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翳与现实主义光辉
【摘要】更高的教学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学情决定了经典名著的阅读要更加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阿Q正传》的解读要在教学目的设定、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的安排等方面更加注重围绕挖掘作品永恒的思想价值这一中心展开。
【关键词】文学名著 现实价值 教学难度 有效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全文选编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进一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彰显经典名著的地位和价值,也给语文教师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考——面对当今的现实和当代中学生,如何才能有效的完成这一不朽名著的阅读鉴赏?
一、第一个难度在于学生和教材的距离越来越大
熟悉并热爱鲁迅的人已经基本上都已是现今学生的父辈、祖辈;90后这一代人熟悉的更多是韩寒、郭敬明他们。鲁迅,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位古人。另一方面,鲁迅以及阿Q们所处的时代对今天的孩子而言绝对是很陌生的一段历史。阿Q精神特征的形成是典型的社会环境之产物,满清的没落、腐败如同暴风雨到来前满天的乌云,在阿Q们的心灵、人格、观念等诸多方面折射下灰暗的影子,在鲁迅的笔下则沉淀为“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深刻情感,转化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魅力与情操。生活在幸福阳光下的90后们,是很难直接走进作品深处的,甚至会有直感上的排斥心理。
二、第二个难度在于鲁迅自身的难度
首先是语言的隔膜。尚不成熟的白话文在鲁迅的笔下可谓已经显示出强大的表现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学生会觉得有很多地方即使借助于注解也难以穷究其意,语汇的时代特征造成了后人阅读的困难,显而易见。另外也有作者渊博的才识、极其个性化的语言特色所造成的难度问题。
其次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复杂性。从从学医到学文,从小说到杂文,从满清到民国,从荷戟独彷徨到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他的阅历和个性注定了他不是一位象牙塔中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的名号当之无愧。但对于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的中学生而言,无论是《祝福》中的所暗含的科学民主精神,还是国民劣根性的思考,都是相当陌生的话题。
基于以上情况,第三个难度毫无疑问就是教学的思路问题——如何破解以上难度?尤其是如何突破教材与学生、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认知之间的障碍?
我认为,抓住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质,打通作品的历史意图和现实意义是关键所在。
一切名著的价值都在于其内涵的永恒性。《阿Q正传》全文问世之后,何其芳就预言“将成为世界最熟识的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事实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它的杰出成就。更值得关注的是,时至今日,无论是阿Q这个形象的典型性,还是新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内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思考,都使我们看到了这部作品全新的价值空间。这正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的东西。教学目的的确立以此为纲,才更有可能实现整个流程的有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自己努力把由浅到深、内外结合,逐步探究掘开作品主题的现实意义作为重点,效果比较理想。
在导读环节,首先可以围绕作品的现实性激发学读兴趣。比较直接的做法是引领学生回顾已经阅读过的《故乡》、《祝福》、《药》等作品,从中间提炼出鲁迅创作的时代成因、个人动机和方向所指,进而联系现实现象,广开言路,让学生既对照历史与现实、又比较阿Q和身边现象、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自己的某些个性特点,即所谓“出得入得”的读书之法。
在教学的组织上,教师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模式,建立开放型的阅读秩序,在问题设计中把探究作品的现实针对性作为重点,让学生既研究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试图分析当今社会的变化与国民素质中存在的缺漏,进一步用历史的眼光观照现实问题,就可以很直接的发掘出阿Q这一典型形象在21世纪的存在价值,深入体味到作品不朽的神韵。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还可以把作品首先交给学生,让他们从最浅处下水——从对鲜活的人物形象的把握和联想上开始,由作品直奔现实,甚至试着对号入座,先去关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现象,探究其根源,从而先出后入,不必过分担心教学秩序的形散。
我个人认为,本文的现实价值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挖掘:
1.“精神胜利法”是现实中个体的人的某种缺陷、弱点
我们完全可以把文学当人学来读,把《阿Q正传》看作是一幅关于人的漫画,不必先去考虑什么谁画的、什么时代的问题。这样就会发现:这个人物很有趣、很鲜活、很生动,进而很有意思、很有代表性,最后发现鲁迅对于人的观察、思考真得很入微、很犀利、很透彻。让学生明白,好的作品,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精神层面的契合,读好书是一件认识他人和自己的愉快的事情。这样,隔膜就很淡薄了。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尽量多的去研究人物心理,把阿Q的心理层面分解为“自卑”、“自大”、“自贱”、“自虐”等几个方面,始终以现实中的人作为正反两面的参照体,学生兴致很高的研究“人”,很容易就抓住了阿Q的形象特点,克服了语言的艰涩与历史的沉重感所带来的阅读障碍。
2.“精神胜利法”是现实中某种群体性的特征
教学中还可以引进更多的鲁迅作品(比如五册《读本》上的几篇文章)、更多的评论文章、引进柏杨和李敖他们对于中国人的看法,把文学的话题拓展为社会性问题,时代的隔阂自然可以消除。甚至可以让学生联系“素质教育”这个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对作品所展现的个体形象特征作更为深入广泛的对照思考,从更开阔的视野上去挖掘作品的深远意蕴。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我身边的阿Q”为话题进行了一次作文训练,作为课堂研讨的归纳与延伸,学生颇感有话可说,也写出了不少趣味性、思想性比较强的作品。
3.“精神胜利法”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教师的目光不可以停留在“未庄的阿Q”、“鲁迅的阿Q”、“中国的阿Q”和“我们的阿Q”这几个很有局限性的角度上。罗曼罗兰说“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本文在教学中的拓展可以是无止境的,至少,应当引导学生尽力触摸这部名著在对于人性弱点的思考方面所达到的深度。我的基本做法是在学生业已理解作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再次引进众多的评论文章,介绍更多的名家观点,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感觉到名著阅读的“学无止境”。这样的安排,突破教材和学生、阿Q的形象和现实中的人物特征之间的时空界限,打通创作与阅读的之间的“任督二脉”,应该是符合名著的永恒性特质、符合现今语文教学实际、符合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再创造性规律的有效行为。
借用一句语文学科的家常语来说,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针对新的教学要求和新的学情实际,《阿Q正传》的教学无疑要在拓展与开掘上大做文章,我认为其教学核心应当确定在这部作品永恒的思想价值和不朽的现实光辉上面。
★作者简介:赵向锋,陕西省宝鸡中学教师。