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洲浪漫主义中的悲剧色彩

    摘 要:首先,这里的浪漫主义是作为艺术观念的主义,区别于创作方法。其是指在历史的发展中,艺术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自觉产生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创作思维。它与18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相伴随产生,发展并且繁荣,直到19世纪末的现实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当然对于浪漫主义的分期,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启蒙主义、唯理主义在18世纪开始盛行,人们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开始觉醒,在卢梭德国狂飙运动的推动下,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于是在强调理性的同时,对立面开始产生,人们开始反思理性,在反启蒙与反理性的层面寻找情感的表达,崇尚天才和超人。个人情感开始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出来,悲剧色彩也在社会意识形态下露出端倪。

    关键词:浪漫主义;悲剧色彩;意识形态;感性

    从实在论出发,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回答其背后原因和呈现了什么现象的问题。英国哲学家罗伊·巴斯在《科学实在论》中说:“世界由机制构成,而不是由事件构成,这样一些机制联合生成现象的流变,而这些现象就构成了世界的实际状态和事件。”[1]即现象不是本身,而是导致这些事件生成的机制。历史中的生成机制不是孤立的存在,是相互影响、作用,构成世界实际状态和事件的现象流变。也就是说,在分析浪漫主义的悲剧色彩这一现象的形成要素中,多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存在,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1 浪漫主义悲剧色彩的社会意识形态

    1.1 浪漫主义的时代复杂性

    地域上,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主要波及欧洲,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主。启蒙运动后,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资产阶级不断发展,渴望得到更多的话语权;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法国大革命爆发,而后政权不断更替;周边国家因法国大革命不安起来,组织联军入侵。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已。

    英國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保尔·芒图说,工厂的目的就在于生产商品,在于尽可能快地生产无限量的商品。[2]法国旅行家笛福曾经就炼铁中心的谢菲尔德这样说“这里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黑暗,不停工作着的铁炉烟雾不断”“谢菲尔德是我见过最脏、最多烟的城市之一”。[3]工业革命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使人类步入了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却对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就如英国作家狄更斯所说,“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

    1.2 艺术体制矛盾

    在乔治·迪基的艺术体制论中,艺术体制通俗地讲就是文化中的习俗与惯例。艺术的形成其实就是惯例与习俗的形成。阿瑟·丹托也曾在《艺术界》中表述: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品,全在于如何定义艺术。从自我意识觉醒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艺术家注定要陷入痛苦之中。浪漫主义艺术家作为从理性中觉醒、古典主义中分裂出的一批人,他们的矛盾本身是从古希腊罗马一直以来约定俗成的艺术观念的束缚。就如绘画中的焦点透视和造型原则、宗教神学禁锢。当艺术家走向内心表达情感时,现有的逻辑已经不能为艺术家所用。在《农神吞噬他的一个孩子》中,戈雅在晚年依旧在借用神学题材,用看似躁动、不墨守成规的色彩、笔法,在画布上发泄着自己的情感,就如画面中鲜红的血液在暗淡的背景下迸发的力量般激烈。但在明暗关系的塑造上依旧可以看到艺术家无法摆脱的技法和理性。其次,在浪漫主义时期,古典主义依旧占据主流。惯例和习俗下的艺术市场被皇室、贵族把控着。神圣、宏伟的题材无法彻底摆脱,大众依旧欣赏写实的表现。在艺术体制的矛盾下,艺术家既满怀希望又强忍痛苦进行创作。

    1.3 悲剧色彩的自行置入

    随着主观意识的不断增强,浪漫主义艺术家认为感性高于理性。从先验现象学的角度分析,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胡塞尔明确指出:“真正的先验悬置使得先验还原成为可能。”即回到纯粹意识就意味着将意志之外的东西搁置起来,摆脱他们对人心的干扰。[4]我们需要将艺术家“感性”之外的外界因素即社会意识形态悬置,然后去还原艺术家纯粹意识下的悲剧色彩,让艺术家的感性自行置入作品中。在感性的刺激下,不断内化的情绪以致无法外化表达或毫无逻辑。卢梭在《忏悔录》中就有所表达:“只有我自己,我知道我内心的感受,我还知道别人。我这个人生来就和我见过的那些人不一样。我敢说,我这个人就是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些人不一样。就算我不比别人好,起码我跟别人不一样。”随着艺术家想要将感受表达给观众并得到理解,以及创作欲望的增强,他们的作品更加内化,感性变得难以理解。悲剧色彩也就在艺术家身上自行体现了出来。

    2 浪漫主义悲剧色彩的呈现

    首先,浪漫主义时期哲学的悲观与艺术之间存在同构性。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以为一切欲望都是由于缺乏,由于对自身现状的不满,但又没有任何满足是可以持久的,每一次满足都是新的欲望的起点,所以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是无边界的。[5]叔本华对事物的悲观看法,使他充分肯定了艺术的价值。他与康德一样认可艺术中天才的主体地位,并认为天才能摆脱欲求与世俗,具有描绘痛苦现实的责任,同时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艺术家就等同于扮演着悲剧的角色。

    文学上存在由兴奋、激情到悲伤的转变,思想启蒙运动后,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英国聚集了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诗人,他们起初对法国大革命满怀期望。诗人唱着“幸福啊,活在黎明之中,年轻人更是如进天堂”(《序曲》第二章)加入了革命的洪流之中。[6]但随后从革命反复无常到波旁王朝复辟,诗人对一切失去了希望,他们远离城市来到北部湖区,成立了后来的湖畔派。寄情于山水,“绿色,树林的一个灵感,会教会你更多道理,关于人的,关于人的恶善,超过有的圣人能说的”。[7]自然的美好与人性的丑陋形成对比,在湖畔派诗人笔下的自然诗篇中,体现出的是他们与真正自然格格不入的人生抱负和理想追求。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郁郁不得志无疑就是悲剧的又一体现。

    在绘画上,艺术家将自己悲伤的情感与愤懑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画布上。戈雅在《理性的沉睡产生魔鬼》中,用猫、蝙蝠以及怪物等来表示启蒙运动之后依旧是封建专制下的黑暗社会现实。同样在《查理四世一家》中,皇室则呈现出一幅幅冷漠、呆滞的神情。在小孩身上都有一股死气沉沉,鲜活的色彩也不能为画面带来一丝生气。画家无情地批判贵族,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德拉克洛瓦在日记中说道:“折磨我内心的是灵魂的孤独。”在《但丁之舟》中,德拉克洛瓦表现了地狱中人扭曲的身体,忍受着痛苦的折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与明快的色彩相对比的是主题下的悲观。浪漫主义的画家是最显复杂性的,在不断的革命运动中汲取题材,表达着他们复杂的情绪。

    在浪漫主义的发展历史中,悲观情绪贯穿其中,同时也是极其复杂的,如舒伯特的《你好像一朵花》,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不乏乐观的呈现,但这些呈现更像是特定细微历史阶段后的反映。形成浪漫主义的悲剧色彩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了浪漫主义艺术集中的悲剧体现。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李迅,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19.

    [2]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

    [3] 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298.

    [4] 汪堂家.现象学的悬置与还原[J].学术月刊,1993(7).

    [5]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 段汉武.唐朝山水艺术和英国湖畔派诗歌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2004(4).

    [7] 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237.

    作者简介:李潇柯(1996—),男,南京林业大学本科。

    指导老师:张宁

相关文章!
  • 浅析中国音乐文献学校勘学、目

    李阳【摘 要】中国音乐文献学提供了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本文高度概括地介绍其所包含的内容,着重介绍目录书在查找资料中的重要功用。【关

  • “儿童向”动画电影的范本

    夏国富国产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而改革开放前集合许多大师,以如今来看完全不可能承担的成本所制作出来的作品,例如《小

  • 邢家严作品

    作者简介:邢家嚴(1976-),男,甘肃庆阳人,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陇东学院讲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