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手风琴弹唱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杨秋兰
摘要:本文着眼于手风琴弹唱以加强音乐表现力为前提,重点阐述培养高师学生手风琴弹唱音乐表现力的途径与手段,倡导培养方法的同时,加强弹唱的各种评价机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关键词:高师 手风琴弹唱 音乐表现力
手风琴传入我国可以追溯到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当时不少侨民涌入中国,以卖艺为生,其中一项重要的技艺便是手风琴演奏。在我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手风琴历经丰富的角色,它曾是鼓舞人们抗战斗志的武器,曾是歌咏运动中人民喜闻乐见的乐器,至八十年代末,手风琴的学习更是一种风尚。纵观手风琴发展的浮浮沉沉,无不得益于它携带方便、音乐表现力较强的特点,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手风琴价格便宜,和声丰富,音色变化多样,满足了不少偏远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在高师手风琴教学活动中,弹唱与音乐表现力的结合尤为重要。
一、手风琴弹唱必须以加强音乐表现力为前提
“真正的音乐艺术,要求把一种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通过声音形式,非常艺术化地转换成乐音结构,给人以艺术享受和审美愉悦。”①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他们日后面临的教育对象多为中小学生,而作为这一阶段的音乐受众群体,对音乐的直观反映更为显著,施教者必须以乐器和声音为依托,身心完全融入音乐情绪中,传达歌曲或悲伤或活泼或思念或歌颂的音乐感受,此时,演奏者自然地身体律动,丰富的面部神情,不仅使受教者们感同身受音乐氛围,更能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获取美的感受。
二、培养高师学生手风琴弹唱音乐表现力的途径与手段
(一)手风琴弹唱技巧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前提
手风琴弹唱包含弹和唱两个部分。其中卓越的手指技巧是弹奏的基础,放松的弹奏状态、舒适的触键、连音跳音的清晰表达、身体与手臂手指力量的完美结合,都是手风琴演奏中不可跨越的能力培养。另外,风箱的运用也是手风琴演奏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演奏的音质优美与否,音量的大小,音乐的连贯与停顿等。歌曲的演唱技巧则需要培养学生气息自然下沉、清晰的吐字咬字、头腔口腔胸腔互相配合等能力,发出让中小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模仿的声音,不宜发出“美声腔”。尽管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歌曲的难度不大,但是规范的弹唱技巧训练不容忽视。
(二)提高音乐素养,为提高弹唱表现力提供重要保障
1.听觉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它的音响稍纵即逝,要做到掌控音乐得心应手,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加强自身的直观反映。首先,体现在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上。近些年由于各个院校的扩招,致使音乐专业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乏有学生对自己音高和节奏的准确与否毫无反应,有些音符因为误碰或是识谱的错误已经弹奏错误,自己却浑然不觉,如果将这些错误带入中小学课堂中,后果又将如何?其次,听觉训练的培养体现在对音乐力度本身力度和弹唱力度的配合上。通过耳朵的听觉感官,弹唱者必须分配好旋律与伴奏的主次位置,弹与唱的主次位置,根据学习的需要适时调整。众所周知,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仍创作大量作品,完全依靠内在的听觉完成,因此手风琴弹唱作品应是耳、心的共同任务。
2.伴奏能力的培养
一首优秀的弹唱作品必须具备如下条件:首先,学会合理的和声配置,它直接决定了伴奏的合理性与科学性。I-IV-V-I的和声序进能解决一般的少儿歌曲的和声选择,但在色彩上过于单一、平稳,适时增加一些重属、副属和弦为增加音乐表现力锦上添花,高师教学中需加强和引导学生对于各种色彩和弦的运用。其次,织体的准确选择是把握音乐风格的重要环节。常用的织体有柱式、半分解与分解等几种形式,如在表现较为宽广、歌颂、庄重等音乐风格中,多使用柱式和弦,较活泼的歌曲可选择半分解式或无旋律伴奏织体。通过分析旋律,在歌曲的不同情绪部分相应变换织体。最后,加强歌曲的整体性把握。一首完整的歌曲伴奏必须有前奏、间奏、尾奏,为演唱者理解作品、表现作品、烘托歌曲气氛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3.提高音乐思维能力,为音乐表现力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音乐的想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源于内心对音乐的共鸣。合理的音乐想象必须与作曲家的创作初衷吻合,是建立在对歌曲理解、掌握基础之上的,是源于自身的天赋和自我培养而达到的感受。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一下几个途径:
(1)弹唱者自身需了解音乐表现手法。如遇到各种场景、事务的描绘时,通过自身演义某种角色,想象某些情景的画面展开,还可以通过了解某一作曲家在某一时期的生活经历进行挖掘。毋庸置疑,了解的音乐手法越多,想象力越丰富,音乐内涵越有深度。
(2)丰富相关理论和实践。思维必须源于生活,丰富的知识,扎实的理论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来源于生活,既要丰富知识,又要积累各方面生活经验,才能为想象绽放希望之花,更易于理解作品。
三、建立科学的手风琴弹唱表现力的评价机制
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自我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及心理进行评价,学习过程是否够专注,及时总结各方面不足,为长期学习提供动力。就手风琴弹奏本身学习内容而言,不盲目弹奏大曲目,客观评价自身能力,选择难易适中,使个人的进步能持续发展,也不盲目自卑,害怕接受各种建议批评,长此以往,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将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交由更富经验的长者评价,明确学习方向。社会评价指通过业余考级、各种文艺比赛表演等形式的外部锻炼与考核,通过各种证书客观对待自己的学习结果,不因自己取得的成功沾沾自喜,更不能某一次的失败产生惧怕心理,自暴自弃。
基金项目:
本文为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弹唱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jyxm596。
注释:
①于润洋,“从交响音乐鉴赏谈音乐的特性——从全国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课教师培训班上的学术报告”,《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摘要:本文着眼于手风琴弹唱以加强音乐表现力为前提,重点阐述培养高师学生手风琴弹唱音乐表现力的途径与手段,倡导培养方法的同时,加强弹唱的各种评价机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关键词:高师 手风琴弹唱 音乐表现力
手风琴传入我国可以追溯到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当时不少侨民涌入中国,以卖艺为生,其中一项重要的技艺便是手风琴演奏。在我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手风琴历经丰富的角色,它曾是鼓舞人们抗战斗志的武器,曾是歌咏运动中人民喜闻乐见的乐器,至八十年代末,手风琴的学习更是一种风尚。纵观手风琴发展的浮浮沉沉,无不得益于它携带方便、音乐表现力较强的特点,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手风琴价格便宜,和声丰富,音色变化多样,满足了不少偏远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在高师手风琴教学活动中,弹唱与音乐表现力的结合尤为重要。
一、手风琴弹唱必须以加强音乐表现力为前提
“真正的音乐艺术,要求把一种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通过声音形式,非常艺术化地转换成乐音结构,给人以艺术享受和审美愉悦。”①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他们日后面临的教育对象多为中小学生,而作为这一阶段的音乐受众群体,对音乐的直观反映更为显著,施教者必须以乐器和声音为依托,身心完全融入音乐情绪中,传达歌曲或悲伤或活泼或思念或歌颂的音乐感受,此时,演奏者自然地身体律动,丰富的面部神情,不仅使受教者们感同身受音乐氛围,更能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获取美的感受。
二、培养高师学生手风琴弹唱音乐表现力的途径与手段
(一)手风琴弹唱技巧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前提
手风琴弹唱包含弹和唱两个部分。其中卓越的手指技巧是弹奏的基础,放松的弹奏状态、舒适的触键、连音跳音的清晰表达、身体与手臂手指力量的完美结合,都是手风琴演奏中不可跨越的能力培养。另外,风箱的运用也是手风琴演奏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演奏的音质优美与否,音量的大小,音乐的连贯与停顿等。歌曲的演唱技巧则需要培养学生气息自然下沉、清晰的吐字咬字、头腔口腔胸腔互相配合等能力,发出让中小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模仿的声音,不宜发出“美声腔”。尽管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歌曲的难度不大,但是规范的弹唱技巧训练不容忽视。
(二)提高音乐素养,为提高弹唱表现力提供重要保障
1.听觉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它的音响稍纵即逝,要做到掌控音乐得心应手,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加强自身的直观反映。首先,体现在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上。近些年由于各个院校的扩招,致使音乐专业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乏有学生对自己音高和节奏的准确与否毫无反应,有些音符因为误碰或是识谱的错误已经弹奏错误,自己却浑然不觉,如果将这些错误带入中小学课堂中,后果又将如何?其次,听觉训练的培养体现在对音乐力度本身力度和弹唱力度的配合上。通过耳朵的听觉感官,弹唱者必须分配好旋律与伴奏的主次位置,弹与唱的主次位置,根据学习的需要适时调整。众所周知,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仍创作大量作品,完全依靠内在的听觉完成,因此手风琴弹唱作品应是耳、心的共同任务。
2.伴奏能力的培养
一首优秀的弹唱作品必须具备如下条件:首先,学会合理的和声配置,它直接决定了伴奏的合理性与科学性。I-IV-V-I的和声序进能解决一般的少儿歌曲的和声选择,但在色彩上过于单一、平稳,适时增加一些重属、副属和弦为增加音乐表现力锦上添花,高师教学中需加强和引导学生对于各种色彩和弦的运用。其次,织体的准确选择是把握音乐风格的重要环节。常用的织体有柱式、半分解与分解等几种形式,如在表现较为宽广、歌颂、庄重等音乐风格中,多使用柱式和弦,较活泼的歌曲可选择半分解式或无旋律伴奏织体。通过分析旋律,在歌曲的不同情绪部分相应变换织体。最后,加强歌曲的整体性把握。一首完整的歌曲伴奏必须有前奏、间奏、尾奏,为演唱者理解作品、表现作品、烘托歌曲气氛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3.提高音乐思维能力,为音乐表现力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音乐的想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源于内心对音乐的共鸣。合理的音乐想象必须与作曲家的创作初衷吻合,是建立在对歌曲理解、掌握基础之上的,是源于自身的天赋和自我培养而达到的感受。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一下几个途径:
(1)弹唱者自身需了解音乐表现手法。如遇到各种场景、事务的描绘时,通过自身演义某种角色,想象某些情景的画面展开,还可以通过了解某一作曲家在某一时期的生活经历进行挖掘。毋庸置疑,了解的音乐手法越多,想象力越丰富,音乐内涵越有深度。
(2)丰富相关理论和实践。思维必须源于生活,丰富的知识,扎实的理论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来源于生活,既要丰富知识,又要积累各方面生活经验,才能为想象绽放希望之花,更易于理解作品。
三、建立科学的手风琴弹唱表现力的评价机制
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自我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及心理进行评价,学习过程是否够专注,及时总结各方面不足,为长期学习提供动力。就手风琴弹奏本身学习内容而言,不盲目弹奏大曲目,客观评价自身能力,选择难易适中,使个人的进步能持续发展,也不盲目自卑,害怕接受各种建议批评,长此以往,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将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交由更富经验的长者评价,明确学习方向。社会评价指通过业余考级、各种文艺比赛表演等形式的外部锻炼与考核,通过各种证书客观对待自己的学习结果,不因自己取得的成功沾沾自喜,更不能某一次的失败产生惧怕心理,自暴自弃。
基金项目:
本文为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弹唱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jyxm596。
注释:
①于润洋,“从交响音乐鉴赏谈音乐的特性——从全国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课教师培训班上的学术报告”,《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