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诗词朗诵教学实施策略摭谈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讲究平仄,极富音韵美,因而理解古典诗词情思的最有效手段是朗诵。而今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课堂,忽略了朗诵的环节。若教师能从明确朗诵教学目标、营造课堂朗诵氛围、创造和谐的班级朗诵环境、培养良好倾听习惯这四个方面开展课堂教学,定能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进入诗境、领悟诗情。
关键词:古诗词;朗诵;策略
古典诗词朗诵既是一种教与学的方法,也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创造。让朗诵走进高中课堂,有利于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深化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提升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古典诗词朗诵教学呢?笔者就自己在古诗词课堂中对学生的朗诵指导方面作的一些粗浅的尝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明确朗诵教学目标
“朗诵诗词要尤其注意声音、节奏、韵律所营造的效果”[1],教师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训练,就要明确这三个方面的训练目标。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其次要在正音的基础上把握好相关节奏、重音、语调,读出诗歌的感情来。而作为朗诵,还有一方面的要求,就是要具有艺术性,配上合适的态势语言,对作品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朗诵就更具美感,更具欣赏性。
执教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时,我设计了朗诵训练的环节,朗诵目标由易到难,要求明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相应的目标。
《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节选)
朗诵目标:
冲关一:音读——读准字音,流畅清晰。
(注意“留恋处兰舟催发” 、“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中加点字的读音。)
冲关二:意读——读出节奏,停顿、重音、延长音处理到位,语意传达准确完整。
(注意:要确保语意表达的准确。例如“寒蝉凄切”中 “切”字,应有稍长的停顿。 “对长亭晚” 中“对”字领起,要停顿,并做拖音处理。)
冲关三:情读——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准确生动地朗诵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注意:要准确把握全词凄凉的感情基调。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要读得低沉、缓慢,体现凄凉的氛围和离别的愁苦。)
冲关四:艺术朗诵——在情读基础上掌握变音、颤音、重复音等技巧,并辅之以恰当的眼神、动作,有表演性。
(注意:融入词境,做到眼前有景,心中含情,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以用极力压抑的哭腔去朗诵。)
这堂朗诵教学课目标讲究梯度和层次,学生对照具体目标要求,明晓方向,操作有法可循,正音正字、理解词作、把握情感、进行朗诵尝试,然后同桌互相检查朗诵、指出错误、实践改进。在这样定目标的朗诵活动中,学生的朗诵就有了方向,朗诵的潜能不断被激发,朗诵水平也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最后的朗诵展示更是积极踊跃,表现精彩纷呈。
二、营造课堂朗诵氛围
古典诗词朗诵情境氛围很重要。“需要营造特殊的氛围,导引学生进入规定情境,然后以心传心,进得去,自能领悟,进不去,瞎子摸象。”[2]学生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但古典诗词离他们实在太过遥远,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朗诵所需要的情境,触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会进入诗词的氛围。
《春江花月夜》教学实录(节选)
(一)导入(课前播放《春江花月夜》古筝曲)
教师:有谁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唐代有位诗人写过一首和它同名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出示图片:张若虚),这首诗歌就是——(出示文字: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诗人张若虚也因此“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二)初步感知、朗读
教师:这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明月朗照,静谧宁和,江面辽远,波光粼粼,两岸花影摇曳,面对此种情境,你心中会有怎样的情感呢?下面大家大声自由朗读,揣摩诗人内心情感。
笔者在导入的时候,用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导入过程,多媒体展示诗人和诗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用优美的朗诵开场,把学生带入了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意境中,为学生自由朗诵入境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三、创造和谐的班级朗诵环境
古典诗词朗诵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不愿意、不好意思甚至不敢在课堂上大声、动情地朗诵。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诵情感环境——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朗诵,愿意互动展示朗诵水平。当一个和谐、友好、宽容、自由、开放的朗诵氛围形成的时候,学生就会愿意开口,主动朗诵。
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朗诵的参与度。班级中有些内向的学生,羞于表现,怯于展示;有些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缺乏信心,害怕再受打击。如果教师不去关注和调整这部分学生的情绪状态,那么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是班上朗诵活动时的“边缘人”,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因此,对这些学生的朗诵要求不能太严格,必须给学生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使其在朗诵前没有顾虑,朗诵时没有思想负担。教师和蔼的态度、期待的目光、正确的引导,同学友好的支持、亲切的微笑、诚恳的指点,会消除他们对课堂朗诵的恐惧感。逐步树立朗诵的自信,产生朗诵的意愿,从而确保了课堂上朗诵活动的全体参与,形成和谐的班级朗诵环境。
四、培养良好倾听习惯
在古典诗词朗诵时,需要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应该是一个耐心的等待者,一个谦虚的倾听者。发现学生朗诵中的优点,倾听学生朗诵中的语音、语调、语气,把这些看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朗诵时,关注学生的眼睛、面部神态和肢体语言等,及时把握学生朗诵时的状态,理解学生的情绪感受,从而能在学生朗诵后给予准确引导。教师倾听时欣赏的眼神,赞同的面部神情,鼓励的表情示意,都会使学生在朗诵时得到鼓舞。周围融洽的环境氛围,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舒适,由此产生自信,对作品的朗诵处理就能做到更加富有情感,肢体语言的表现就更加大胆,进而更大程度地获得朗诵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但是,只有朗诵学生的展示和教师的仔细倾听是不够的,朗诵中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朗诵氛围,还需要有其他学生的认真倾听。在朗诵活动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关注朗诵者的表现。朗诵结束后要由学生进行点评,尽量给朗诵者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明白不足,同学们善意的提醒是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的朗诵水平。这样增强了学生朗诵作品的信心。
先是倾听,再是接纳,最后是相互的提高,这样的朗诵交流方式能营造平等、互动、欣赏的氛围,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树立向上的信心,提高朗诵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代霜雪.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陈平原.文学的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薛永娟(1981 —),女,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