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与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探讨
喻应平
【摘 要】目的:探究罗哌卡因的临床麻醉疗效以及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在本医院进行静脉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的76例手术患者,将其自由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的实验患者均要进行静脉联合以及硬膜外麻醉手术方法进行麻醉,并进行术后镇痛。在手术开始前半小时,对观察组的患者注射0.2%的罗呱卡因5mL,而对照组则注射0.25%的罗哌卡因2mL,两组患者在进行首次给药之后必须要按照相对应的浓度,根据每小时所包含相同剂量的药物,并在术后进行持续阵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拔罐管的时间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为22.53±1.57分钟,而观察组的术后拔管时间为20.19±3.42分钟,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也无统计学意义。实验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VA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在临床中的麻醉效果好,相比较于0.25%的罗哌卡因,0.2%的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更加良好,临床运用效果好。
【关键词】罗哌卡因;临床麻醉;术后镇痛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088-02引言
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中的局麻药中的一种,其作为第一个单纯的长效麻醉药,具有镇痛和麻醉的双重效果。在大剂量时,可用于外科的麻醉手术,小剂量是产生镇痛作用,同时伴有部分的肺进行性运动阻碍。除此之外,其镇痛效果十分好,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甚微,不良反应也较少[1]。笔者将其用于术的腹部硬膜外镇痛,并将其与布比卡因要进行比较,从而来评判其镇痛效果,以及所产生的不良反应。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在本医院进行静脉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的76例手术患者,将其自由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的实验患者均要进行静脉联合以及硬膜外麻醉手术方法进行麻醉,并进行术后镇痛。而且两组患,都已达到手术的相关指征,而且也排除了部分具有呼吸功能异常或者麻醉禁忌症的患者。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均在40-60岁,平均年龄为51.37±10.98岁,手术时间均控制在100-140分钟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129.09 ± 20.03分钟;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在40-60岁,平均年龄也为51.97 ± 15.49岁,手术时间控制在100-14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125.95 ± 19.43分钟,该实验研究都经过了医院伦理会的批准,并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都无显著差异,应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两组实验患者均进行静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方法来进行麻醉以及术后镇痛,在手术前半小时就提前建立好静脉通道,并注射0.5毫克的阿托品[2]。同时,气管机械要通气,罗哌卡因通过硬膜外注射进入患者体内,对照组注入0.25%的罗哌卡因2ml,而实验观察组则注入0.2%的羅哌卡因5ml。在第一次给药完成之后,必须都要根据对应的浓度,以及每小时保证每小时泵入的药量是相等的,从而进行持续后镇痛。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麻醉诱导顺序都是一致的,先用 0.06mg/kg咪唑安定,0.35-0.45ug/kg的舒芬太尼,1.6mg/kg的丙泊酚,0.7mg/kg的阿曲库安,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间断性追加阿曲库安,从而维持患者处于肌松状态。
1.3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在手术完成之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同时监测患者术后一小时、三小时、五小时的疼痛程度并进行VS评分,评分为0到10分,分数值越高,说明疼痛越越剧烈。
1.4统计方法
采用常规的医学数理统计来进行统计,如P小于0.05则认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拔管时间对比
从表1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麻醉效果相差不大。
2.2 VAS评分
根据表2发现,实验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
手术完成后,缺口所导致的疼痛也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可能会产生并发症。如果疼痛程度剧烈,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选择一种效果良好的镇痛麻醉药,对于患者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对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常规的手术中一般采用的是利多卡因进行麻醉镇痛,但是利多卡因的不良效果较多,而且部分患者的麻醉效果也较差。所以选择一种麻醉效果好,并且安全性高的麻醉药物是当今临床的重难点。
手术作为当今现代医疗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有效清除患者病灶的强有效手段,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产生一定的伤口。因此,在手术前必须要做好麻醉手术,才能够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手术完成之后,患者的创面可能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剧烈的疼痛,必须要进行合理的镇痛处理。如果患者的麻醉以及镇痛处理不佳,将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从而使得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需要给予严重的关注。
在临床上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很多,其中常见的罗哌卡因是一种单纯的左旋长效酰胺类的麻药物,多用于局麻。该药物进入人体之后,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而且患者产生呼吸困难也较少,所以应用十分安全。除此之外,作为一种典型的长效麻醉药,其作用时间长,术后的镇痛效果也较好。在本研究中发现,用0.2%和0.25%的罗哌卡因在手术治疗患者的效果中发现,两组的患者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从术后的镇痛效果,来看实验观察组的效果更好,其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0.2%的罗哌卡因在治疗患者的镇痛效果较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性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手术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汪辉,陈金保,王萍.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对开胸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05):676-679.
[2]高焕龙.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及VAS评分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