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史怀刚 龚红月
[摘要]暨南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课已有30年的课程建设史。通过对该课程的课时设置、内容设定、教法定位等历史沿革的梳理,可以为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提供一种通识教育类(而非专门史)的“暨大模式”。课程组认为要在有限的课时里演绎出无限的中国传统文化,即要在当代社会问题之视域下,以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为核心,以文化诸要素、诸案例为材料,构建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文化精神,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4-0057-04
暨南大学所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课,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通过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审核并上线教育部爱课程网。本课程自1985年始开,作为面向境外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至今已有30年课程建设史。通过对该课程的课时设置、内容设定、教法定位等历史沿革的梳理,可以为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提供一种通识教育类(而非专门史)的“暨大模式”。
一、立基传统:中国传统文化
进大学课堂的历史必然性分析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认为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并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过去一百年的历史来看,先进的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公允地对待自身文化。自鸦片战争始,中国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为清政府只是“技”不如人经历了因甲午惨败而主张君主立宪的维新变法,先进的中国人又认为中国文化中的“政”不如人经历了辛亥革命后反思中国为何还积贫积弱的新文化运动,先进的中国人还是认为我们文化中的“道”不如人。从“技”变到“政”变再至“道”变,文化自信心、民族自尊心不断受到打击,以至于西化论在学界占据上风,其极端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主张废除汉字,全盘西化。这种对自身文化的批判态度直至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才开始改变。自21世纪初,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热潮不断涌现。以大学教育为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先后成立或恢复国学研究机构。民间各种研究、讲习传统文化的教育机构如启蒙学堂等也在许多城市建立。虽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依然是学术探讨的热点话题,但学习传统、了解传统,进而立基传统,热爱传统,已经成为当下的共识。对“文化软实力”的解读中,“传统文化”在建立民族价值观、民族凝聚力、信仰认同、国家意志、国际互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更何况中国传统文化延续数千年,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智慧体系和群体关系认知协调功能,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和文化特征立足于世界文化体系之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建功立业。可见,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已不能再停留在原来“要不要教”(以批评为主)的认识上,而应转到“如何教,教什么”(以继承、扬弃和发展为主)的认识上。
在大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中国文化的发展只有立基于传统才能更有民族生命力和文化感召力。大学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历史观是中国文化发展成败关键之所在。因此,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应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课堂中的教学定位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及其价值,是中国文化发展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课程之教改思路和进程是与中国社会当代思想之进程紧密相连。可以说,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发展史即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史的缩影。
以暨南大学为例,该校于1978年复校后就致力于探索一条有特色的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统称外招生)培养模式,其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是暨南大学作为侨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面临的是我们应该教什么的问题,亦即在大学课堂上,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设定在“扬”还是“弃”的位置上。
五四运动以来,国内学界对中外文化比较的讨论,多聚焦于是否应该“师夷技之长”和如何实现“洋为中用”方面,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多采取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在中国尚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认清中国传统中的糟粕,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近百年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也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莫大的困扰。
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作业中,我们注意到,境外学生多存在这样的刻板印象:西方文化代表科学、民主和进步,中国文化则代表封建、保守和落后。以至于在听完暨南大学老师讲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以后,他们的普遍感受是惊讶和惊叹:
老师的课可以算是我们的第二次思想启蒙,听了老师的课之后发现中国跟我们以前想象的很不一样,上了大学才发现不一样的中国,不一样的世界观,受益匪浅。
境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是社会思潮中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评价,长期以来都是放在一个不对等的位置上:拿西方文化的“上马”——近代科学方法,来比较中国文化的“下马”乃至“病马”“劣马”——“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封建残余”等等,而对中国文化的“上马”却缺乏必要的关注。这样的“比较”重复多了,学生越来越没有民族自信心,而民族自卑感却越来越强烈。外语系的港、澳、台学生说外国人问起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和好处,我们或者是说不出来,或者是羞于启齿,只好回避。
暨南大学教学一线的老师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归属、民族精神的形成必定不能建立在否定自身文化的基础之上,而应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灿烂文明吸引学生,要把课程的讲授建立在“中国文化自信”基础之上,并以此构建出全新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课程组认为,应该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出发,以分析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为主,将传统精神与现代文明相接洽,给学生提供一个简洁清晰的脉络,并在教学中引导他们进行跨文化比较,以便于他们洞悉真相,思考问题。1985年,暨南大学正式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课程名称为《中国古代文化概论》(含全英授课),后改名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境外学生公共必修课,属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但伴随通识教育理念的实践及国家文化强国理论的提出,该课程亦受到内招(内地)学生的喜爱和重视,所以现在亦面向内招学生开课,成为暨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实践课程。
三、返本立新: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课程的教改思路与进程
从暨南大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历史背景分析,该课程设立之初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即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之主旨,是希望通过《中国古代文化概论》的设置帮助学生(主要是港、澳、台以及华侨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并通过近代中国及当代中国等课程的建构,使学生形成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历史把握,了解中国的历史及现在。而爱国主义则是希望学生学习古代文化,从而了解传统,培育出民族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信心,形成情理交织的爱国精神。
但是,这两个课程目标在之前的实践情况不太尽如人意。随着开放的深入,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涌入,西学成为评议传统的主要标杆。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普遍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课堂讲授也变成了做“说服”工作,暨南大学课程组希望尽力客观地去讲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事实,从而转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错误认知和悲观态度。但在开设课程的初期,由于客观需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讲授无限的中国传统文化,难以突出重点,教学流于知识传授,达不到大学教学教育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暨南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组重新调整并细化了教学目标,将爱国主义教育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元素列为该课程的两大支柱,将教学目标厘定为三点:
1.深入认识中国文化的主要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社会文化行为。譬如,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并能有意识地继承与传播。
2.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从而掌握多种认识方法,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价值及现代元素,了解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特征,帮助学生在国际贸易、现代管理、涉外文化交流和多元社会活动中找到立足点。从文化多元性角度,思考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沟通。因为,正是多元文化的互补同存、和而不同,才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课程组充分认识到,该课程教学目标之实现,不能仅从历史的维度回顾过去,只讲清楚“过去是什么”,还应从文化变迁的向度回应过去对现代的影响,讲清楚“现在是什么”“为何如此”“未来怎样”。因此,课程组将课程之名称由《中国古代文化概论》更名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以凸显文化的传承及其现代性。
1985年至今,暨南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建设可以大略概括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文化学习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前。课程内容重在介绍古代文化是什么,按照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讲解中国古代文明,内容设置以史为主,是“阐旧邦”,可称之“返本”。
第二个时期,文化传承时期Q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课程内容重在以爱国主义诠释传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发展之背景(地理功能、社会结构、思维方式、语言文字)、中国传统文化诸要素(哲学、宗教、文学、史学、艺术、科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三个方面建构课程结构,并将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考查贯通于其中。课程组在《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新论》中提到: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也是中国传统的系统论,它包含在传统文化的诸要素里,也体现在文化整体结构中,使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内在的融合机制(圆)和独立个性(方)。
课程组明确将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神理解为“和”,可见课程内容虽依然为“传统是什么”,即研究并说明古代社会问题,但已自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以“和”文化、“和”精神作为课程内容的内在脉络,希望以此实现利用传统内在之精神来统领课程内容之建构。
第三个时期,文化研究时期(2005年至今)。可以说,从1985年课程设立之初开始,暨南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组就在不断地进行课程教改: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将其成果用于教学,提高教学内容的思考和批判层次,同时,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力争将学术界最前沿的观念以及我们的研究贯串于课程之中;另一方面,通过教学研究,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自觉。2005年本课程开始申报各级“精品课程”,在申报过程中,学习其他高校相关课程的建设经验,令我们更加看重学术研究引领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重新定位文化研究的核心和目标。
在文化传承和文化研究两个时期里,暨南大学课程组的教学思路越来越清晰和成熟,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课程内容上均形成独有的体系特色。
在教学中,课程组完成了“知识教学”向“方法教学”的过渡。所谓方法教学,包含两个层次:从老师的层次来看,指的是通过跨文化比较、跨民族思维方式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文化比较方法,以此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他们对人和事的批判性和鉴别性,帮助他们在各种错综复杂的事物中,通过比较、筛选,发现实质,找到规律,从学生的层次来看,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给学生传授社会方法和科学方法,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为线索,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串起来。
在课程内容上,侧重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及挖掘传统文化之现代意义,是“辅新命”,可称之为“立新”。课程组充分认识到,如果以中国传统文化诸要素如文、史、哲等作为课程内容的主体,课堂讲授很容易演变成相关学科的专业课,同时,如果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堂上将以上内容全部讲授,课时设置也无法满足。课程组在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无论是从文、史、哲,还是从宗教、科技等方面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授课教师有一些内容是一定皆会涉及的,即文化精神与思维方式。有鉴于此,课程组通过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体系,将课程内容设定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建立历史中国与现代中国的认识关系。通过讲解文化的含义、构成,以及传统的精神和对现实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使他们明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从正确区分社会传统的精华和劣质成分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部分(第一讲),建立人与生态环境的认识关系。综合讲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背景,从生态自然、社会结构、行为与文化三层维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发展的内外原因,通过分析人及其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对中国文明产生的源头和形成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够正确地分析中国辽阔疆域形成的原因和多元文化融合及其实质;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辩证(“中和”)的方法去分析古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及其历史影响。
第三部分(第二讲),建立文化行为与文化认识之间的关系。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这样一个新锐话题,从文化载体中独立出来,专章讲授;从经验思维、整体思维、序变思维三个角度解析中国式思维的特征,并将之与其他文明相互比较。通过剖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中国人,正确认识世界中的中国。
第四部分(第三讲),建立人与文化规律之间的认识关系。利用哲学方法,高度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实质,并将其作为贯串全课程的主线,从人文精神、自然主义、工夫与境界三个方向,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特点:通过分析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道家的自然观、庄子的齐物论、佛学中的觉悟与慈悲等,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中和”文化的实质、内涵和现代价值。
第五部分(第四讲),引导学生关注案例教学,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践智慧。以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智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多个角度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应用,主要集中于具备现代价值的传统文化的实践智慧方面,如历法数术、文学艺术、中医武术、饮食养生、建筑风水、民俗节日等。
至此,该课课程内容已完成了由对历史之探索转到对当下问题的回应,即由对中国历史“是什么”而转到中国现代文化“为何如此”的思考;从问题,尤其是当代讨论的“热点问题”入手,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综上而言,要在有限的课时里演绎出无限的中国传统文化,即是要在当代社会问题之视域下,以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为核心,以文化诸要素、诸案例为材料,构建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暨南大学课程组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认识到,一学期36学时基本无法承载如此厚重的内容,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中国当代社会现实为基础,反思过去和面向未来,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之精神脉络,而非面面俱到地讲解中国传统文化诸要素。
[责任编辑:全骜颉]
相关文章!
  • 世界上古史概要与学科发展概况

    李长林[摘要]本文解读世界上古史概念和分期要点,同时介绍该学科的由来及在我国的发展。[关键词]世界上古史,古代社会,古代历史学[中图

  • “抗战时期的中国与天津"学术研

    [关键词]抗战,中国,天津[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4-0067-062015年9月17至18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

  • 福建客家的从商性格与连城海丝

    陈支平[摘要]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支富有独特迁移历史与人文性格的民系。从目前学界对于客家民系的学术研究中,学者们更多的是注重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