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医药产业集群建设

    苗葳

    摘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已经颁布,地方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是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分析通化市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现状入手,从创新能力、集群效应发挥、资金投入和创新环境等方面查找存在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

    关键词:创新驱动;医药产业;产业集群

    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世界大势所趋,是发展形势所迫。如何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是重要途径之一。通化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必将成为通化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形成具有特色化、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一、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依托通化医药城建设基础,上下游产业衔接、布局合理、产品差异化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一)集群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拥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61户,从业人员7.6万人。其中修正、茂祥、万通等11户企业已发展成为集团公司,东宝药业、金马药业6户企业为上市公司。修正药业2015年实现产值588亿元,成为吉林省医药行业龙头企业,连续4年位居全国医药企业百强榜的前三甲。2015年,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完成产值770亿元,占全市医药工业产值的60.2%;实现利润44亿元,占全市医药工业利润的68.1%;实现销售收入718亿元,税金11亿元。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通化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集群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创新型科技企业4户,省科技型企业6户,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占全市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的59.5%。其中修正、万通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修正药业、万通药业、东宝药业被认定为国家技术中心。集群目前可生产成药21个剂型4000多个品种,其中自主研发的130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3种,中药保护品种103种,进入医保目录品种699种。全年申请专利117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专利授权35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竞争实力逐步增强。

    (三)商贸体系日趋完善

    通化医药创新产业集群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地级以上的大中城市和80%以上的县级城市,营销大军超10万人。药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获批互联网医药信息服务许可证,现已通过GSP认证,连锁店设立已获得审批,并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C证。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种植户订单、代销、代购、代储、科研成果转让电子化,开拓产品网络营销渠道,促进医药物流发展。另外,东宝、万通、振国等企业较早的开展了境外商标及专利注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四)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集群拥有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 家、省医药专业中试中心2家。建设了通化市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开通了医药技术转移服务平台,面向医药企业发布1000余项引进和转化了近百项优秀科研成果。引进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建设了省内唯一旨在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通化医药高新区院士工作站,成立了专家顾问委员会,举办了一系列技术咨询等活动,指导企业科研开发方向,提升企业科技决策水平。与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十四校两所”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吉林通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延边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加速推动通化医药创新型集群快速发展。

    (五)创新环境逐步优化

    近年来,通化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得到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科技部提出发展药品电子销售平台的的指导性意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医药健康产业的实施意见》,优先支持通化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构建面向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打造医药健康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并设立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通化医药产业集群。通化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文件,规划引导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2016年,通化市政府将2211项管理权限下放给高新区,必将助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二、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相对缺乏

    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因研发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还不多,直的是直接购买或产品仿制的道路。目前,我市有获批准文号的品种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83种,中药材保护品种103种。近年,医药新品种申报和获批较少,生产中过度依赖老品种,医药新品种接续不上,未形成战略性新品种的梯度储备,制约了创新型集群发展。另外,集群主要以中成药为主,产值约占总产值的90%,而代表当前前沿的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药器械相对薄弱,使集群发展缺乏后发优势。

    (二)集聚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从医药产业整体发展链条看,产业集群整体链条不够完善。医药加工产业一枝独秀,最为强势,而其上下游关联配套产业发展滞缓,对医药经济贡献率较低。如中药材种植大多还处于原始的农户种植形态,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中药种植模式没有建立起来,大型专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还没有,医药生产企业所用的医药辅材多是从域内采购等。

    (三)科技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按照国家规定,医药企业在新版GMP认证,仅在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也需投资近2000万元。高成本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一个品种完成一致性评价需要300万~500万元,对于不少药企来说,尤其是对品种多的药企来说,难以负担如此高的费用。集群内尚有百余条生产线需要进行GMP认证和999个化学品种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价,这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明显不足,使企业科研创新开发步伐滞缓。

    (四)创新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吉林省对通化医药产业发展给予了一定支持,但推动力还是不足。通化市虽大力推动医药产业发展,但同发达地区相比,政策扶持、融资平台、资金支持等政策环境仍存在很大差距,鼓励和引导创新方面的实施效果不明显。如政府投入的科技活动资金不足,无法实现引领作用。

    三、推进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一)优化创新环境,加强政府引导

    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协同机制,将各种资源整合,全面推动集群发展。

    1.强化政府引导。首先,吉林省在政策制定、税收优惠、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举全省之力支持和推动其发展。在资金支持以及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创新型医药企业培育与引进。其次,强化创新型医药企业政策扶持。吉林省政府应高度重视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参考辽宁省政府支持本溪国家医药科产业基地和福建省支持泉州微波通信产业集群出台扶持意见办法,出台相关政策,协调省科技、财政、工信、发改等部门和通化市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加速推进集群建设。同时通化市制定医药创新型企业培育的政策,引进创新实力雄厚的医药产业领军企业,强化创新型医药产业专业孵化器的建设,落实医药产业创新型企业培育的相关激励措施,不断壮大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

    2.加大资金投入。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通化市或依托高并报区联合各级政府和社会资金设立医药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基金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医药企业创新发展,大力促进国内外医药产业领域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聚集园区,吸引并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充分发展资金引导作用,为集群建设的提供有力保障,加速创新型医药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二) 强化平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

    1.加快支撑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推动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支撑平台,如依托霍普金斯研究院建设技术转移中心,提供国际医药产业和知名医药企业动向信息发布,负责国际医药企业与园区的合作与对接;建设医药信息技术与资料服务中心,辑录园区内企业的医药产品和研发项目信息、提供医药文献和数据查询服务、作为知识产权的交易平台;建设医药项目的技术评估平台,为园区内企业的医药项目提供价值评估、风险评估服务,作为风险投资的参考。

    2.延伸创新服务链条。着力形成“研发服务和增值服务”两条产业链,助推园区医药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一是研发服务产业链。围绕新药研究和开发的全过程,在“立项、药物发现、GLP、GCP”等各个环节集聚多家高水平的研发服务企业,进行创新集群建设。二是增值服务产业链。围绕新药研发和开发过程需要的“资金融通、商业转化和交易、知识产权保护和注册申报服务”等需求,集聚高层次的服务企业和合作网络,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产业链,服务全地区及全行业。

    (三)实行分类管理,强化服务辅导

    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强化服务功能,助力发展。首先,根据企业规模分大型骨干企业,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根据企业业务模式分为研发型企业、生产型企业、营销型企业。按类别对医药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管理,如骨干企业,可以打造大企业集团,推进医药产业资产重组,鼓勵医药产业骨干企业进行行业资源整合;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进行低成本扩张,鼓励产品类型、质量相当的企业组建企业联盟或联合重组,促进企业间分工合作,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推动医药产业制造企业、商业流通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等。如中小型企业,根据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设计与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中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全过程多样化持续性解决方案等。同时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奖励博士、留学生创新成果,扶持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

    (四) 创新体制机制,做好人才引进

    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战略提升和创新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创新人才。通化市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的素质结构、专业结构、分布结构还不够合理,科技人才总量不大,高层次高技能的领军人才相对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是招才引智。通化市应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组织实施好通化“百千万”医药人才发展计划,即:依托院士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引进生物医药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和完善民营医药企业家培训制度,培养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设立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培训医药企业实用技术能手。二是并购企业吸纳人才。通化市可以并购发达地区甚至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该企业已形成的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尤其是通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通化市企业人员的交流培训,提升企业人员的经营生产理念,提高生产技术标准,弥补自身企业技术短板,更好适应国内外医药标准体系,整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加快人才定向培养。按照通化市医药产业的发展需求,通化市要与吉林大学、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建立培训学院,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解决管理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医药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为通化市医药产业的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曾铁城,等.广东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广东科教,2015(11).

    [2]李一峰,刘会武.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政策重心[J].中国高新区,2012(11).

    [3]严朕,修国义.黑龙江省医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6(01).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通化市委党校)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当熏腊肉变成雾霾“替罪羊”

    四川和重庆日前遭遇重污染天气,很多人把熏腊肉看作PM2.5上升的原因之一。达州市更是宣布,当地空气污染的祸首是熏腊肉。不过,志愿者连续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