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摘 要:体育教学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重点,对学生的能力、身体素质都有积极的作用,开展体育教学也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现如今,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全面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课程,是一项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改变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心理状况入手来完善教学。但是由于我国对认知心理学维度的理解较为片面,想要突出它的优势,真正作用于教学改革,就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查询资料和信息,论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與核心,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体能。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维度;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
体育教学是教育活动中较为特殊的一项科目,课程不仅需要在室内进行,基本上都是课外教学,是一项对抗性、趣味性都较强的内容。现代体育不断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有关体育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运动技巧,注重个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我国出台的高校体育教学新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体育教学的精神实质,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认清心理纬度的重要性。本文就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从认知心理学维度为切入点,对高校体育改革进行探索,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体育知识在认知心理学维度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是现代心理学对知识进行的分类,它是按照学习过程为指导的方法,对于指导教学,完善过程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科学使用。认知心理学是基于教学应用的分析目标,体育教学的开展也需要发挥认知心理学的意义,借鉴具体分类的标准,将知识转变为几种不同的分类,并回答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问题,解释体育本质含义。体育程序性知识是指导教学的知识内容,其中又包括动作技术和心理承受力,只有将体育教学转变为认知心理学维度,才能更好的完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教学改革。
2 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观念,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认知心理学维度开展探究,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想
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教学课程,它会随着新运动、新技巧的出现不断变动,从思想上进行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学的主要原则。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改革教学,并运用现代化方法授课,促进学生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
2.2 技能培训
认知心理学维度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在思想转变的同时,还要关注技能的训练,尝试在实践中教学,突出现代体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作用,立足认知心理学规律,拓展教学宽度。《新课标》提出的五大体育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基于认知心理学维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培养,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2.3 高校体育知识类型
体育知识类型是体育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的主要依据,体育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知识类型主导着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例如认知形态的知识类型要选择以语言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而操作形态的体育知识则要选择以语言为辅的体育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即根据体育知识的类型实施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才能将学生学到的体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才能达到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真正目的。
2.4 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
认知心理学维度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的基础,大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必须从他们的思想进行分析,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深刻理解知识,善于运用知识;尊重了学生差异,才能使体育教学恰到好处地施加于每一个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去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充分发展自己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并自觉加强身体的基础练习和运动能力的训练,才能提高自身的接受体育知识、技能信息加工的能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坚持改革与创新,从认知心理学维度探讨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关注学生的运动心理和诉求,坚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认知心理学维度对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更完善的思路,教学必须不断扩展和创新,在思想上进行转变,做好技能培训,并健全教学方法与体系,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春梅,李志宏,任平.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12,04:96-99.
[2]吴家萍.论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4,21:66-67.
[3]叶蓁,普文龙.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问题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10:83-84.
[4]周涛.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与体育课堂行为的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沈丽芬(1980-),女,湖北武汉,本科,讲师,武汉工商学院。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维度;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
体育教学是教育活动中较为特殊的一项科目,课程不仅需要在室内进行,基本上都是课外教学,是一项对抗性、趣味性都较强的内容。现代体育不断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有关体育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运动技巧,注重个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我国出台的高校体育教学新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体育教学的精神实质,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认清心理纬度的重要性。本文就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从认知心理学维度为切入点,对高校体育改革进行探索,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体育知识在认知心理学维度的分类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是现代心理学对知识进行的分类,它是按照学习过程为指导的方法,对于指导教学,完善过程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科学使用。认知心理学是基于教学应用的分析目标,体育教学的开展也需要发挥认知心理学的意义,借鉴具体分类的标准,将知识转变为几种不同的分类,并回答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问题,解释体育本质含义。体育程序性知识是指导教学的知识内容,其中又包括动作技术和心理承受力,只有将体育教学转变为认知心理学维度,才能更好的完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教学改革。
2 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观念,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认知心理学维度开展探究,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想
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教学课程,它会随着新运动、新技巧的出现不断变动,从思想上进行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学的主要原则。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改革教学,并运用现代化方法授课,促进学生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
2.2 技能培训
认知心理学维度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在思想转变的同时,还要关注技能的训练,尝试在实践中教学,突出现代体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作用,立足认知心理学规律,拓展教学宽度。《新课标》提出的五大体育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基于认知心理学维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培养,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2.3 高校体育知识类型
体育知识类型是体育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的主要依据,体育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知识类型主导着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例如认知形态的知识类型要选择以语言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而操作形态的体育知识则要选择以语言为辅的体育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即根据体育知识的类型实施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才能将学生学到的体育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才能达到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真正目的。
2.4 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
认知心理学维度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的基础,大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必须从他们的思想进行分析,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深刻理解知识,善于运用知识;尊重了学生差异,才能使体育教学恰到好处地施加于每一个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去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充分发展自己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并自觉加强身体的基础练习和运动能力的训练,才能提高自身的接受体育知识、技能信息加工的能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坚持改革与创新,从认知心理学维度探讨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关注学生的运动心理和诉求,坚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认知心理学维度对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更完善的思路,教学必须不断扩展和创新,在思想上进行转变,做好技能培训,并健全教学方法与体系,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春梅,李志宏,任平.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12,04:96-99.
[2]吴家萍.论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4,21:66-67.
[3]叶蓁,普文龙.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问题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10:83-84.
[4]周涛.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与体育课堂行为的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沈丽芬(1980-),女,湖北武汉,本科,讲师,武汉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