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琵琶乐俑考略
操知箴
【摘 要】乐俑,是我国古代坟墓中用来替代活人陪葬的、用于表现音乐内容的偶人,按照用途可分为乐舞俑、奏乐俑、戏弄俑和说唱俑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奏乐俑中的琵琶乐俑。
【关键词】唐代;琵琶乐俑;琵琶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63-02
唐代是我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琵琶演奏已成为一项雅俗共赏的音乐节目。目前所见的唐代琵琶乐俑共计43件,这些乐俑的演奏姿势和所持琵琶的形制都不尽相同,笔者拟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乐俑所持琵琶的形制
笔者根据乐俑所持琵琶颈部的特征将琵琶主要分为三种形制,简述如下:
(一)直项琵琶乐俑
该类乐俑共计18件,典型的有安阳杨偘墓琵琶俑(图1)。1983年5月,该乐俑出土于河南安阳第二制药厂唐墓,属初唐时期,女俑斜抱一琵琶,梨形音箱,直项。
图1 图2 图3
(二)曲项琵琶乐俑
该类乐俑共计9件,典型的有洛州刺史贾敦颐墓琵琶俑(图2)。2009年10月,该乐俑出土于河南洛州刺史贾敦颐墓,其年代为显庆元年,女俑横抱一曲项琵琶,琵琶为梨形音箱,曲项,张4弦。
通过观察九件乐俑所持的曲项琵琶,我们可以看到,其基本形制特点为梨形音箱,头部向前或向后弯曲,张4弦。
关于曲项琵琶的形制,薛收的《琵琶赋》中有载:“尔其状也,龟腹凤颈,熊据龙旋。戴曲履直,破觚成圆。虚心内受,劲质外宣。”①日本奈良正仓院藏有唐代曲项琵琶的实物——螺钿枫琵琶(图3),如图所见,乐俑所持曲项琵琶的形制与正仓院所藏琵琶的形制基本一致,同时也与薛收《琵琶赋》中的记载是相符的,说明这种曲项琵琶在当时确实是存在的。
(三)其他形制的琵琶乐俑
其他形制的琵琶乐俑共计16件,其中有故宫博物院藏琵琶俑(图4)。该乐俑由故宫博物院于1959年收购,属初唐时期。如图所见,女俑斜抱一琵琶,为长梨形音箱,首部残缺,张5弦。
日本奈良正仓院藏有唐代五弦琵琶的实物,例如:螺细紫檀五弦琵琶(图5)。故宫藏乐俑所持琵琶首部残缺,是否为直项已不可知,但其他部位的形制与五弦琵琶的实物基本相同,故笔者推测这件女乐俑所持的琵琶很可能就是五弦琵琶。
图4(正面) 图5(背面)
二、琵琶乐俑的演奏姿势
琵琶乐俑的演奏姿势包括琵琶的抱持姿势和弹奏方式,其中抱持姿势又可分为三种。
(一)琵琶的抱持姿势
1.横抱琵琶乐俑
横抱琵琶乐俑共计16件,典型的有插秧村琵琶俑(图6)。该乐俑195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插秧村唐墓,男俑横抱一琵琶。
图6 图7
2.斜抱琵琶乐俑
该类乐俑共计23件,其中斜抱又分为首部上倾的斜抱和首部下倾的斜抱。
(1)斜抱(首部上倾)
该类乐俑共计5件,如青州琵琶俑(图7),出土于山东青州古墓,该女俑斜抱一琵琶(首部上倾)。
(2)斜抱(首部下倾)
该类乐俑共计18件,典型的有故宫博物院藏琵琶俑(图8)。该乐俑1952年由郑振铎捐赠,属盛唐时期制品,女俑斜抱一琵琶(首部下倾)。
图8 图9
3.竖抱琵琶乐俑
该类乐俑共计4件,例如:长治琵琶俑(图9)。1961年4月,该乐俑出土于山西长治市东郊北石槽三号唐墓,属初唐时期,女俑竖抱一琵琶。
在这43件琵琶乐俑中,横抱琵琶乐俑共计16件,斜抱琵琶乐俑共计23件,竖抱琵琶乐俑共计4件。可见采用斜抱琵琶的姿势最多,大部分也都是首向下的斜抱,与今日琵琶的演奏姿势大相径庭。
(二)琵琶乐俑的弹奏方式
通过对这43件唐代琵琶乐俑的弹奏方式的分析,除去无法判断的,剩余的琵琶乐俑中,拨弹的有19件,手弹的有10件,可见,唐代时琵琶的演奏还是以拨弹为主。
综上所述,我们可发现曲项琵琶确实是存在的,同时可以看到抱持琵琶的姿势有横抱、斜抱(首向上和首向下)和竖抱,且以斜抱姿势为主。琵琶的弹奏方式则有拨弹和手弹两种,多数采用拨弹的方式。
由于这些乐俑所持的琵琶并非完全写实之作,所以本文仅对唐代的琵琶乐俑进行了简单客观的梳理和初步分析,以此管窥唐代琵琶的发展状况,希望能为琵琶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注释:
①庄永平:《琵琶手册》第395页,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1月版。
参考文献:
[1]段振美.安阳市第二制药厂唐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6(03).
[2]黄吉军.唐代洛州刺史贾敦颐墓的发掘[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08).
[3]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山东卷)[M].河南:大象出版社,1996.
[4]刘东升.中国古乐器[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