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绘画中的“真”
姚丽雅
摘 要:于秦汉时期,中国绘画领域就已初步涉及对“真”的探究。而“真”作为一种志高的艺术境界,历来深得艺术家的推崇。文章主要采用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旨在研析中国绘画中所呈现的“真”这一精神内涵实质。文章首先对“真”这一基本概念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说明其既是看得见的、感受到的,又是发自内心的;再之,本文将绘画中的“真”就物象、意韵、情感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而后总结出中国绘画中所表现的“真”,乃是物我交融,景、意、情的三者统一,以探究“真”的本质与内涵。
关键词:绘画;“真”;物象
一、“真”的概念
朱立元先生把艺术的层次结构分为物质媒介、形象符号、意象、意境四个层次,物质媒介作为第一层,是我们艺术创作的开始,即来自于客观的真实世界。“真”成为作品的起动点,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真实的,符合客观规定的。哲学中讲真理,科学更是探真的一门学科。艺术也要求真,它和科学有一共同的因素,那就是自然,艺术的关键是观察自然,这里的自然也就是指自然之真。在中国绘画里,写自然之真并非简单地再现自然,而要在表象之外探寻背后的本质,更多地表现画家内心对自然现象的感悟。
真与美又是紧密联系的,罗丹就认为,“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求美得先从求真入手。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优秀,美的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它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它的能够强烈感染人的力量,都是以“真”为基础的,这也足以体现出“真”在绘画中是十分重要的。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首先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这种物理真也就相当于物质媒介层,所掌握的是事物的表象;其次为事物的本质真,要明确事物的性质,把握客观规律,就如椅子之所以是椅子,是因为它符合椅子的客观规定,有着区别于它物的性质;最后,除了对客观外物的反映,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也可以是艺术家们观照和再现的对象,并且艺术家在进行审美观照时也要身与境偕,用心体会,此谓性情真。“景、意、情”三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从而构成完整的“真”的意境。当然“真”并非艺术的唯一目标,但它却是中国绘画所一直追求的境界,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状态。
二、绘画中的真
(一)物象之真
《周易》里说:“见乃谓之象。”眼睛所能看见的天地万物之形象,称之为象,也即物象。“象”对于表达“意”,有着语言所不能及的特殊功能,所谓“言不尽意”。绘画中的物象之真,即通过画面对客观对象的如实摹写带来的视觉真实,要符合所描绘客观事物的实际,偏重于写实或逼真。中国自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重视绘画物象的“真”了,如《广雅》中说,“画,类也”,《释名》中说,“画,挂也”,以及后来南齐谢赫在其“六法”中,提出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二法,强调客观万物都是以其特有的形体和色彩存在于世界之中,画家不管是表现社会生活还是自然景物,都应按照客观对象所具有的面貌来描绘,可以有取舍、有经营,但不可毫无根据地主观臆造,象形要应物而象。清代画家邹一桂重视形的作用,他说:“譬如画人,耳目口鼻须眉一一俱肖,则神气自出,未有形缺而神全者。”如果连真实的物象都没有,又何来的“神”?表明绘画当以具体的物象为基础。在唐、宋时期,山水、花鸟及人物画,都偏向于反映真实物象,这也是绘画艺术的一大特点“存形莫善于画”,如黄筌的《写生珍禽图》便是一例,画中的各种珍禽生动逼真,精细入微,至今对于我们各方面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的价值。
但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那样更多地趋向以对客观物象的写实作为一种主要的“真实”。中国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作品的形式感更多地趋向于写意,大多数追求的是物的神韵。因此“真”有着更深的含义。
(二)意韵之真
绘画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现象的真,而且还能揭示本质的真。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图真”的艺术主张,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绘画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大自然中品味、体察,通过外貌,揣度物象的精神气质,使画面形神兼备、气质俱盛。表现客观对象的本质真,一方面要把握事物的“性”,透彻地研究所要表现的对象的本质、规律。《笔法记》中提到,“物有其形,又有其性,须明物象之原”,也就是说绘画断不能一树如此,百树千树还是如此,松、柏、榆、桑、槐……都各有区别于他物的结构特点,表现时要做到“形致皆异”。另一方面则要表现出客观对象的气韵,也即表现对象的神。如郭若虚所说:“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气韵是生动的、活泼的,绘画表现的不应是僵硬死板的,跃然纸上的应是一个“活物”。在创作时要表现出活泼泼的生命感,体现生生而有节奏的生命精神,“花如欲语,禽如欲飞”,創造一个表现自然物本体和生命的审美意象。齐白石画虾并不画水,却能使人感受到虾在水中游动的生气,实则是抓住了虾在运动时灵动的神态。
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主张“以形写神”,曰,“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神”存在于本体的形象之中,通过对外在形象的观察,尤其是眼睛,更是传神所在。要突破单纯的形似,深层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情态,在形似之上达到神似。而神似,就是对人物精神性格特征的刻画,是本质的真。气韵托形而存,但又要超越形似的局限,将表现的对象引向更加广阔的生命世界,以物象表达本质的真,做到传神,整幅画面的意象才是圆满的。
(三)情感之真
绘画的真,除了反映客观世界从物象到本质的“真”之外,还要表现出画家主观世界的真。这里面又涉及文人画和士人画这一比较,欧阳修的“得意而忘形”,苏轼的“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在”以及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从其实质而言,不过是注重个人主体的情感。而“真”并非追求客体表象精准,而是在酣畅淋漓舞动的线条下求其神韵,可谓情“真”意切。中国绘画讲求意境美,画里饱含着作者的感情,如王微所说“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绘画不单是手头技法的运用,也倾注了画家的思想、情感,因此才能产生画的情趣。画品如人品,画家的个人修养会对绘画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画家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以及理想追求等也会在创作过程中融入画里。中国自宋代以后,“文人画”开始不求形似,求神韵,借作画以抒“性灵”和胸中抱负,多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真性真情,画家的情与画中的物合二为一。
生活素材不等于艺术形象,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画家对其进行概括、剪裁、提炼等艺术加工,做到“删拔大要,凝想物形”,这一切都着眼于画家对于艺术形象的创造。在这样的过程中画家触物而有所感兴,客观性逐渐向主观性过渡,从再现客观现实向着表现主观情感方面转移。可以看出这种为画家所写的真,实际上是一种画家所认同的与自我内心的情感和信仰产生共鸣的真。清恽格说过:“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他认为,绘画要让观者能够领略到艺术境界中所含的作者的情,用情感去征服观画者,如果缺少这一内容,那么绘画还有什么可品味的。画家的情感通过创作的过程渗透到画面当中,就像给作品注入灵魂一般,它才能更加地有感染力,经久不衰,“情与景会,景与思融”,达到“情”与“景”的内在统一。
三、结语
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物我浑然统一,主客观相统一的精神境界,遵循着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在此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于客观物体上,在主体情感上求“真”,就自然而然地再现自然之“真”,同时又表现了自身情感体验,即“终归之于大涤也”。
一幅“真”的作品,画家在创作之前应该深入研究所描绘对象的规律、特性,做到彻底了解,再付诸于画面,所谓“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它所描绘的形象一定在客观世界有所依据;画面是生动的,充满生命感的;所表现出来的画家的审美认识和个性特征一定是真实的,倾注的精神情感一定是真挚的,表达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态度一定是真诚的。中国绘画中的“真”表现出的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画家在描绘表现对象的同时,又是借物抒发自我情怀之时。画中之物确为所画之物,又将物的本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画家“借物寓意”,其精神、情感、意趣和修养皆隐于画面,物我浑融为一,从而达到景真、意真、情真的主客观统一,构成完满的“真”的意境。
參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周鸣祥.绘画中的情态真与语言形态真[J].美术观察,2001,(02).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