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 何智坚
?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
初夏时节,我们代表天津师范大学,参加了在安徽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本科生历史教学竞赛,并且“以“大众传媒的变迁”一课获得了一等奖。由此也引出了一些关于历史课的新标准和新动向的思考,特将本次参赛之教学设计整理撰文,与同仁分享。
一堂成功的课需要有一条贯以始终的线索,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魂”。其实这个“魂”并不难找,教材的编写者往往就会给予一些提示。譬如人教版教材在单元导入部分,设置了学习建议一栏,提出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可以作为对课程线索的参考。具体来说本单元的学习建议有二,其中第一点提示:“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找出导致这种变迁的因素。”我们注意到,“大众传媒的变迁”一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的第16课,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第3课,其他两课分别是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和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单元中各课标题均使用了“变迁”一词,说明其正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认为本课的主旨不仅在于罗列报刊、影视、互联网各自的发展历程,更在于让学生体会一百多年来,由大众传媒之进步所引发的社会生活方式转变。
学习建议的第二点则提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世界形势的变化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还要注意联系当时的世界形势。”就本课来说,从报刊的照搬模仿,到互联网与世界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发展,其背后是中国对世界的不断追赶、靠拢、甚至超越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内容设计中,需要在兼及世界传媒演进背景的基础上,建立将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置于现代化进程之一隅的视野。
师:最近的马航MH370失踪事件,想必大家比较关心。我想请问诸位同学,大家都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信息的呢?
师:大家列举了很多,既有网络的:如微博、微信等;也有传统的: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这些都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众传媒。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时效性——也就是说传播速度快,大家通过各种大众传媒手段,可以快速掌握远在几千公里以外的搜索进展;影响力大——就是说传播范围广,通过大众传媒,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马航失踪的事,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信息的传递可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顺畅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近代以前信息传播的手段。
师:大家可以发现,从口述、烽火、信鸽到书信,人类虽然自古以来不断追求信息传递手段的快速、准确、广阔、丰富,但古代的传播手段无一不是点对点的,即从一个特定的对象向另一个特定的对象。近代信息传递形式的飞跃便是出现了影响多数人的媒介,也就是大众传媒。这一突破首先是从报刊业的出现开始的。
意图:由于正值马航失踪客机事件风口期,我们决定选取该事件作为导入,可以充分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信息来源,理解大众传媒的种类、特点以及功用,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
师: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虽然在华的外国人自办了一些外文报刊,但大都影响不大。直到1833年,德国人郭立德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中文报纸。大家有没有想过,郭立德作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华办报呢?大家阅读下面这则史料,分析一下郭立德办报的动机。
材料1:“在从1831年6月至1833年4月期间,他曾三次进入中国沿海诸省搜集政治、军事和商业情报,并向沿岸居民散发大量宗教宣传品。这三次航行的经历,使得他更为深切地感到,打开中华帝国的大门已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他曾一再表示,要为“摧毁横隔在中外人民之间的城墙”而进行工作。可以这样说,正是这种想法,直接推动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①
师:首先,这则史料的前半部分已经清楚地表明,郭立德具有传教士身份,在华办报是传教活动的需要。然而除此以外,他这个“摧毁横隔在中外人民之间的城墙”的想法也表明,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的同时,也希望中国了解他们。这种观念上的矛盾和交流,正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核心问题。从郭立德之后,外国人在华办报开始增多。到19世纪中期,已经出现了《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面向中国“大众”的报刊。大家看下面的图片,就是《中国丛报》,这个报的主编是美国汉学研究的奠基人卫三畏。现在如果研究中国近代史,他的书信集是很重要的史料。
意图:对于早期外报的介绍,目的在于阐明中国近代报业的出现不是无源之水,与近代许多文化现象一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师:在外报的示范作用下,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现代报刊的功能和作用,萌发了创办民族报刊的思想和意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中国人自办的报纸,比较知名的有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以及1874年容闳在上海创办的《汇报》等。这些报刊的内容也受外报影响,主要以介绍和评论时事及商务为主。另外,1872年在上海出版的《申报》,虽然由美国人创办,但却是由国人主笔的,在当时中国的影响力极大,几乎成为了中国现代报纸的标志。《申报》主要是政论文章,申报自由谈这个栏目很有名。1912年,《申报》由史量才接管,进入了鼎盛期。
师:由于中国报业在起步之初,就确立了以时事政论为主要内容的办报方向,因此报刊很快成为传播政治言论的重要平台。到了戊戌变法时期,这一现象更加明显,维新派办报宣传新思想,以及后来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论战,都是以报刊为阵地展开的。此时的报纸更像是为知识分子群体展示观点的某种平台,各派通过报纸发表言论,争取普通民众。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担任《时务报》主笔。在这份报纸中,梁氏积极宣传新思想,提出了“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的著名倡议。
意图:从外报到国人办报,报刊的内容发生了从介绍见闻到政治评论的变化,我们需要解释这一转变的内在逻辑。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报刊如何从戊戌时期介入影响政治,以及此时期报刊的形态和性质。
师:庚子事变以后,清政府终于下定决心试行所谓“新政”,效仿西方进行全面改革。然而照此趋势,中国是否就会走向西方的自由新闻道路呢?答案是否定的,报刊业的发展和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引起了清政府的愤怒,于是就有了这个事件——“沈荩案”。
材料2:1903年7月19日,著名记者沈荩在京被捕。……他渊博风雅,与当时王公来往甚密。清廷与俄国订立密约,在签订前两天,沈荩竟将密约窃取出来,在天津报纸发表,全国民众与国际竞相哗然,遂不能签订密约。
石成金、沈荩被逮捕后,慈禧即命刑部处死,刑部坚持经过审讯,弄清案情。慈禧大怒,亲下手诏,用竹杖将沈荩杖死。31日,沈荩被杖毙。据目击者言,沈荩在刑部狱中被打得血肉横飞,到最后遍身仅剩下骨头。
——文仲编《1903年的故事》
师:专制主义者总是同新闻工作者格格不入。慈禧对沈荩的迫害可谓一个突出的事例。“沈荩案”的实质是清政府打击言论自由,却引起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他的被害,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同情,也激发了全国人民对残民以逞的清政府的愤慨,上海人民曾公开举行集会表示哀悼。就像托克维尔在其《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说的那样,一个政权最危险的时候,往往不是其最腐败的时候,恰恰是在改革还没改好的时候。清政府说要改革,却镇压舆论,怎能不激起更强烈的反抗,怎能不让国人彻底对其失望。
意图:通过这一段史料,可以清楚地表明,报刊在清末民初的政治生活中,已经成为凝聚革命力量的平台,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举出学术名著,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联系史实立体思考,可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师:进入民国以后,报刊业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期,出现了所谓的四大报人——《世界日报》的成舍我、《大公报》的张季鸾、《京报》的邵飘萍、《申报》的史量才。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更成为了各界争夺舆论权的重要阵地。最著名的就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主办的《新青年》。这时期报刊对社会主要有两大影响,一是启蒙,比如对民主、科学的宣扬;另一是革命,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更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来。
意图:四大报人的出现彰显了报业的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报刊的作用逐渐扩大,促进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转化,而他们又反过来以报刊为阵地,传播思想和主张,由此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师:五四运动时期,以《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新闻开始出现,这是报业的一次重要的转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非常重视发展自己的新闻事业,构建出一套上至中共中央,下达各级党委机关的完善的报刊系统。这一报刊系统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为代表的中共报刊与《中央日报》等国民党控制的报刊进行斗争。人们通过报刊,看到了双方主张,做出了选择。
意图:五四以后报刊与政党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进步报业,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师:新中国建立的报刊事业,是在20世纪上半叶进步新闻事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报纸的功能也有所拓展,除了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核心的《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外,还有以介绍学术文化为主的《光明日报》、以社会生活文化为主的《文汇报》等。拉开改革开放序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就是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登的。改革开放以后,除了延续政策发布的角色,报刊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报纸。前几天在网上流行一种说法:《环球时报》的读者认为自己在管理国家,《南方周末》的读者认为该由自己管理国家,《人民日报》的读者是真正管理国家,《参考消息》的读者曾经管理国家,《南方都市报》的读者不关心谁管理国家,只关心谁有外遇。同学们,通过我们之前的介绍,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说说你怎么看上面那段话?
意图:报刊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满足不同人群的资讯需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但也容易出现对事件妄加猜测、报道不够及时、新闻价值不高等种种不良现象。所以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求真、求实才是报刊业的核心生命力所在。
1.电影事业的发展
师:中国电影业的萌发与报刊业的情况有些类似,东西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电影最早是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发明的,20世纪初有一些西方电影节目被引入中国进行商业放映。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标志着国产电影的开端。有同学要问了,为什么第一部电影拍的是京剧呢?事实上,当时出资拍片的老板也是个爱国者,心想外国有电影,我们不能没有,我们不但要有,还要是我们特色的,于是就请当时著名的京剧大师谭鑫培录了这部《定军山》。可以说电影从进入中国起,就承载了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追赶世界的心。虽然《定军山》是一部无声电影,而且受胶片限制,时长只有五分钟,但在首映时却“极为轰动”。这种科技所赋予的“奇观”效应,正是电影的魅力之源。
意图:关于中国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除了关注它的开创意义以外,亦有两点可为后续内容形成铺垫:一是中国电影与生俱来便肩负着社会使命;二是从电影开始,大众传媒背后的科技因素开始浮现。
师: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电影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的标志是诞生了一大批中国自己的电影明星,如胡蝶、阮玲玉等。1931年出现了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是电影业的发展,电影院迅速成为摩登的娱乐场所,看电影成为社会的时髦娱乐。下面一组材料是关于30年代上海电影市场的调查,大家阅读以后分析说明了什么?
材料3:根据上海市社会局1934年对随机抽样的305户工人家庭进行的调查统计,在年均收入400元的家庭消费需求结构中,用于纯粹的娱乐费用为2.40元。根据有关材料可知,当时放映三四轮影片的荣金大戏院、西海戏院、黄金大戏院、东海大戏院、浙江大戏院和明星大戏院等最低票价为0.2元。因此,每个家庭的娱乐费用可以购买12张电影票,而每一张电影票的费用约为工人月平均工资的1/166。……以当时专门放映国产一轮影片的金城电影院为例,该院共有座位1653个,从1938年3月26日至4月13日放映新片《古屋行尸记》,前后共放映18天,总计放映54场,累计接待观众41580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310人次。
——楼嘉军《1930年代的上海电影业》①
师:相对于以文字为载体的报刊来说,以图像为媒介的电影直观、有趣、门槛低,容易为工人阶级所接受。当大批工人走进影院时,电影也就成为左翼进步思想宣传的最好阵地。这一时期为数众多的进步知识分子在电影界,尤其是作为编剧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尽管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各种文化机构大肆搜查,1932—1937年间优秀的中国影片却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进步思想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渔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得大奖,《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我们现在的国歌。
意图:这里的难点是给学生搭建左翼进步思想与电影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电影成为进步思想传播阵地的历史现象背后,是由电影的特点所决定的。电影使文化的消费不仅局限于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的解读上也倾向于简单化、通俗化,这恰好迎合普通民众的需求。因此看电影很快成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工人阶层的娱乐内容。电影受到进步人士的重视,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正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前电影在左翼宣传领域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全面成为社会的主流大众传媒。电影的内容题材由国家统一制作,肩负了反映革命的历史,赞美新时代、新生活,教育民众等多方面宣教工作。比如那时非常流行的电影《地雷战》,现在也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这部片子的重播,说明影片当时多么脍炙人口。当时的海报左侧有一排“民兵传统教育片”的说明。
意图:对于电影在新中国以后的地位问题,一些选手采取了一带而过的处理方式。实际上电影社会学中的“整合论”,就指出电影是维系社会结构整体的手段,①因此电影成为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手段是电影的自然属性之一,这一点无须讳言。
师: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内外大奖。特别是张艺谋、陈凯歌等知名导演的作品在戛纳、蒙特利尔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在当时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可以和奥运会获得金牌相比。今天,电影获奖的消息可能属于娱乐新闻的范畴,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文化产品受到外界的肯定,提升了刚刚经历“文革”后,中国社会的文化自信。
意图:作为主流文化媒介的电影业,在新时期伴随自身的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2.广播
师:如果说从报刊新闻获取信息存在滞后性,看电影要走出家门到电影院,毕竟有所不便。那么广播让人们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即时了解外界的动态。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大城市开始出现广播,新中国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广播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30多年前,毛主席逝世的时候,电视还不普及,很多人都是从广播中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虽然现在听广播的人不像过去那么多了,但仍然有它的市场。
意图:在人教版教材中,广播部分被作为电影和电视之间的连接,置于历史纵横板块中,体现了它在教学内容上的过渡性。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年代收音机的图片,以呈现技术的演进。从四五十年代的大型卧式收音机、到后来的半导体,再到现在手机集成的收音机功能,既体现了技术的进步,也表现了广播主体性的消失,为网络综合大众传媒功能做了铺垫。
3.电视的普及
师:最后我们来看电视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并不晚,1958年北京电视台成立,也就是现在央视的前身。但因为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电视才开始普及开来。此后,电视节目也越来越丰富。说到电视节目,除了播报新闻以外,同学一下子可能想到的是电视剧吧。我们看这几部电视剧,《上海滩》在80年代播放时万人空巷,《红楼梦》《西游记》现在暑假还会播,很多同学都是通过电视接触《西游记》《红楼梦》这些文学名著的吧。90年代的《渴望》也是很风靡一时,是大家父母的回忆。
师: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电视转播技术的提高,电视节目也出现了变化。一方面《百家讲坛》《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真人节目逐渐占领荧屏,这些节目很多都是参照国外最受欢迎的节目版权制作的。另一方面,随着直播技术的发展,使电视能够对遥远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或体育比赛进行直播,这也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譬如我自己有个兴趣——喜欢足球,特别是英超的利物浦队,但我肯定不能每次都到现场去看,所以我有这样一个生活习惯,每周日晚上10点到12点这段时间,我一定是在电视前看球赛的。那么在这里请大家思考一下,电视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传媒,除了技术原因,还有哪些因素?
意图:电视得到普及后的发展其实也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的新闻电视剧为主,我们通过不同时代的电视剧体现历史的推进。21世纪以后,真人节目的出现和直播形式的成熟,是电视发展的新阶段。以教师自身观看体育比赛为例,更易于中学生接受“电视改变生活”的主题。
师:互联网概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美国高校已经较为普及。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后,使用人数呈几何性增长,恐怕没有比互联网更能体现中国追赶世界的速度了。2006年的数字是1.26亿,而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变成8亿,我们将这组数据制成柱状图,来说明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过程。
师:同学们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之迅速了。而且互联网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几年前上网还只是浏览新闻、发邮件、聊天室这些,现在大家用它网购、打魔兽(大型网络游戏)、导航等等。而且它的终端也从台式机发展到平板、手机这些随身设备。我们可以思考互联网的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同电视兴起的情况相类似,大概可以概括如下几点:集各种优势于一体;费用低廉;高度互动、双向传收;最大限度地主动性获取信息等我们知道马云和王健林有个号称亿元的赌约,大概是说到2020年的时候,电商能否取代实体商店,现在是2014年,还有6年,我们拭目以待。
意图:目前,互联网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在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大可不必拘泥于教材所限,而应大胆加入当前网络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甚至大胆让学生展望未来网络发展走向。
师:如今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完全是依靠网络支撑起来的,人们在网上处理商务、咨询、写作、购物、餐饮等。信息不再是垂直流动,而变为循环互动。然而,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忧。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新闻社”“一部电台”“一个编剧”“一个导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谣言”与“不当言论”的传播。比如目前网络传播中最新、最具潜力的形式是微博,但最近却出了秦火火和还有薛蛮子事件,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赵鼎新教授,就曾经指出微博的弊端:
材料4:微博实际上是传播意识形态,一旦争论,基本都是意识形态上的竞争。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理论上讲微博不可能形成主流声音,实际却有了主流声音。微博中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特别不服从,另一方面又容易盲从权威。谁敢打擦边球、以对抗国家名义发言,谁就能操纵民意,把舆论做大。
——赵鼎新《微博中谁都可能是“红卫兵”》①
师:从报刊到互联网,大众传媒的进化方向是信息传递越来越快,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发布渠道越来越自由,但是信息的准确性也因此随之难以保障。我们需要面对的就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确保信息的可信性,如何简洁有效地提取信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过一个“公共领域”的概念,原本是指西方知识分子聚集在咖啡厅、文学沙龙自由交换信息和思想的行为。今天的互联网的特色是互动,由公众分享了内容的制作权和发布权,很好地契合了“公共领域”的自由论辩特征。但是,这也增加了我们在这个时代获得真实信息的难度。但这不是说互联网不可依靠,其核心仍在于这两个字——理性。马航事件之所以全世界都关注,还在于这事说法太多,各方不一。这种情况下你如何确保你得到的消息是真实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理性的存在个体,再去获取信息、制造信息、传播信息和思考信息的时候,或许就能更接近真实一些了。
意图:树立公民意识是新课改后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在网络将大众传媒极致化的时代,公民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得到了前所未有提高,但与此同时,权利和义务的矛盾也日趋凸显。我们选取时下影响范围最广的微博,来分析互联网特点。并为学生总结出大众传媒的发展集中于即时性、便利性、影响力的同时,存在信息准确性的隐患。借此引导学生在信息庞杂的时代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树立为自己言行负责的意识,亦是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之所在。
本次比赛中,一些专家对高中历史课学科特色,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历史感缺失表示了忧虑。比如一些选手将大量篇幅用来分析网络的弊端,以及号召学生“健康上网”上,实际就偏离了历史课的主题。“健康上网”固然正确,但这个课题属于社会课、时政课、甚至班会课,并非历史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历史感应如何体现呢,笔者认为首要是让历史课上的知识真正成为历史知识。这一点来讲,本课颇为典型。课程内容涉及报刊、电视、电影,作为日常知识中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这些知识如果放在历史语境之下,便会与中学生的基本认知出现较大的变化。比如,目前对于中学生来说,报刊是一种衰落中的纸媒体。但是历史上报刊曾经是无数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想要第一时间了解社会信息,第一选择是买一份报纸。教师必须通过增加历史情境,才能使“知识”增加“历史”属性,否则面对古今字符相同的概念反而会成为历史理解的陷阱。更深层次还在于,让学生形成面对历史知识时不盲目以现时类比,以历史思维思考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其次是加强历史知识之间的衔接,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也能够营造一种历史的流动感,其实本课的题目“变迁”便是如此。例如在讲解电影部分时,当我们将1905年《定军山》与1989年的《红高粱》以一脉相承的国族文化认同接续,就能够为学生呈现一种感觉:我们身处历史进程之中,无论讲述的事件距离现在的年代远近,都是历史发展道路上的一块路牌。这样就可以避免距现时较近的知识,历史味不足的问题。
最后,适当加入历史学前沿研究。这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理解,也是历史课的高级调味品。当然这里有个适度的问题,避免把中学课讲成大学课。比如本课选手引入了公共领域等概念,但并没有围绕这些概念的来源、内涵等进行长篇大论,而是选取这些概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部分点到即止,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唤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本课并未刻意在教学手法上引入任何新奇,因为我们相信,历史本身就是有趣的,不必刻意为之。凭借悉心设计的内容,充分展示历史学的学科魅力,同样可以成为一堂精彩的历史课。
【作者简介】何睦,男,1981年生,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何智坚,男,1991年生,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学生。
【责任编辑:吴丹】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说课稿

    苏晓涵李江?眼关键词?演经济全球化,概念,历程,应对?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