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素养落地的逻辑性思考

    王强 袁峥

    

    

    

    关键词史料实证,逻辑推理,历史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1-0017-06

    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其中,史料实证是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①它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方法,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独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②

    歷史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运用史料进行论证,务必倚重逻辑推理。正如柯林伍德所说,历史学的性质、功能和意义需要通过历史推理的方法来获知,这是历史课堂魅力和学科特色的关键所在。史料实证是通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逻辑推理则是史料实证的必要手段、关键方法,也是史料实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史料实证素养的落地务必基于史料进行逻辑推理,培养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笔者拟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史料实证素养落地的逻辑性思考。

    一、逻辑规律:史料实证之道

    逻辑规律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把逻辑规律引入历史教学,能为史料实证提供逻辑工具。基本的逻辑规律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前三条是关于正确思维形式的规律,后一条是关于论证的规律。③后一条论证规律是建立在前三条规律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虽然无需专门就逻辑规律展开讨论,但是要基于学生的认知逻辑开展历史推理,进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史料实证就是学生以逻辑规律为基础,根据史实与史料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形成历史解释的过程。逻辑规律是进行历史逻辑推理和养成史料论证素养务必遵循之道,是进行史料实证的内核。其中,“充足理由律”是历史教学中进行充分论证的常用规律,在史料实证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充足的史料是史料实证的保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中,有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春天”这一子目,给出“短暂春天”的一个原因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是否能支撑起这数年“春天”?这样的表述显然笼统并且不够充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给学生设置课前学习任务如下:

    问题1:完成数轴上内容。

    答案:①1912年4月;②北洋

    问题2:根据数轴所示,谈谈教材提出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这条理由的表述是否充分。如果觉得不充分,请补充相应条件并查阅相关资料加以说明。

    学生根据数轴所示可知: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实业政策都是出现“短暂春天”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临时政府如昙花一现,纵使颁布了奖励实业政策,如果北洋政府不延续这个政策,短暂的春天同样不会出现。可见,北洋政府鼓励实业政策是保证民族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根据学生提供的资料,笔者在课堂进行了选择性展示,让学生选择能够证明北洋政府鼓励实业的材料。

    材料1:袁世凯在担任总统期内,表现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了商业立法,稳定了财政与货币制度,鼓励私人企业。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2:

    ——根据《剑桥中华民国史》整理

    部分学生根据已知逻辑判断选择材料1,也有的学生选择材料2。显然,后者属于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如果将其纳入,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如此论证充分运用了“理由充足”这一逻辑规律,打破了教材观点高于一切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

    在遵循逻辑规律的前提下,史料实证务必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避免以偏概全,以实现充分论证。以北京市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第20题为例,找出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其中,B选项仅以伯明翰市人口增长为依据来说明英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这明显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违背了孤证不立的原则(见表1)。

    相应地,“互证”是“充足理由律”下逻辑推理的重要手段。“互证”是指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笔者在讲牧野之战时,首先给学生展示利簋图片,然后重点讲述它的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为证实材料的真实性,在分析完铭文之后,笔者再给学生展示《尚书》的材料:“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如此,学生在对照文献与考古文物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牧野之战问题的互证,形成了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这种论证方式也契合了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即用文献资料与考古文物相结合的方法来论证史实。

    二、逻辑思维:史料实证之器

    课程标准对于史料实证水平的规定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课堂教学关键要培养学生“例证”“互证”和“辩证”三个关键学习行为,这三种论证方法是史料论证的基本方式。历史逻辑思维是实现史料实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能够让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绎、比较与分类等方法,达到认识和把握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笔者尝试构建问题链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论证。

    以史料为基础进行问题设置,主要分为异向性问题和同向性问题。在解决异向性问题时适宜用比较法,寻找问题的矛盾点,进而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为还原“五四”运动,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多面性,笔者在课堂中展示了当时各大媒体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设置以下问题:1.结合报道,探讨媒体对于学生运动的态度。2.结合报道,探讨“五四”当天游行的规模。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史料提取,找出有关态度和有关人数的关键词,寻找材料双方的矛盾点。

    材料1:北京《晨报》记者观察到:“各校全数约有二千余人。”天津《益世报》也说:“午时,全体学生三千余人,齐集操场。”上海《民国日报》则说是“二千余人之游行”。报道的标题有:《段祺瑞竟欲杀学生》《钱阁欲解散北京大学》《徐世昌之高压政策》等。

    ——摘编自《晨报》1919年5月5日、《益世报》

    1919年5月5日、《民国日报》1919年5月6日

    材料2:《顺天时报》5月5日报道的标题为《北京学生大骚动》。内容:“昨日下午一时,中华门内突有北京各学校学生等一千余名,因青岛问题,归咎于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各持小白旗大书卖国贼曹汝霖等字样,并在沿途散放传单,其态度颇极狂热。”

    ——摘编自《顺天时报》1919年5月5日

    引导学生提取媒体对学生态度的關键词,意在使其迅速聚焦问题。材料1中“高压”一词与材料2中“归咎”“态度颇极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找到矛盾点后,学生通过史料辨析可以分析出,材料1对军阀持否定态度、材料2对学生持否定态度。在学生得出结论后,笔者进一步给学生介绍《顺天时报》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配合侵略中国在华办的中文报纸。鉴于此,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反日特点,可以进一步推断出材料1的相关报道更真实。针对问题2,学生归纳材料1得出集会规模大约二三千人,而材料2仅为一千余人,结合《顺天时报》的办报背景,学生可以推断材料2的报道不客观。如此,学生可以运用材料1的客观性来否定材料2有关集会规模的报道。学生在史料提取、辨析、归纳、对比的基础上,运用史料来论证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有效论证,从而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历史解释。

    对于同向性的问题(包括并列型与递进型)的解决适宜用概括、归纳法,通过寻找问题的相同点,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为例,笔者设计一系列问题链,引导学生提取史料信息进行问题探究。在分析各个史料的基础上,构建史料间的相互联系,归纳各个结论的相同因素,从而概括得出相关结论。

    问题1:农业重心南移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标志之一,结合所学,谈谈以下材料能否证明中国古代农业重心的南移。

    材料1:

    ——据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3卷)绘制

    材料2:

    ——据《文献通考》卷4、卷11整理

    材料3:宋人关于粮食亩产量的记录

    ——据顾吉辰:《宋代粮食亩产量小考》整理

    教学中,笔者依次展示以上材料,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判定是否可以证明结论。

    学生在逐条分析的过程中,采用对比法分析出南北方的差距,学生在找到“南方超过北方”这个共同因素后,可推出——唯有南方在人口、土地、产量三方面共同发挥优势,才能实现南方农业产量超过北方。结合本课所学,南方水稻实现了一年多熟,产量必然大于北方的麦粟。综上,学生可推断:从唐朝到南宋,农业重心转向南方。

    问题2:以下图片反映出唐宋期间中国经济的什么现象?

    材料4: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

    学生识图分析可得:唐宋期间,南方工商业的繁荣程度逐渐超过北方,中国工商业重心逐渐南移。

    教师展示材料5并设置问题3:结合所学,分析以上材料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何时开始,何时完成?

    材料5: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综上,学生联系材料5概括出结论:从唐朝开始,南方逐渐成为农业、工商业、赋税的中心,到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为进一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笔者又展示了郑学檬先生有关“经济重心转移过程完成”的观点,设置问题4:材料1~5,能否证实材料6中的观点?要证实南宋以后,南方地区生产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

    材料6:第一,经济重心所在地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人口众多,劳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商品经济发达。

    第二,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只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居优势地位,而是有持续占优势的趋势,就是说其优势为后世所继承。

    第三,新的经济重心取代了旧的经济重心后,封建政府在经济上倚重新的经济重心,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学生运用史料从人口、赋税、粮食产量、转移的持久性等方面进行例证,实现了自我结论与专家观点的相互印证。随后,学生结合历史发展顺序补充条件:南宋之后,中国经济重心依旧在南方。为充分论证这一问题,笔者又进一步展示材料,设置问题5:以下材料反映了南宋之后我国经济的什么现象?

    元都于燕,去江南甚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元史·食货志》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明)李釜源:《地图综要》

    学生分析:

    (宋)实仰东南?隰(元)仰给于江南

    (宋)苏湖熟,天下足?隰(明)湖广熟,天下足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可以推断:元、明两代我国经济重心持续在南方,而且进一步南移。通过设置并列性和阶梯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归纳、对比等各种思维方法,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论述,使论证更加充分,也达到了史料实证素养要求的最高水平。

    问题设计引导着史料的选取,史料的运用依靠逻辑思维方法,足见逻辑思维对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史料实证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分析史料,构建史料之间的关系,还要辨别不同史料的价值,搭建起史料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史料实证过程中,务必熟练运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实证意识。

    三、历史逻辑:史料实证之本

    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史料,运用史料进行论证的过程不仅需要遵循逻辑规律、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更要尊重历史逻辑,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史学理论大辞典》对历史逻辑一词的解释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人类社会宏观运动的规律性;二是特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带有规律性特征的历史逻辑是史料实证的根本,如果把历史与逻辑割裂开来,纵使史料正确、推断合理,结论也不一定正确,而违背了史料实证的方向和根本。

    史料实证要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挖掘史料背后的历史细节。前文所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问题,笔者为学生留下课后思考题:宋朝宰辅籍贯分布示意图能否证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部分学生对前面问题的归纳容易形成惯性思维,认为南宋时期南方宰相数量增多可以证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实际上,中国古代宰相的籍贯分布,如果以宋代为分水岭的话,宋代以前宰相籍贯分布中心都在黄河流域,而且大致集中在沿渭河、黄河到鲁南一线上。宋以后则转移到南方,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浙一带。这与我国经济中心的转移是一致的。①对于该问题而言,史料本身是正确的,但论证过程中需要构建史料与历史细节的联系,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首先,学生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时期,我国北方已经被金占领,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据此推断:南宋宰相的选拔更多是在南宋的统治范围内进行,这也会导致宰相中北方人较少。其次,籍贯是指祖居地,与居住地是有一定差别的。由于南宋这个转折时代的特殊性,以宋代宰相籍贯分布图来证明经济重心南移这个问题缺乏严谨性。再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北宋以后宰相籍贯主要分布实现南移,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反映和结果,以籍贯分布变化倒推经济重心南移有一种本末倒置、违背历史规律之嫌。可见,史料实证要在史料辨析的基础上,既要关注历史细节和历史大势的关系,又要尊重社会规律。

    史料实证讲求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更要符合历史本身的逻辑。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与日本代表牧野的辩论极为精彩,笔者根据唐启华先生《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一书整理出中日两国相关辩论内容如下:

    ①山东是孔孟的出生地,属于中国的圣地。

    ②1917年英法意三国支持日本战后获得德国在山东特权。

    ③驱逐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形成对胶州湾的事实占领。

    ④1898年胶州湾租借章程规定:德国应许永远不转租他国。

    ⑤根据中日关于“二十一条”的换文和1918年中日解决山东问题的协议,中国方面已“欣然同意”山东问题。

    ⑥從1917年参战后,地位有了变化:从中立国变为交战国,有资格废除“二十一条”。

    教学中,笔者设置问题如下:

    1.根据中日两国立场,为两国代表选择辩词。

    2.根据中日两国代表辩词,完成双方辩论过程。结合所学,谈一下哪个国家辩词更合理。

    对于问题1,学生结合所学进行材料分析,很容易判断出两国的立场,中方辩词为①④⑥,日方辩词为②③⑤。问题2的完成一方面要遵循历史发展顺序这一主线,实际上也是历史本身发展的逻辑;另一方面要注意事件之间的逻辑论证关系。在哪国的辩论更具合理性这个问题上,学生们产生了分歧。部分学生从契约精神的角度提出日方的辩解更合理,理由是中国同意了山东问题并完成了签约,所以日本的理由更符合法理,理由更充分。实际上,这类学生的这种推断与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的观点相似。它既没有与山东的历史相联系,也没能与当时合约签署的具体历史状况相结合,忽视了“二十一条”以及1918年山东问题的协议是在日本胁迫下所签署的这一客观史实,也违背了巴黎和会所倡导的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史料实证务必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即符合唯物史观,否则,无法形成符合历史逻辑的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要尊重历史逻辑,务必注重史料的选取。笔者在探究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时,展示了有关立宪派的材料:

    汤化龙亲自起草的起义通电,劈头就痛批满人亲贵,独揽大权,摒弃汉人,一下子点到了各地立宪党人的痛处,再不作为,对不起自己。于是,接下来的各省响应,成了革命党和立宪党人的合奏。几乎每个省的独立,都有立宪党人的身影。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有的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提出:各省立宪派发挥的作用导致清朝分崩离析,立宪派的作用大于革命派。该结论显然没有从历史逻辑出发,忽略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没有革命党人的首义,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历史。可见,史料论证尽量要从符合主流历史观的史实中选取,不能选取细枝末节的史实。

    史料实证要遵循历史逻辑,即秉持唯物史观、遵循历史发展规律。违背历史逻辑进行推论,纵使史料真实、推理符合逻辑与法理,也无法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和符合历史主流的价值观。

    历史课堂是以史料为基础、渗透历史逻辑思维、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课堂模式。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逻辑推理,既要与史实建立联系,又要符合历史本身的逻辑,方能探究出与历史本来面目相近的结论。有鉴于此,史料实证素养的落地务必遵循逻辑规律、运用逻辑方法、尊重历史逻辑。教学实践中,史料实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综合运用多种逻辑思维方法,又要注重多种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总之,带有逻辑性思考的历史课堂,才是保持历史本真的关键;带有历史味道的课堂,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简介】王强,中学一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袁峥,中学高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