁的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好干部的标准“忠诚、干净、担当”

    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3〕忠诚是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的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忠诚的第一要义就是写进党章的“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4〕干净,是中国共产党纯洁性的根本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讲到:“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5〕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6〕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必须坚持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7〕因此,党员干部还必须“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8〕,应当“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9〕,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10〕。(四)严明的政治纪律——中国共产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列宁建党的核心要义体现为两点:一是严密的纪律;二是严密的组织。“严守党的纪律”作为入党宣誓誓词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每一名党员对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上,把纪律建设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充分说明党对纪律建设的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当中起核心和关键作用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必须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行为等方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坚强有力,行动一致,才能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既定目标。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四个方面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任何其他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的那个反问句——“共产党如果不讲政治,那还叫共产党吗?”〔11〕——正表达了政治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的极端重要性。二、 历史逻辑: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党的政治建设虽然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正式提出的,但在历史上,旗帜鲜明讲政治是贯穿始终的一大优良传统,也是党能够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一)? 毛泽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确保党指挥枪原则落地生根。1928年至1929年,在红四军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滋生蔓延,比如“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会好”的单纯军事观点〔12〕,比如“由下而上的民主集权制”“先交下级讨论再由上级决定”等极端民主化观点〔13〕等,极大地妨碍了党的正确路线的的贯彻执行,极大地影响了党对军队的领导。针对这些问题,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党史军史上具有浓墨重彩地位的古田会议召开,会上所通过的由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开了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之先河,确立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规定了红军中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的地位,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14〕,要“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15〕,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16〕,并将“政治观念没有错误”〔17〕作为新党员入党的重要条件。党中央全面肯定并吸收了毛泽东关于政治建军的理论和观点,如1932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给中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指出:“政治工作在红军中有决定的意义”,“必须充实现有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实现中央政治工作条例,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18〕 这是第一次提出的“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论断,后来这一论断不断被运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党指挥枪和政治建军等重要原则和举措使中共领导下红军区别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与其他军阀部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一项重大原则得以确立并贯穿人民军队发展的始终,影响极其深远。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9〕的著名论断,并系统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总结建党十八年以来的历史的基础上,强调“党的建设过程,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是这样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是这样同党对于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之正确处理或不正确处理密切地联系着的。”〔20〕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王明等人提出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等等只讲联合不讲斗争等口号,毛泽东针锋相对地提出“既团结又斗争,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中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联合资产阶级时又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斗争,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就会瓦解,革命就会失败;又如果我们党在被迫着同资产阶级分裂时不同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严肃的武装斗争,同样党也就会瓦解,革命也就会失败。所有这些,都是在过去十八年的历史中证明了的。”〔21〕党的政治路线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就是在武装斗争中巩固、发展和壮大的。毛泽东明确指出:“离开了武装斗争,离开了游击战争,就不能了解我们的政治路线,也就不能了解我们的党的建设。我们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武装斗争。十八年来,我们党是逐步学会了并坚持了武装斗争。我们懂得,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22〕对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毛泽东作出了精辟的分析:“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23〕毛泽东的把党的建设放在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局当中来把握,辩证分析了党的建设与统一戰线、武装斗争之间的关系,对于进入新时代的的今天如何辩证看待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对于准确把握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与伟大梦想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在延安干部教育问题上,毛泽东强调“首先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1938年4月9日,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讲到,“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24〕。要完成和达到这一政治方向,还要具备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战略战术,才能保证实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方向。“第二,你们在这里要学做干部”,要去动员发动群众,“把这个政治方向告诉全国的人民,使他们都明了中国怎样而且一定能够打败敌人,使这个政治方向成为全国人民的政治方向”。〔25〕政治的内涵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有不同的规定性。抗战期间,最大的政治就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政治方向是原则,是根本,关乎全局。这一条对今天的干部教育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使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入脑入心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把反对宗派主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团结统一:即“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26〕。他告诫党内同志务必“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27〕,处理好“局部和全体的关系,个人和党的关系,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关系,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的关系,军队和军队、地方和地方、这一工作部门和那一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老干部和新干部的关系”〔28〕,“必须扫除党内宗派主义的残余,以党的利益高于个人和局部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党达到完全团结统一的地步”〔29〕。在党内关系上要反对狭隘的宗派主义,在党外关系上,要反对“对党外人员妄自尊大,看人家不起,藐视人家,而不愿尊重人家,不愿了解人家的长处”〔30〕的关门主义倾向。“对于一切愿意同我们合作以及可能同我们合作的人,我们只有同他们合作的义务,绝无排斥他们的权利”,“要密切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31〕反对任何形式的宗派主义和践行群众路线,无论是对革命党还是执政党来说,对于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和较好的社会动员能力都至关重要,并且都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具体体现。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问题,如何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也成为党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毛泽东有针对性地提出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沒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等重要论断〔32〕,体现了他对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在选人用人的标准问题上,也要把政治和业务贯通起来考量,而不能相互割裂,即坚持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标准。在195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提醒干部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求“所有的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地委书记以及中央各部门的负责同志,都要奋发努力,在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精通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专家。一方面要搞好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要搞好经济建设”。〔33〕随后他还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著名论断。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发表讲话指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34〕他还进一步阐释了“红”与“专”的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一定要批评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35〕。这一标准对今天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工作仍然具有很大参考价值,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或者说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文革期间,“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被严重歪曲,发展到政治挂帅,甚至直接用“阶级斗争为纲”来取代政治工作,以极“左”政治严重干扰经济工作,给党、国家、人民造成严重灾难,教训惨痛。(二)邓小平:“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

    邓小平极具政治智慧和政治头脑,为广大中国共产党党员树立了良好的讲政治的典范。尤其体现在改革开放后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处置和决断上,特别是把邓小平与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等人在相似问题上的举措进行对比,更加钦佩邓小平超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头脑。

    邓小平把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奠定了“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36〕基本基调,澄清人们思想上的误区,为确保党的团结一致向前看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如何评价毛泽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面对当时国内出现的全盘否定毛泽东的极端化倾向,他郑重指出:“这不只是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政治问题。”〔37〕所以,邓小平首先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38〕他还进一步阐释,拨开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39〕,“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40〕,“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41〕。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中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个人崇拜,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确保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屹立不倒,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全国人民思想信仰的重大问题。这为人们统一思想、维护团结、保证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进而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进行辩证的以正面为主的评价,和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进行的简单粗暴的全盘否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讲政治与不讲政治区别显著,对历史也分别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不同影响,孰优孰劣,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在重新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重大问题上,邓小平兼具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既坚持改革开放,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邓小平审议通过的报告首次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既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同时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和政治基石,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和活力之源。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的思想政治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对西方媒体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的时候,邓小平曾经这样讲道:“说我是改革派是真的,可是我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果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保守派,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保守派。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42〕邓小平在总结文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43〕,体现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的战略定力;同时又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4〕,并强调,每个共产党员“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45〕,又体现了他明确的底线思维,为确保改革开放的方向路径决不偏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强保证。而同样面对高度集中的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得不改革的苏联,却在戈尔巴乔夫等人手里走向了改旗易帜、江山变色的南辕北辙之路。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一枝独秀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讲政治对于执政党的重要性作出了最具说服力的时代注解。

    三、实践逻辑:十八大以来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取得了卓越成效,形成了基本经验(一)主要做法和卓越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凸显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并将其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始终。总结十八大以来的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卓越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守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46〕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主义事业犹如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要想顺利达到胜利的彼岸,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如果在方向上出现了偏差,必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党中央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并且牢固树立起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党带领人民通过艰苦奋斗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第二,坚持政治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47〕党的历史上,在遵义会议之前,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更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因此革命经历了严重的挫折和失败。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从陈独秀起,一直到遵义会议,没有一届是真正成熟的”,“我们党的历史上,真正形成成熟的领导,是从毛刘周朱这一代开始”。〔48〕在1990年底邓小平同志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强调,“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国际上不可能小视我们,……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这样保持五十年,六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49〕。而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党的领导弱化虚化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个时期以来,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上讳莫如深、语焉不详甚至搞包装,没有前提地搞党政分开,结果弱化了党的领导,削弱了党的建设”。〔50〕比如对中央精神阳奉阴违,对中央决定自行其是,对中央决策另搞一套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澄清了模糊认识,夺回丢失的阵地,把走弯了的路调直,树立起党中央的权威,弱化党的领导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51〕。“根本性扭转”的关键点是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这对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十九大党章修正案中,增加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原则。同时在总纲部分增写了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的重要思想,即增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52〕的重要内容。

    第三,严明政治纪律。纪律严明是我们党始终坚强有力的重要保证。2015年、2018年,通过两次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改,把党内纪律确定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方面,改变了过去纪法不分的状况,体现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的从严执纪理念。同时,创新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体现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工作方法,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为监督执纪的根本目的。在六大纪律中,把政治纪律放在首要位置,作为打头的、管总的纪律,凸显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纪律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黨纪律处分条例》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具体的规定,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令行禁止。

    第四,规范政治生活。长期实践证明,严肃认真地开展高质量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也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更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一段时期以来,某些党员干部把适用于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搬到党内,大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态。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2018年10月实施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将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以设立专章的形式加以规范,明确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开展频次,为党支部严肃认真的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五,净化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清正的从政环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命题。十八大以来,通过打虎拍蝇猎狐一系列零容忍举措,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选人用人的标准和导向是否正确是政治生态能否真正重塑和净化的关键。如果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一再地发生偏差,买官卖官继续盛行繁衍,可以断言,良好的政治生态就是一句空话。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并强调要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一再强调党员干部的政治标准,“对那些政治上不合格、想混入党内捞好处的人,一个都不能要”,“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如果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52〕

    第六,加强政治巡视。巡视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战略性制度安排,是解决党自身问题的有力武器。十八大以来,巡视的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逐步彰显,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在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政治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于2015年制定并于2017年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与时俱进地吸纳了巡视工作的重大实践创新成果,要求巡视工作必须始终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充分吸收了过去五年巡视工作的成功经验,新增“第十四条”:“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现巡视全覆盖。中央有关部委和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巡视工作。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53〕这一重要修改,实现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实现对所有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全覆盖,为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十九大党章修正案明确将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定位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这是对纪委性质和职责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第七,发挥政治功能。政党是政治组织,政治功能是其首要功能。十八大以来,通过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各级组织中的落地落实,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真正发挥。在2018年7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并对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分别加以明确。“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党组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作为党的肌体“神经末梢”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54〕大抓基层组织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的迫切需要。十九大党章修正案专门增加了关于“党支部”条款,即第三十四条,“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55〕2018年10月实施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为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具有重大意义。

    第八,压实政治责任。任何时候、任何事物、任何社会都必然有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牵住了牛鼻子,就能事半功倍。抓党风廉政建设,抓主体责任就是主要矛盾、就是牛鼻子。主体责任到位,党风廉政就抓得起来。我们紧紧咬住“责任”二字,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只是字面上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2016年7月实施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为强化问责提供制度利器。先從中央部委和省一级抓起,通过约谈督促、报告工作、严肃问责等方式,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党组织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二) 基本经验

    第一, 把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正是靠着讲政治,我们获得人民的支持,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开启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利益多样化带来了思想意识的多元化,淡化政治,或者不愿讲政治的现象较为普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腐败问题是腐败问题,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在政治问题上,任何人同样不能越过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有些事情在政治上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56〕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首先从讲政治说起。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讲政治,就会犯颠覆性的错误,就会失去灵魂,就会迷失方向,就会丧失政治免疫力和自我革命的勇气,就会弊端丛生、人心涣散、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就会亡党亡国。”在党的十九大上,在党的建设布局中,首次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并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这一切都充分彰显了对政治建设的重视程度。

    第二, 注重发挥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思想建设要求广大党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理想,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建设方面,既要求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的“硬杠杠”,强调“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的用人红线;又明确基层党组织突出政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的政治属性,发挥群团组织的政治作用,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政治导向。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并以此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反腐败斗争突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来巩固压倒性胜利。

    第三, 以制度规范为政治建设提供刚性约束。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十八大以来,完善或修订的党内法规多达90多部,以制度规范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供刚性约束,以制度建设使党的政治建设落到实处。比如,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加强政治巡视,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来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修订《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强调突出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等等。尤其重要的是,2019年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统筹部署。

    第四, 政治建设既抓“关键少数”,又管“绝大多数”。八项规定之所以能够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张“金色名片”,发挥巨大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抓住中共中央政治局这个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这是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取得卓越成效的关键一招,政治建设同样也是这样。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在“两学一做”活动中,明确提出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2018年9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正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大背景下出台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支部工作必须遵循五个原则,其中第二个原则便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表明,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政治建设也必然向基层延伸,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包括党的高级干部、基层党员等所有党员都需要共同遵守和自觉践行的。唯有此,才能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坚强有力。

    第五,建立健全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政治建设,把政治建设纳入总体工作布局,并摆在首要位置。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党的政治建设要做到“三亲自”,即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要加强对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将其作为巡视巡察和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深化政治巡视,强化政治监督,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加大抓党的政治建设成效在党委(党组)书记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对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不到位、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不力以及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参考文献〕

    〔1〕 〔12〕〔13〕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138-139,86,88.

    〔2〕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M〕.湖南人民出版社,1976.17.

    〔3〕 〔5〕〔4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外文出版社,2017.189,148,188.

    〔4〕 〔6〕〔8〕〔9〕〔10〕〔52〕〔53〕〔55〕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7.20-21,50,49,49,19,22,34,37.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415.

    〔11〕 〔56〕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C〕.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71,187.

    〔14〕〔15〕〔16〕〔17〕毛泽东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3.79,80,84,90.

    〔1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09-310.

    〔19〕〔20〕〔21〕〔22〕〔23〕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06,605,608-609,609-610,613.

    〔24〕〔25〕毛泽东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116,116.

    〔26〕〔27〕〔28〕〔29〕〔30〕〔31〕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825,825,825,825,825,826.

    〔32〕〔34〕〔35〕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226,309,309.

    〔33〕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M〕.1999.396.

    〔36〕〔37〕〔38〕〔39〕〔40〕〔41〕〔44〕〔45〕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34,299,298,345,334,307,391,173.

    〔42〕〔43〕〔48〕〔49〕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49,370,298,365.

    〔46〕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N〕.人民日报,2018-07-01.

    〔50〕 〔51〕王岐山.开启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N〕.人民日报,2017-11-07.

    〔51〕 〔54〕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12371.cn/2018/09/17/ARTI1537150840597467.shtml.

    【责任编辑:刘彦武】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唐任伍<br />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厚植中华文明根基、发展现代文明的需要,

  • 人工智能时代下无人机故意杀人

    摘 要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涉罪的社会现象出现,给传统刑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确认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成为新议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