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重视和发展通识教育的作用和措施初探

    万思敏+龙瑞全

    [提 要]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其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其出发点不一样,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对世界抱有积极人文关怀的个体。对我国的独立学院的发展而言,办学机制灵活,学生创造力较强是它的突出特点,因此通过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缺乏生命力的现状,从而培养出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独立学院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创新性

    [作者简介]万思敏(1986—),女,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龙瑞全(1978—),男,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西南昌330034)

    从20世纪起,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诸大学的必修科目,耶鲁、哈佛等名校很早就开始了通识教育实践,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人文艺术和科学课程等通识类课程的学习,拓展视野,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籍由它培养出独特的精神气质:理性思辨和独立思考。

    亚洲很多知名高校都注重通过通识教育实现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如东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国内的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都在通识教育的实践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管是模仿或借鉴性地参考美国哈佛模式(课程板块论)还是芝加哥模式(经典研读论),它们都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解决和批判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臻于人格完善的妙境。

    一、通识教育的作用

    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最早是由19世纪的西方学者所提出来的,他们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某种专业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训练的教育,它是基于人文、自然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教育,所以通识教育又被称为博雅教育,即要做“专业人”先“学做人”。通过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出对不同的学科都有所涉猎,并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又能独立思考的具有健全人格、人文关怀以及对社会促进有作用的“全面发展”的个体。

    早在民国时期,以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众多高校在学生培养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无不贯穿着通识教育的思想,以1940年-1949年的国立中正大学(现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为例,以校长胡先骕先生为代表的教育家们秉承先进教育理念,提出要把健全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倡导并实践了教育独立和通才教育。该校的学生培养体制规定“施行学分制,学生修满130左右学分,即可毕业;一、二年級基本只学公共必修课,采取通识教育。以社会教育系为例,其教学组织大纲规定一二年级公共必修课为50个学分。课程为三民主义、伦理学、国文、外国文、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哲学概论、理解学,还包括科学概论等必修课程,再加上少部分专业课程如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等”。可见当时学习科目和知识的丰富性。民国时期实施的通识教育为当时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大批学养深厚完粹、使命感强和人格独立的学者不断涌现,可谓灿若星河。

    通识教育说到底就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关注的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人文知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培养他们对人类文明及自己的存在进行终极思考,拓展知识视野,使他们兼备人文与科学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二、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通识教育着眼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理性精神、批判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特征的个体,重在“以人格培养为核心,强调文理渗透、中西会通,以通识为本”。

    独立人格是指内心不屈从精神权威,独立思考和判断。大学的“独立精神”就是鼓励学生做有信仰,人格独立的人;自由思想是指思想没有限制,开放而自由;理性精神寓示个体可以对自己的生活目的和价值进行科学地自我决断和规划,对自我事物的处理和公共生活保持足够的理性和洞察力,时刻保持谦卑;批判能力能保持对事物的质疑和反思;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则来源于鼓励和不压制,植根于包容开放的心灵。所有这些特征的形成实际上都离不开通识教育的熏陶和培育。

    三、独立学院的优势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一种崭新模式,是由上个世纪末高校扩招而产生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演变而来,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一方面满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求,但它的发展也步入了瓶颈期。就目前而言,独立学院只有抓住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改革而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私立大学才是其惟一出路。对独立学院来说,它具有以下两点优势:

    1.机制灵活,具有良好的改革土壤。独立学院的“非公非民”性质必然会在未来有所改变,而这就需要独立学院抓住机遇,迈开步子,锐意改革。实际上,我国部分独立学院已经利用机制上的优势拥有了和普通高等院校相近或相等的办学实力,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易促成发展特色。很多独立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通过创新对原来办学之初复制母体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探索出了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以通识教育为基点,推动独立学院创新性发展

    如何才能把独立学院办成有品味、有追求、有特色的优质高等院校,培养出“人格健全,有特色、有能力和有发展”的个体?这是广大高等教育者努力思考并致力实现的重要目标,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很多时候,它们往往习惯于自我定位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高等院校,过于重视专业学习而忽略学生的人格培养,常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视野、求学态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囿限。实际上,独立学院的学生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如个性活泼,兴趣广泛、实践和创造能力强等,可塑性较大。只要恰当地运用教育手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科学培养,他们往往会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因此,以学问为基点,以人格培养为终极目标,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学生在大学的四年生活里,以踏实、勤勉的态度广泛涉猎和探究人文知识,训练智能和思维,增强知识广度,达成人格完善。笔者认为,对独立学院来说实施通识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并进行模块化设置。本科第一年实施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模块化分类如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具体如哲学智慧类、新文化复兴类,科技与科学精神类、经济与管理思维类、文学艺术类、文化历史传承类……让学生自主选修。这类通识教育课程,能系统地拓宽知识视野,诱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2.构建核心课程。对核心课程设立独立的管理和师资体系。核心课程的构建,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组织、运用和分析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智能和思维方式的目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哲学、美学、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创新思维等,在学生管理中进行各类与核心课程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规则培养。

    3.加大师资培训和考核。通识教育课程繁复而要求高,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提高综合素养,养成健全人格的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拓展视野,加强自我学习和修炼的机会。学院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归属感。

    4.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开展独立学习计划。在本科一年级为学生配备导师,指导其制订计划,开展独立学习。并对导师进行科学培训,实行导师定期考核机制。

    5.实施经典阅读计划、设置学分,由导师进行指导和评价,设置详细的评估体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6.开展素养拓展行动。把学生第二课堂、社团文化、学术、科技竞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通识教育课程相结合,通过实践环节设置学分,与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对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拓展空间。

    7.实施创造性人才孵化计划。成立创造性英才班,开设通识教育的创新性课程,加强精英人才的创造性意识培养,并与学院的第二课堂、科研、调查、学术竞赛等无缝联结。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因此,独立学院要勇于开拓创新,充分重视和实践通识教育,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碧艳.独立学院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6).

    [2]马光焱.大学通识教育实践路径构想[J].新长征, 2012,(5).

    [3]鄭旭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高校教育管理,2012,(3).

    [4]冀运鲁.高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探究——以民国时期的无锡国专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12).

    [5]高建国,张俊峰.西南联大教授群体通识教育的思想认同与实践效应[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6).

    [6]《江西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江西师范大学校史1940-20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

    [责任编辑:水木]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尧头古镇:沧桑了时光

    冯琦去尧头古镇实属意料之外,同行的摄友并未提早安排,于是倒让这次行程多了几分意外之惊喜。尧头古镇位于陕西渭南澄城县西南,与白水、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