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素养培养是翻译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刘诚
摘 要: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也走向一体化,中国明确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走向世界,然而,中国文学近年来在世界上却出现了“失语”现象,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文学翻译人才严重缺乏。而作为培养高质量文学翻译人才基地的高校,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培养高质量的文学翻译人才,为我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服务。
关键词:文学翻译;大学英语;译教学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文化也正在走向一体化。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学。然而,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出现了“话语权缺失”或“失语”的现象,没有话语权是中国文学的悲哀,也与中国要建立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的目标相违背。中央早在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经济“走出去”的战略,不久就提出了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对实现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国文学翻译的历史
中国文学对外翻译始于100多年前的晚清时代,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之前,中国对外翻译的主要形式是以个人译介为主。陈季同是最早将中国文学用法语对外翻译传播的代表,被称为“东学西渐第一人”。继陈季同之后,又有辜鸿铭全力翻译儒家经典,也算是对中国文化及文学的对外翻译传播。然而,即便在这两位的开拓性努力下,中国译者对文学的翻译兴趣始终不高。与翻译成中文的外文著作数量相比,翻译成外文的中文著作数量确实少之又少。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国家机构译介主持是中国文学翻译的主要方式和途径。1981年,中国外文局开始主持翻译“熊猫丛书”系列,对外译介中国文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到了2000年,“熊猫丛书”系列的翻译处于全面瘫痪状态,并且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国的很多学者如谢天振、肖惊鸿、胡志挥、潘文国、胡德香等都积极研究并撰文发表评论。雪上加霜的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于2009年11月23日与世长辞。我们不仅要感慨,谁会是杨老先生的接班人,成为“后杨宪益时代”文学翻译的代表人物呢?胡志挥从语言角度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将中国文学译成地道的英语,因此,应该主要由中国人担负起文学外译的重担,认为“只要翻得好,编得好,市场就不愁”。
然而,作为培养高质量文学翻译人才基地的高校,由于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无法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文学翻译人才。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看,传统的翻译授课模式没有很好地定位建构主义理论的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任务、环境这四者的关系。教师占主导、学生只是参与者的课堂导致学生翻译实践不足。
(二)师资薄弱,缺乏“双师型”英语教师。很多教翻译课的教师学的不是翻译专业,对文学翻译理论知之甚少,缺乏翻译实践操作,更不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批评功底,无法引导并教会学生欣赏、批评文学作品。
(三)翻译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致使大学生双语基础不够扎实,汉语知识欠缺,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翻译学科评价体系单一,不科学,无法调动学生从事文学翻译实践的积极性。
3 从文学翻译素养培养的角度看翻译教学改革及对策
首先,提高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重视程度,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汉语功底。正如Widdowson所强调指出的“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院教授Nation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母语的作用。重视外语学习的同时却忽略本民族文化的学习是中国外语学习者存在的问题,这致使外来文化入侵现象的发生。因此,近年来中国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学生们可以用英语说出西方的节日,但中国的端午节却不会表达;会讲汉堡、麦当劳等,却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的烤鸭、馒头等,患上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著名学者曹顺庆教授早于20世纪90年代就在文学研究领域里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问题;在英语教育界,从丛教授于2000年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概念。因此,中国外语教学要增加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比例。
其次,加快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建设,增加文学翻译的比重,改革翻译学科的评价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要保持学生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和互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注重听、读、背诵词汇这样的输入性教学,而长期忽略说、写、译等输出性教学,致使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我国著名外语教学家蔡基刚认为可以通过在低年级实施分科教学解决这一问题,使翻译和写作纳入选修课并各占2学分,将精读由4学分改为2学分。此外,增设汉语语言文化课,使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作为英语语言文化的有益补充。(二)采用基于问题式的翻译教学模式,创设翻译任务,精选教学范例,通过学生对范例的自主翻译及反复推敲,最终再发挥教师的点拨和点评作用。(三)对翻译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由形成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加大学生平时翻译实践的分值比重。而翻译实践要侧重向文学翻译倾斜,引导学生欣赏英汉两种语言的美,掌握两种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差别。
再次,翻译课教師要具备良好的中国文化修养、深厚的文学翻译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翻译理念。第一,在课堂上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传播中国文化。翻译教师必须精通英汉两种语言。翻译是母语和目的语即汉英两种语言的互动,任何一种语言的薄弱都有可能导致翻译进程受阻。因此,作为翻译课程传授者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翻译技能,同时也要以自己对两种语言的娴熟的驾驭能力赢得学生的信任。第二,要重视中国的传统译论。古代的支谦引发文、质之争,道安认为“按本而传,不令有损文字”,近、当代中国有严复的“信、达、雅”,也有许渊冲的“三美论”,有钱钟书的“化境说”,也有傅雷的“神似论”,有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也有刘重德的“信、达、切”。这些理论大都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的,且每一种翻译理论都有其美学和实践价值。翻译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文学翻译理论的精华,同时要引领学生灵活地运用到文学翻译实践当中去。第三,准确把握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纠正学生“语法+词典”的翻译方法和由于把握不好忠实和可接受性的“度”而出现的“翻译病”。很多学生将文学翻译等同于文本翻译,字对字、句对句的翻译,忽略了文学翻译对两国文化的传达的要求,致使文学翻译作品达不到传神的魅力。在忠实和通顺的问题上,把握不好。谢天振认为,译本对原作的忠实永远只是相对的,而不忠才是绝对的。翻译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应创新翻译教学模式,从文学翻译的特点入手,以提高高校学生的文学翻译素养为己任,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为中国文学“走出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许钧.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相关文章!
  • 新时代政工工作多维度介入医院

    夏文凤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102-03摘 要 结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通过探析医院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

  • 从历史档案看长征时期少数民族

    孙瑾+李怡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战略大转移,历时两年,历经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这是一场举世闻名

  • 国务院决定,2014年9月1日至20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围绕推进简政放权,通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